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文化的輸入與演變:鳩摩羅什長安弘法研究作者名: 崔峰本章字數: 1969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12:34:52
緒論
一 選題價值和意義
人類社會從古自今,各種文明跌宕起伏,但是它們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呈現出交往、滲透甚至是相互吞并的特點。隨著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種文明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和復雜。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些交往,共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是各個國家面臨和必須思考的問題。
宗教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人類不同文明交往之間的重要內容。佛教作為當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人類文明傳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中印兩國文化的古代交往,最主要的一種現象就是印度佛教向中國的輸入,也是佛教傳播史上影響最大的事件。雖然我們在研究佛教的哲學、歷史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就,但卻很少從傳播學的角度,不同文化對比的角度去關注印度佛教向中國的輸入。因此選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來透視這一過程,探究在輸入過程中不同文化間的碰撞和交流以及佛教在異質文化背景下表現出的不同發展命運軌跡和演變,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
鳩摩羅什來內地譯經傳教在印度佛教向中國傳播史上是影響較大的事件之一,開啟了大乘佛教在中國全面興盛的局面。對于這一課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從世界歷史發展的視野,從跨地域、多文化和多民族的時空,從傳播學的角度,去審視和研究不同文明之間的傳播過程和變化過程,用橫向對比去分析印度佛教不同內容在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道路上不同的命運與走向,在研究方法上無疑是一種創新和嘗試。本書試圖從一個歷史重大事件入手,注重考察印度佛教進入中國的途徑,與中國文化發生對接的過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發生的變化,這樣有助于豐富佛學研究的視角和方法。
2.印度佛教輸入中國是人類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就交流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綜合性的全面研究十分少見,這也是以往該領域研究中需要填補的空白之處。通過對鳩摩羅什學法、傳教譯經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的全面分析,來揭示印度佛教能夠進入中國本土文化機體的原因、契機和成功的因素,使我們更深刻理解印度佛教如何成為古代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并進一步為探討人類文化交往中的某些特性提供幫助。
3.在對比中印兩國佛教不同的基礎上,注重對同一內容在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發展道路和軌跡研究,克服了以往研究中的薄弱環節。印度佛教在進入中國傳統文化機體的過程中,不同的內容遭遇了不同的命運和軌跡,有的被拋棄,有的被吸收,有的被改造。通過考察鳩摩羅什所傳印度佛教的不同內容在中國化的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命運和道路(既有哲學義理方面也有民眾信仰方面),以及對它們的綜合橫向對比研究,來揭示不同文化背景條件下佛教內容需求和興盛程度的不同,使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中印兩國古代文化的差異,同時對于我們深入地認識佛教中國化問題提供了更豐富的內容。
4.通過對鳩摩羅什入內地傳教譯經的深入考察,將有關鳩摩羅什和中印佛教文化交流中的很多內容的研究作出探究。比如鳩摩羅什時代西域南北兩線佛教發展的不同;鳩摩羅什來內地的真正原因;他與西域僧人團關系和對小乘的真實態度;鳩摩羅什的破戒問題;般若宗在中國的短暫輝煌與向涅槃學發生轉變的歷史原因;鳩摩羅什所傳佛教與中國內地文化的交流等問題,都是本書深入探討和用墨論述的地方。
5.佛教作為一種外來文化,在被傳入、吸收和改造后最終發展成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對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它卻未曾改變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價值體系,儒家思想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佛教只是作為一種新鮮的血液注入其母體之中,促進了中華文化的更好發展。在這里,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它不是被動地而是積極主動地去吸收、選擇和改造佛教文化中的有益成分。這與中國近代以來的基督教的傳入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尤其在今天,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勢輸入,中華文化何去何從,如何將對方有益的文化拿來為我所用,推陳出新,促進自我文化更好地發展和提高,是當今國人值得思考的問題。以史為鑒,通過對古代佛教文化進入中國的考察,總結歷史規律和經驗,無疑給我們今天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建設帶來有益的啟示。
總之,本書試圖通過對印度佛教輸入中國過程中影響最為深遠的鳩摩羅什長安弘法案例,用文明交往論的方法,來分析印度佛教與中國文化之間發生發展的過程,了解其進入中國背后的因素和在中國發展中的不同命運和走向。這對我們了解北印和西域地區佛教進入內地的地位和媒介作用,認識印度佛教如何成功進入中國內地,知道為什么大乘佛教能在中土成功傳播扎根,印度佛教進入中國后各自的命運和道路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等問題,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佛教的成功中國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域外文化進入中國的典范,當今的世界是一個開放和交往的世界,用文明交往的思路來研究古代文明交往中的成功范例,找出它們交往的途徑、方式,對現代社會不同文明之間交往,尤其是在中西文化碰撞、沖突和矛盾不斷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現實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