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橋藝術史:古希臘羅馬藝術
- (美)蘇珊·伍德福德
- 1493字
- 2019-01-04 16:32:13
導言
啊,海倫,我視你的容顏,
如古代海上的帆船,
飄過那芬芳的海面,
把疲勞不堪的過客,
送回他自己的家園。
啊,你的花容,你的青絲,
你水仙般的婀娜風姿,
讓我這漂流四海的人兒,
對希臘的光榮、羅馬的壯麗,
也寄托我深情無限的憂思。
愛德加·艾倫·坡:《海倫頌》
坡的詩是獻給傳說中的美女海倫的,海倫是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卻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誘拐而去。墨涅拉俄斯于是召集他的同盟國,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在他的兄弟、邁錫尼的國王阿伽門農的統帥下渡過大海駛往特洛伊,經歷了十年的戰爭最終攻破該城,奪回了海倫。這是個有名的故事,讓詩人們靈感叢生,但它和“希臘的光榮”、“羅馬的壯麗”有什么關系,卻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
海倫與特洛伊戰爭的傳說應該是有歷史根據的。公元前1200年前后,有一批使用早期希臘語的人居住在希臘,他們創造了一種繁華的文明,我們稱之為“邁錫尼文化”,這個名稱得之于那個最富有、最強盛的城市邁錫尼。公元前11世紀末,文明的光輝隕落了,原因卻不得而知。總之,城市是荒蕪了,貿易泯滅,技藝流失,職業凋敝;以前有過的富裕現在淪喪了,曾經有過的文字也居然會丟失。一批使用希臘語的部落(多利亞人)新近遷徙到希臘本土,而那些早期的居民則流向東方,移至愛琴海島嶼和小亞細亞西部沿海。邁錫尼文明崩潰了,除了人們的記憶之外它只留下一片荒蕪;然而在記憶中卻形成了傳說,故事傳播著,一首首的詩篇被人們傳誦下來。
公元前8世紀出現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兩部荷馬史詩把特洛伊戰爭編成了故事,從而對后來的一切文化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兩部詩體現了一個新文明的誕生,也就是“希臘文明”;希臘文明產生在舊文明的灰燼中,而那些創造希臘文明的人——邁錫尼文明的繼承者們——正是締造了“希臘的光榮”的人;在他們的歷史上,他們都對荷馬詩篇無比敬重:孩子們能背誦,成年人則把它看作是行為的準則。
從荷馬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公元前356—前323年)經歷了四個世紀,其間希臘人發展出一種文化,極大地影響了后來的西方世界。亞歷山大東征又把希臘思想遠遠地傳播到希臘人傳統居住中心以外的地方;地理擴張極大地改變了希臘文明的特征,此后的時代叫“希臘化”時代,而不再是“希臘”時代了。公元前3—前1世紀,東至印度西部,西抵阿爾卑斯山南麓,“希臘化”文化無處不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
“羅馬的壯麗”則與此不同。羅馬奠基于公元前8世紀,是當時臺伯河畔一個無人知曉的小聚居地。羅馬逐漸變強盛時,居民們接觸了文明程度更高的人類,于是就對文學藝術產生了興趣,而在此之前他們是不把這些當成事情的。開始的時候,羅馬人向鄰近的埃特魯里亞人學習(埃特魯里亞人一度統治羅馬人,因此對羅馬的宗教和習俗造成長久影響),但是從公元前3世紀起他們越來越看重希臘化時代的希臘人,羅馬人從希臘人那里汲取教益、接受靈感,吸收希臘化文化的因素,再和自身發展完善的組織與軍事才能摻雜起來,于是就創造出屬于他們自己的光輝文化。
到羅馬發展至巔峰時,希臘只是羅馬的一個省;即便如此,海倫和特洛伊戰爭的神話仍然是希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羅馬人在剛剛開始欣賞希臘價值觀的那一刻,就試圖把希臘神話轉接到自己的文化傳統中來,他們說其先祖就是特洛伊人,而在希臘人的文學藝術作品中,特洛伊人盡管是對手,卻很被希臘人所尊重。
再過幾個世紀,羅馬文明也衰落了,希臘城市和圣堂則更加破敗為墟垣。但是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盡管殘剩無幾,卻見證著兩個往昔文明的輝煌偉大。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探尋當希臘、羅馬藝術被創造出來時,它們的時代所表達的感情;本書還企圖解釋,是什么讓這些藝術長久地抓住了人們的心,招引著人們無盡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