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插隊的寶應縣看上去是蘇北的一個小縣、窮縣,當時俗稱蘇北的“鍋底洼”,是水網地區受澇的重災區,加上1959年以后的三年困難時期,寶應又成為全國著名的餓死人最多的重災區之一,所以許多知青都說它是“鬼不生蛋的地方”。然而正是這樣艱苦的地方才是知識青年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可是我以為當時的知青之所以云集寶應(據說知青最多時達上萬之眾),多多少少都是帶著浪漫的情愫而來的。因為電影《柳堡的故事》中風車、稻...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我插隊的寶應縣看上去是蘇北的一個小縣、窮縣,當時俗稱蘇北的“鍋底洼”,是水網地區受澇的重災區,加上1959年以后的三年困難時期,寶應又成為全國著名的餓死人最多的重災區之一,所以許多知青都說它是“鬼不生蛋的地方”。然而正是這樣艱苦的地方才是知識青年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可是我以為當時的知青之所以云集寶應(據說知青最多時達上萬之眾),多多少少都是帶著浪漫的情愫而來的。因為電影《柳堡的故事》中風車、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