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橋藝術史:19世紀藝術
- (美)唐納德·雷諾茲
- 11字
- 2019-01-04 16:20:07
1 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
引言
從文藝復興開始,古典主題與造型就一直是視覺藝術的基本特色。但新古典主義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有意識地選擇對象,既排斥羅可可的淺薄,也否定巴羅克的以假亂真的錯覺構圖。藝術家通過健康的理性和強烈的道德感,對希臘羅馬文物中代表著高尚美德的形象加以復原并改造,由此而試圖改造世界。這種為崇高的道德目標而否定羅可可的輕浮和巴羅克的狂暴的現象,在某些歷史學家看來,正反映著18世紀末啟蒙運動的理想已達到最高境界。
新古典主義在整個歐美引起視覺藝術在風格和內容上的根本變化,例如,精致的曲線和C形渦紋讓位給明快的直線條,紋理華美的畫面讓位給光滑的塑像式造型,不用線條勾畫外形而采用柔和淡泊的色彩的方式讓位給在分明的輪廓中施用厚重色彩的方法。
皇家美術學院的創建者和第一任院長喬舒亞·雷諾茲爵士認為,古人是簡單地捕捉大自然的質樸,他的理論對當時的藝術有深刻的影響,他告誡藝術家要模仿古人,因為他們把自然形態化為基本圖形及相互間的關系,由此而學會了繪圖的規則,這些規則是永恒而普遍適用的。
在當時,新的風格被稱作是“真實的風格”或“正確的風格”,被看作是藝術的risorgimento,即“復興”。“新古典主義”這個詞是19世紀稍后才用來給這種風格貼上的一塊有輕蔑意味的標簽,一些批評家認為這種風格內容空洞,脫離現實。1861年,拉斐爾前派的發言人威廉·邁克爾·羅塞蒂把這種風格稱為“偽古典主義的”。
浪漫主義在歐洲的起源似乎不同,但有人說,浪漫主義是從新古典主義分離出來的,因為它在譜系上沒有自己的淵源,它只是對同樣的歷史傳統作了復雜的處理,而這些傳統在新古典主義中表現得比較簡單。此外,浪漫主義還和新古典主義一樣具有很強的目標感,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新古典主義試圖表達普遍和永恒的價值,而浪漫主義的最終評判標準則是藝術家自己的感情。新古典主義認同于理性,浪漫主義則認同感覺與激情。由于浪漫主義具有主觀的性質,并承認個人的自主性,它在18和19世紀深刻地改變了藝術對生活的態度和藝術的表達方式,從而造成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浪漫”這個詞最早使用在17世紀的英國,它來源于法文單詞romants,即“浪漫故事”,這是一種中世紀的傳奇故事,用本地方言而不是用拉丁文敘述。人們為確定這個詞的含義而作了無數次的努力,但始終得不到滿意的結果,因為它包含的意思太多了;比如說,在視覺藝術中,不用線條而著色的筆法被說成是浪漫主義的特點,因為它依靠自發的直覺而不是理性。然而也有一些浪漫派作品其筆觸之細,正如任何一幅新古典主義作品一樣。浪漫主義和新古典主義藝術之間的確存在著相似之處,這可能既體現了它們的共同出發點,也表達了它們的區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