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之時期,也是民族關系發生最劇烈變化之時期。這一時期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在中國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地位,重要性無須論證。長期以來,魏晉南北朝史不僅是學術界的研究重點,而且大家輩出,成果繁富,積累深厚,臻于極致。為此,楊學躍選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問題進行研究,需要足夠的學術勇氣,面臨很大的學術挑戰。

首先是材料問題。材料是歷史的載體,是歷史研究的出發點,離開材料也就無所謂歷史的存在。楊學躍的《十六國北朝權力嬗代新探》一書,面對的材料主要有三種。一是古籍文獻;二是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三是其他材料,內容繁雜,別擇困難。龔自珍《尊史》言:“不善入者,非實錄。”“何者善入?天下山川形勢,人心風氣,土所宜,姓所貴,皆知之;國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知之。其于言禮、言兵、言政、言獄、言掌故、言文體、言人賢否,如其言家事,可謂入矣。”這就是講史家掌握材料的本領。所謂良史,必須“善入”,不“善入”者非良史。通覽書稿,可以看出楊學躍不但在材料的收集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到了“其于言禮、言兵、言政、言獄、言掌故、言文體、言人賢否,如優人在堂下,號咷舞歌,哀樂萬千,堂上觀者,肅然踞坐,眄睞而指點焉”,而且在材料的甄別、闡釋上表現出很好的專業訓練和嫻熟的運用能力。

其次是理論問題。近代新史學以來,歷史已不再是記誦之學而成為解釋之學。史家研究歷史,只有在歷史事件的千變萬化中,指點出變化的秘密和規律,才會有精當高情之論。正因為如此,理論修養的高低往往成為評價史家水平高下的重要標準。楊學躍書名定為“新探”,反映了作者對研究的問題試圖在理論上做出自己的解釋。這樣做面臨很多困難和巨大風險。困難主要來自對作者理論修養的要求,風險則來自作者的解釋能否自圓其說。今天,回頭檢視一下為期六年的寫作過程,作者表現出的探索理論問題的巨大勇氣始終貫穿如一,這不但為書稿增添了強烈的理論色彩,而且正是通過這樣的追求,使其構建的理論系統更加成熟和深刻。《十六國北朝權力嬗代新探》一書,大膽采用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地理學、人口學等理論或方法,對6世紀以前北方“五胡”活動的軌跡進行了梳理和探索,緊緊抓住游牧民族急需性資源和權力的依賴關系的主線,論述了“五胡”在草原地帶、內遷、在中原建立民族政權的演進歷程,揭示了游牧社會從部落部族到部落聯盟、游牧政權乃至在中原建立政權的微觀與宏觀的內生機理。論述了游牧民族社會的“卡里斯瑪型”權力,是一種迥異于漢族王朝權力組織結構的形式。這種權力結構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改變,是影響其社會興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將美國政治經濟學家奧爾森的共容利益理論運用到歷史研究中來。奧爾森認為,共容利益集團從推動經濟增長中獲得較大的收益份額,并從造成經濟衰退中承受較大的損失份額,利益集團與社會之間存在著共容利益。作者受這一理論啟發,認為“胡族”政權最終同農耕世界形成了共容利益,才使得“卡里斯瑪型”權力從破壞性使用過渡到建設性使用,最終發揮了重大作用,是中國歷史再次出現大一統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些理論探索值得稱道,這些結論值得深思。

楊學躍是我的博士研究生,也是我的同事。學躍本質篤樸,志向高遠,性情執著,追求完美,且治學重視理論,關照細節。這些稟賦對他的為學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文如其人,通覽《十六國北朝權力嬗代新探》一書,材料豐富,敘述翔實,理論色彩濃厚,觀點新穎獨到,引人入勝,值得推薦。

遵作者之請,特作短文,以為序。

王銀春

2015年6月2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广灵县| 许昌县| 金堂县| 平乡县| 汝南县| 唐海县| 庄河市| 扬中市| 武冈市| 巴彦淖尔市| 昌都县| 玉屏| 遂昌县| 夹江县| 平谷区| 法库县| 扶沟县| 天峻县| 广汉市| 蓬安县| 锦屏县| 南宫市| 郑州市| 镇安县| 东乡| 玉溪市| 新泰市| 宜丰县| 海伦市| 泰宁县| 诸城市| 明光市| 九江市| 大同市| 喀喇沁旗| 长泰县| 鄂托克前旗| 溧阳市| 武胜县| 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