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世界和中國能源互動展望

第一章 概論

一 性質、特點與結構

(一)性質

《世界能源中國展望(2015—2016)》(下稱本部報告)是以學術研究的獨立視角,通過不同的情景分析和數據推演手段,分析中國與世界能源發展中長期態勢的第三部年度展望報告。本部報告側重分析2020年、2030年以及2050年前中國能源供需變化、能源轉型趨勢和能源安全新局面,深入闡述中國與世界能源轉型、發展趨勢的互動關系和影響。

本部報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國能源安全的國際地緣戰略研究》創新工程項目的綜合研究成果,也是課題組推進國內外能源對話和交流的重要途徑。

(二)特點

本部報告秉承2013年以來形成的基本研究思路、情景分析方法,借助不斷完善的能源展望數據庫,穩步深化研究領域,不斷提升研究層次和深度。與前兩部報告相比,本年度報告的特點如下:

一是通過各章分析,更清晰地展現中國與世界能源發展之間的互動性,即“中國因世界發展而變化,世界因中國變化而不同”的內涵和在能源轉型中的具體體現;

二是更貼近中國“十三五”此處“十三五”以及其他類似縮略詞均參見第八章第二部分對中文縮略詞的標釋。規劃期的能源目標分析、2030年前中國能源轉型的基本趨勢,也首次概述了2050年中國能源的概貌;

三是經過多輪擴展、更新和提升的數據庫對本部報告的分析提供了更有力的數據支撐;

四是從能源轉型和“一帶一路”倡議角度,深化了對能源安全的研究,同時簡化了對煤炭清潔利用方式、石油產業前景、核電的理性選擇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專題研究。

(三)方法與結構

本部報告繼續推進現行政策情景(CPS)和生態能源新戰略情景(EES)的展望方法。有關上述兩種情景的基本內涵和分析方法參見《世界能源中國展望(2013—2014)》和《世界能源中國展望(2014—2015)》的相關介紹。前者側重從已有政策導向,分析其對今后15年能源發展的影響;后者側重從一種期待的未來情景,分析其對展望期內能源發展的影響。本部報告中的現行政策情景覆蓋了2015年到2016年年初的系列政策(見第七章第八部分),包括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2016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政策信息和“十三五”規劃文件的精神;而后者生態能源新戰略情景包含了更加系統的能源轉型期待,包括中國將以人均7噸/年左右的較低碳排放量,在2020年左右達到峰值,從而獲得更優的能源轉型和經濟增長組合。我們認為,只要中國充分總結和利用國內外的節能減排技術和管理經驗,挖掘潛力,是可以實現的。

同時,本部報告所依托的能源展望數據庫包括基于上述兩種情景而開發的兩套能源系統。經過數據化的能源系統的推演,我們對2020年、2030年前及2050年的中國能源發展態勢進行了模擬和合理優化;同時,通過現場調研與專家咨詢,加強了對若干專題的分析,提升了分析層次和質量,減少了共識性和文獻性問題的研究。

本部報告的結構有所調整。第一章除了概述報告的性質、特點、結構等內容外,增加了“主要觀點”這一內容,概述報告的新觀點、新結論和若干核心成果(如“三個峰值”和“三個50%”),替代過去的“執行總結”。

本部報告的第一部分“世界和中國能源互動展望”共分三章,第二部分“能源安全特別報告”共分兩章。第一部分主要展示中國和全球能源展望和態勢分析。其中,第二章主要展望中國2030年前的能源發展態勢和前景,判斷中國能源和主要能源部門的供需峰值、結構調整和碳排放對世界能源展望的影響。第三章對世界能源發展態勢進行再展望,闡述世界如何“因中國而不同”。第四章為專題研究,分別就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中國方案、石油市場新態勢與產業轉型、核電的理性選擇以及非水可再生能源問題逐一專題調研,每個專題突出展示核心觀點分析。

第二部分的兩章在過去兩部報告的基礎上,從能源轉型和“一帶一路”戰略倡議兩個方面分別對能源安全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這一部分研究與徐小杰研究員主持的首屆亞信非政府論壇能源安全圓桌會議、承擔的雙多邊能源合作政策研究和參與的“一帶一路”跨區域能源合作實踐相結合,為亞歐地區合作、共贏和可持續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更豐富的內涵和分析思路及政策建議。

本部報告第三部分(共兩章)是支撐主體研究的系列數據和數據庫更新說明。其中,第七章為能源展望系列數據與政策信息,第八章是對本版數據庫更新、系列系數和換算單位的說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二手房| 乾安县| 林芝县| 门头沟区| 霞浦县| 弋阳县| 樟树市| 秦皇岛市| 北票市| 安国市| 鄯善县| 壤塘县| 石城县| 高碑店市| 罗甸县| 青岛市| 汶上县| 固阳县| 从化市| 屏东县| 商河县| 六枝特区| 牡丹江市| 洛南县| 盖州市| 南充市| 平定县| 衡南县| 措美县| 宁河县| 高青县| 南汇区| 尚志市| 民权县| 龙岩市| 滁州市| 老河口市| 日喀则市| 水城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