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是用來描述國家或地區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狀況,監測國家或地區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評價自主創新能力的水平,由多個指標組成的、多層次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統計指標集;是宏觀或微觀主體制定自主創新能力發展規劃、進行政策研究和科學決策所必不可少的評估依據。

一 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構造一套科學合理的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是定量研究農業科技投入對自主創新貢獻率的前提。本章構建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遵循以下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

構建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真實地反映各地區農業研究發展、投入產出、政府政策等各個側面的基本特征。各指標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農業自主創新系統是由農業自主創新的投入能力、產出能力、創新績效及創新環境等子系統構成。各個能力子系統都應該包括一系列的相關指標,因此要求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寬廣的涵蓋面,能充分反映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系統性特征。

(二)科學性原則

為了準確評價農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其投入產出指標的選取應能客觀反映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投入產出水平和指標間的層次結構。指標體系應能從自主創新的各個層面反映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整體結構合理、指標層次結構清晰,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統計性,以求對自主創新能力有一個真實、可靠的評價。

(三)代表性原則

要正確認識農業自主創新能力,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就要確保指標體系中的各指標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環節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構建農業自主創新能力指標體系時,要注意選擇和設計核心指標及評價指標變動的代表性。由于指標間的相關性,在選擇指標時應減少相關性。

(四)可獲取性原則

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還處于探索階段,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科技教育等條件與水平的不同,自主創新所面對的問題也就不同。指標的選取要在較準確反映各地區創新能力發展的基礎上,本著少而精的原則,盡可能選取與國家基本統計口徑一致的指標,力求用較少的指標來最大限度地反映農業自主創新的基本情況。

(五)可行性原則與可比性原則相結合

自主創新的投入產出指標應從能準確獲取數據的指標當中選取。有些指標雖然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很難獲取相應的數據,或者獲取數據的成本過高不易于實際操作。同時,必須明確各評價指標的含義、統計口徑、時間、地點和適用范圍,以確保指標的可比性。因為評價的實質就是比較,而只有可比性的指標,才能提供準確的比較信息資料,才能發揮評價指標體系的作用。可比性原則有兩個含義:一是評價指標應該在不同的時間或空間范圍上具有可比性;二是在不同時期進行比較時,一般采用相對數、比例數、指數和平均數等進行比較才具有可比性。

二 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在分析農業自主創新能力影響因素的基礎上,依據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從創新投入、創新產出、環境支撐三個方面綜合對比篩選了10個指標,建立了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共分三級,見表2—4。

表2—4 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利用指標體系對自主創新能力進行評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單項指標的局限性,但是由于同時使用多個指標,經常會在不同指標之間出現相互矛盾的情況,影響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對比分析。觀察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發現,所選擇的每一個指標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某些信息,但由于各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評價過程中可能會造成信息重疊,導致統計結果失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新兴县| 财经| 瓮安县| 汤阴县| 普陀区| 资源县| 府谷县| 诏安县| 江油市| 沙田区| 双峰县| 日土县| 镇宁| 武宁县| 攀枝花市| 南康市| 威信县| 抚宁县| 西丰县| 泌阳县| 莆田市| 溆浦县| 湘乡市| 阿坝县| 蓬安县| 桂林市| 双牌县| 神农架林区| 皋兰县| 肃宁县| 斗六市| 湖北省| 同江市| 南汇区| 甘泉县| 镇宁| 龙州县| 台北市| 莒南县|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