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的學說與精神:歷史與當代
- 楊曉塘主編
- 513字
- 2019-01-04 12:30:50
序言
老子一族商周時期世代為官,老子承緒祖業,為東周“守藏室之史”(史記語),在都城洛陽留下了諸多遺跡,如孔子入周問禮碑、老子故宅、洛陽上清宮、秦函谷關、洛陽老君山等。老子的一生幾乎都是在洛陽度過的。作為道家文化的奠基人,老子的思想理論愈來愈顯示出他的普世價值。洛陽是中國的歷史名城、文化圣地,挖掘、整理、研究老子的文化遺產,是洛陽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為了在國內外傳播老子的大道理論,2004年洛陽老子學會成立以來,已經先后舉辦了三屆洛陽老子文化國際論壇,引起了國內外老學界的普遍關注。
2014年9月18日至21日,洛陽老子學會、洛陽老君山風景區管委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哲學系、清華大學哲學系、河南省老子學會、洛陽理工學院、洛陽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舉辦了第四屆洛陽老子文化國際論壇。應邀出席論壇的海內外學者先后向大會提交了85篇學術論文。經過洛陽老子文化叢書編委會的篩選,將其中的54篇編輯出版。篩選的原則有兩個:一是突出一個“新”字,即材料新、觀點新、方法新;二是兼顧普及與提高,希望在兩個方向都有所作為。
在編輯過程中,北京大學王中江教授在百忙中多方指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田文編審為本書的順利出版費盡心力,在此特致謝忱。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