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能源中國展望(2015-2016)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課題組
- 841字
- 2019-01-04 13:10:11
序
現在讀者看到的這部《世界能源中國展望(2015—2016)》是我所徐小杰研究員與其團隊基于過去一年國內外的廣泛調研和研討,結合中國能源發展規劃、全球能源對話和未來能源研究交流需要,向讀者推出的第三部中國與世界能源發展互動展望的跨年度研究報告。
在過去三年多時間里,該研究報告課題組根據本人于2013年年初的提議,調動各方資源,每年組織內外力量和國內外調研,連續出版了三部能源展望報告,綜合體現了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該部報告不僅繼承和完善了能源展望報告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而且在過去兩部報告的基礎上,圍繞中長期能源發展態勢,無論是在研究層次和深度上,還是在數據庫擴展更新和專題研究上,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和發展。其中不乏對世界經濟長周期、產業革命與能源轉型的背景研究,對2020年、2030年及2050年的能源態勢研究,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中國方案的調研,石油時代新階段的分析,核電的理性選擇原則與中國的技術路線,非水可再生能源的五大關系研究,以及對能源安全新特征的擴展研究。
經過不斷優化和完善的本版能源展望數據庫有力地體現了中國能源系統的基本框架,主體數據反映了能源的系統性、協同性和轉型方向。自本部報告開始,課題組發布了支撐報告主題研究的系列數據、數據推演方法、底層系數和政策依據,以便同行交流與評估。
我相信,這份獨立而連續性的年度研究報告對于讀者深入研究中國能源轉型、研討核心問題、規劃2020年和2050年“中國夢”的能源篇章均具有參考價值。同時,本報告與國際能源署等機構的研究方法對接,以中國為重點標的,開展中國與世界互動性的能源展望,有利于中國學者向世界展示能源轉型的“中國故事”、“中國方案”和中國的“最佳實踐”。事實上,過去三年里,本報告的英文演示報告已經在國際能源機構、能源智庫和能源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多場專場演講,對于推進國內外能源對話與交流起到了智力支撐作用。
在此,我對研究團隊的這一成果表示祝賀,期待廣大讀者繼續關注本報告,不斷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所長、研究員
2016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