-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及規(guī)律性研究
- 趙智奎等
- 402字
- 2018-11-08 19:30:27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起步與思想源泉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里,已經開始關注中國的問題。早在19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撰寫了大量關于中國的文稿,對于中國人民進行的兩次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等表示極大的關注,同時對于中國古代文明以及世界貿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等,也作了大量的論述。可以說,中國早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早期,就已經進入了馬克思主義的視野,成為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內在要素之一。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早期的洋務派思想家和外交家開始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的一些思想,零零星星地介紹到中國的知識界,中國人開始知道馬克思、恩格斯以及馬克思主義的一些思想片段。
但是,直到十月革命把馬克思主義大量傳播到中國,中國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都停留在一般性譯介和知識引入層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并沒有真正展開。為此,我們探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起步和思想源頭還是從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開始。
推薦閱讀
- 馬克思政治哲學與后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關系
- 政治經濟學中的辯證法與解構
- 機制與形態(tài):傳統(tǒng)文化與馬克思主義融合研究
- 馬克思的需要理論研究
- 《神圣家族》導讀
- 馬克思主義文化動力思想及其實踐研究
-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術自傳: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卷、文哲學部卷(全2冊)
- 馬克思世界交往理論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 論藝術生產的產業(yè)化轉向:在《資本論》的視野下
- 實質自由與社會發(fā)展:阿馬蒂亞·森正義思想研究
- 吳建國文集
- 和諧理性與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哲學的新話語
- 勞動價值新論:理論和數(shù)理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庫·第二輯)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Ⅱ(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36卷)
- 生存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