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英漢翻譯過程中的難譯現象處理作者名: 張焱本章字數: 790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16:39:21
序
2013年9月我去外國語學院調研,張教授做了一個關于學科建設方面的發言,提出了外國語學院要努力爭取申報碩士點的建議,他的這個建議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鑒于張教授在吉林大學有研究生教育的經歷,我就再次約見了張教授,一起深入探討了申報翻譯專業碩士點的優勢與困難。雖然外國語學院建院時間比較晚,又承擔著全校各層次各專業的公共英語教學和英語、日語兩個本科專業的教學和專業建設重任,但外國語學院從領導到教師都保持著對學科建設的不懈努力,對申報翻譯專業碩士點抱有很大的決心,這極大地增強了我對建設翻譯專業碩士點的決心和信心。
因此,我于去年11月份再次帶著研究生院、發展規劃處、社會科學處等職能部門領導去外國語學院調研。我們形成了一個共識,學校迫切需要設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和專著的出版專項基金,用來資助為提升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專業發展的序列專著的出版。
在這以后的將近半年的時間里,張教授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嘔心瀝血,將其撰寫的《英漢翻譯過程中的難譯現象處理》和《漢英翻譯過程中的難譯現象處理》兩本翻譯類學術專著整理定稿,付諸出版,為學校申報翻譯專業碩士點奠下了一塊沉甸甸的基石。此情此景,令人欽佩,可圈可點,可賀可嘉。于是,我雖才疏學淺、不善文字,但還是欣然接受了張教授之盛情邀請,為其專著寫序。
《英漢翻譯過程中的難譯現象處理》和《漢英翻譯過程中的難譯現象處理》兩本專著,是張教授通過總結自身翻譯工作和教學經驗,充分汲取同業精英的翻譯論述而撰寫的。我也搞過醫學方面的翻譯工作,對于翻譯過程中出現的難譯現象,由于缺少總結性的參考書,一直都覺得無從下手。張教授把翻譯過程中遇到的難譯現象進行歸類、分析和總結,最終形成了這方面的專著,為今后處理翻譯過程中的難譯現象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參考。希望《英漢翻譯過程中的難譯現象處理》和《漢英翻譯過程中的難譯現象處理》成為翻譯工作者愛不釋手的工具。
呂建新
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