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公園設置標準研究
- 羅金華
- 1094字
- 2019-01-04 13:24:35
第二節 研究意義
中國是一個自然遺產資源豐富的國家,近年來自然遺產保護和開發取得明顯成就,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旅游經濟發展剛健的形勢,中國自然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矛盾協調難度非常大,表現為:自然資源類型多樣,但各類遺產地管理主體不同,對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理解有差距,現行各類評價標準不統一;在旅游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自然遺產資源處于利益矛盾中心,新的管理模式觸及利益再分配,既得利益協調阻力大;國家公園在中國試行時間很短,人們對國家公園的認識不充分。因此,本研究是一個具有一定難度的前沿課題,特別是中國有著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國情,中國特色國家公園的內涵是什么以及如何構建,值得長期深入研究。但是,中國作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發展與研究體系的重要成員,中國國家公園設置標準及其管理規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 理論意義
目前中國自然遺產的旅游利用實踐超前于理論研究,旅游實踐缺乏理論指導。國家公園研究涉及生態學、管理學、地理學、旅游學、規劃學等眾多學科,包括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管理、資源景觀、旅游經濟、游憩活動等眾多內容,屬于自然保護領域的熱點和前沿。探索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尋找一條符合人類生存環境條件和生態系統自然演替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科學方法,將豐富人地關系、生態學、遺產管理等理論,為環境管理學、旅游學和世界遺產學等許多新興學科的建設提供理論基礎。
二 實踐意義
中國國家公園設置問題的研究,現實意義積極而深遠。從國家戰略上看,參與世界國家公園運動是我國參與世界自然環境保護運動的具體行動,是我國遵守和執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公約的必須,有利于中國參與自然保護的國際合作和對話,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從管理實踐上看,國家公園建設標準化有利于推進自然遺產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保證自然遺產地管理和建設的科學性、權威性,從制度上明確資源權屬和利益關系,實行自然遺產地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開發,規范資源規劃、開發和經營活動,防止因利用不當而對環境造成破壞,解決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沖突,調動各方參與保護的積極性,根本上解決中國自然遺產管理中現存的問題;有利于人們依據自然遺產資源的重要價值及其種類和特征,綜合資源在區域資源系統中的地位、類型結構、地域組合和級別關系等要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可持續利用能力;有利于創新一種將人類利用自然資源與自然生態系統循環過程統一起來的方式,有效保護自然遺產突出的普遍價值及其原真性、完整性和多樣性,最終達到通過自然遺產的科學利用和有效管理、建立人與地球生物圈的友好關系,實現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福利共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