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二年冬,彤云密布,朔風怒號。日本帝國主義正準備將侵略魔爪從東北伸到關內的廣大地區。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國民黨政府卻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一方面動員五十萬軍隊對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軍事“圍剿”,另一方面又在國統區進行瘋狂的文化“圍剿”。“而置身于文化戰線斗爭前列的魯迅,卻正在這一‘圍剿’中成了中國文化革命的偉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在《七律·自嘲》中寫下的這兩句詩,...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九三二年冬,彤云密布,朔風怒號。日本帝國主義正準備將侵略魔爪從東北伸到關內的廣大地區。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國民黨政府卻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一方面動員五十萬軍隊對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軍事“圍剿”,另一方面又在國統區進行瘋狂的文化“圍剿”。“而置身于文化戰線斗爭前列的魯迅,卻正在這一‘圍剿’中成了中國文化革命的偉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在《七律·自嘲》中寫下的這兩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