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域外行旅與文學想象:以近現代域外游記文學為考察中心
- 蘇明
- 877字
- 2019-01-04 13:17:02
序
這是一部讓人大開眼界,也大受啟發的好書。它討論的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所寫域外游記涉及的重要思想和文學問題。我愿把它推薦給讀者,是因為它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新鮮的知識和深刻的思想,讓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
近現代域外游記的整體面貌,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一是數量龐大,二是內容復雜,三是文體各異,四是影響廣被。舉凡域外之山川風物、氣象地理、典章制度、史跡人文、政治經濟、世間百態,以及作者之心靈感悟、文學騁懷,無所不包。寫法則有長有短,或詩或文,可歌可泣,亦莊亦諧,各呈其才,不一而足。這些新鮮的見聞感觸,特異的文風筆致,都是國人過去從未見識過且極具吸引力的。然而,在中國近現代文學研究的廣闊版圖里,若以文體劃分,游記特別是域外游記,卻向來是一個人跡罕至的所在,這跟游記寫作的繁榮景象大相徑庭。域外游記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歷史、思想、文化、心理信息,可以從多種角度來研讀和利用。但要窺其全貌盡行道出是很難的。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蘇明的書是近年來域外游記研究的一個重要收獲。它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充實了近現代文學研究的學術畛域,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選題新,選材嚴,開口小,開掘深,是本書的一大特點。據我所知,蘇明是較早投入此項研究的青年學者,可資借鑒的學術成果并不多。因而論域界定、思路設計、概念提煉、理論目標,以及行文表述,等等,都需反復琢磨,謹慎展開。此書選取了近現代幾個重要歷史節點上的若干重要話題,如游記寫作從紀實到審美的發展演變;作者文化身份、家國意識、個人情感的隱現消漲;古今中外歷史人文的沖撞與會通;新題材與舊文體的沖突與互動;自我認同中的他者化、東方化現象,以及蘇俄烏托邦想象中的主體介入問題,等等。由此展開對中國近現代文學轉換路徑與新文學發生機制的探討,奉獻給讀者一系列新鮮的思想成果。它深入地揭示了中國人走向世界,走向現代,走向真實及精神主體重建的統一性。作者讓我們領略的,不僅是一處處絕佳的風景,還有一顆顆熾熱的心靈和一個民族的精神成長史。
這大概是此書最有價值,也是最值得一讀的地方。
是為序。
馬俊山
2016年2月28日于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