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民族地區構建和諧社會的特殊性及對策體系研究
- 才讓加
- 455字
- 2019-01-04 12:21:43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可見,“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大量事實表明,“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和諧,往往會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如果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惡化,如果資源能源供應高度緊張、經濟發展與資源能源矛盾尖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是難以實現的”。
“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形勢相當嚴峻,一些地方環境污染問題相當嚴重。隨著人口增多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還會更加突出。”特別是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狀況更是不容樂觀,已經到了危機地步。西北地區長期以來就是我國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和形勢嚴峻的區域”,
而由于歷史的或者其他的原因,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聚集區往往又是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經濟發展最為落后的地區。因此,生態環境問題是西北民族地區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