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成龍教授的新作《東方文化中的“我”與“他”——中國哲學對主體間關系的建構》,立足當代中國主體間關系的現實,以“中西馬”三種哲學的比較為背景,對中國哲學中蘊含的主體間關系思想進行了系統的挖掘、梳理和分析,這是一項頗具開拓意義的工作。

首先,作者的選題有新意。哲學界研究主體間關系的文章、專著并不少,但大多是對西方現代哲學“主體間性”(或“交互主體性”)的研究,對中國哲學中的主體間關系思想進行系統探索和研究的,本課題屬于首例。與蒙培元、趙馥潔、樓宇烈等先生對“主體性”的論述有所不同,“主體性”強調的是中國傳統哲學以人為本、重視人的能動性、創造性的品格,而“主體間關系”則進一步挖掘中國傳統哲學重視不同主體間相互關系的品格;與焦國成先生對“人我關系”的論述不同,“人我關系”其內涵十分廣泛復雜,而“主體間關系”屬于“人我關系”的一部分;與張立文先生的“和合學”、陳來先生的“仁學本體論”不同,“和合關系”、“仁愛關系”是“主體間關系”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與現代西方哲學家胡塞爾等人對“主體間性”的論述不同,胡塞爾等人的論述以現象學還原為前提,限于“主體間性”在本體論、認識論層面可能性的討論,本書則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實踐觀、交往觀、辯證法觀為基礎,力圖對中國傳統哲學的主體間關系思想進行系統的考察,強調知和行的統一。

其次,本課題有一個嚴密的思路和架構。全篇由“導論”、 “正文”、“結論”三部分組成。“導論”部分從當代中國社會實踐入手,探討了主體間關系問題的來源,中國哲學探討主體間關系的可能性、表現形態、本體論基礎。“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探討了主體間關系的“源生形態”,包括:老子“為人為己”的建構,孔子“仁者愛人”的建構,墨子“愛人若己”的建構,韓非子“以法去私”的建構。中篇分析了主體間關系的“發展形態”,包括:董仲舒“安人正我”的建構,韓愈“嚴己寬人”的建構,朱熹“克己為公”的建構,王陽明“視人猶己”的建構。下篇分析了主體間關系的“再造形態”,包括:洪秀全“天下一家”的建構,康有為“大同世界”的建構,孫中山“天下為公”的建構,毛澤東“人民至上”的建構。“結論”部分探討了當代中國主體間關系的存在問題、形成原因及建構途徑。這種體系框架及其“關節點”的選擇,前后一脈相承,抓住了主流和主線。作者的論述,立足于文本,持之有故,言之有據,資料翔實,文風樸實,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再次,本課題對中國哲學核心觀念及社會歷史作了新的解讀。作者認為,對主體間關系的建構是中國哲學一以貫之的重要問題,也是中國哲學不同于西方哲學的最為鮮明的特點。受主體間關系思想的影響,始終不渝地推行“仁政”成為中國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基本價值目標,成為評判個人及其社會行為的基本價值準則。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為此而上下求索,不舍晝夜。封建主義的外殼包含著主體間關系的內涵,這是中國封建社會能夠綿延兩千多年、生產力發展始終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也是馬克思主義一傳入中國就為廣大民眾所接受的原因。作者的這種論述,既不同于20世紀初期以來“全盤西化論”的解釋方式,也不同于新中國成立以來“本體論—方法論—認識論”的解讀方式,而是以主體間關系的建構為線索,揭示了中華文明乃以成立的深層理論根源,提供了一條理解中國哲學史及其社會發展史的嶄新思路。

最后,作者的論述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中國正處在歷史的重要轉型期,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導致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泛濫,靈魂扭曲,主體間關系成為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他人”的主體性遭受嚴重的挑戰和威脅。同時,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交往以及跨國界的交往日益頻繁,摒棄傳統的“主體→客體”思維方式,按“主體?主體”的原則思考和處理不同主體間的相互關系,成為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作者通過對中國哲學思想的考察,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正是主體間關系不斷加強的歷史,未來社會必然以真正的主體間關系為基礎。建構當代中國的主體間關系,必須厘清傳統,加強主體的自我修養,并從宏觀層面建構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型治理框架。一要德法并治,樹立主體間的法治權威;二要義利兼顧,打牢主體間的物質基礎;三要思誠守信,增進主體間的互愛情感;四要求同存異,凝聚主體間的共同信念。作者的這些論述,對于我們克服當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手段化、片面化、角色化、抽象化、冷漠化,重新構建當代的交往關系,建設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無疑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王東 于北京大學

2014年12月2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萍乡市| 阳曲县| 乌审旗| 怀化市| 株洲市| 宜州市| 浪卡子县| 石狮市| 遂溪县| 达日县| 伊金霍洛旗| 清苑县| 杭锦后旗| 白银市| 玉山县| 东莞市| 庆云县| 夹江县| 株洲市| 渑池县| 巧家县| 林周县| 涿州市| 巫溪县| 都匀市| 宝鸡市| 洛川县| 巨野县| 兰西县| 顺平县| 彭州市| 双峰县| 泰和县| 凌源市| 临海市| 玉田县| 景宁| 嘉鱼县| 留坝县|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