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民生倫理思想研究
- 李謐
- 397字
- 2019-01-04 12:25:29
內容簡介
“民生”并非僅指人們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的境況,而應從三個層面加以詮釋,第一是物質經濟,第二是社會權利,第三是精神文化,這三個層面反映出從人的生存到幸福生活的演進邏輯。馬克思主義民生理論從哲學倫理學高度,深刻地論述了上述三個層面的內涵。馬克思主義民生觀首先關切生活在最底層勞苦大眾的生存、生計與生活;進而強調社會公正和平等人格,以便讓每個人都生活得有尊嚴;最高層面的民生應當歸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即人的自我實現。為了實現民生幸福,必須要深刻揭示并不斷消滅現實中的各種異化現象,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和科學性特征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正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相結合的產物,要求我們從這三個層面出發,努力實現國家繁榮、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夢想。
本書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馬克思主義民生倫理思想研究”(批準號:13JD710044)最終成果,同時受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著作出版基金(210028)支持。
推薦閱讀
- 通往自由之路:馬克思哲學思想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庫·第二輯)
- 重大時代課題與科學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當代中國書系)
- 論馬克思法律思想的批判性:從《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到《梅因筆記》
- 國外馬克思學譯叢(套裝共十冊)
- 政治經濟學中的辯證法與解構
- 辯證法的和諧訴求: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理論的當代研究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及規律性研究
- 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深化研究:兼駁西方非科學
- 《神圣家族》導讀
-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總第7期)
- “空間轉向”與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研究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體系探究
- 沉思與批判:盧卡奇走向馬克思的道路
- 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學者卷(上)
-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個體理論:語言哲學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