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經濟簡史》一書是由德國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著。1919—1920年,馬克斯·韋伯應學生的熱烈呼聲,在慕尼黑大學講授“普通社會經濟史概論”。1920年夏季,學期還沒結束,韋伯不幸病逝于慕尼黑。他的遺孀瑪麗安妮·韋伯邀請著名學者西格蒙德·赫爾曼和麥爾齊·帕爾伊將講座的筆記整理成書,即《世界經濟簡史》。這本書目前有多種中文譯名,《經濟通史》《社會經濟史》《世界經濟史綱》等。
《世界經濟簡史》可以說是馬克斯·韋伯在經濟史方面的盛名之作,西方知識界一直將它與馬克思的《資本論》相提并論。兩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深刻譜寫了資本主義的精神實質,各有千秋,可謂是同一時代的兩本經濟名著。
本書論述了原始的農業組織形態——家庭、氏族、村落和莊園制,以及前資本主義等各個時期的經濟形態,最終落腳到試圖解釋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本書中,作者遵循了由工業到商業再到金融貨幣的論述順序,還用大量篇幅論述了之所以資本主義發生在西方,不僅僅是得益于地中海沿岸那優越的地理環境,還因為其具有內在動力——資本主義精神。全書內容翔實,資料豐富,涉及從原始社會至現代社會的歷史、經濟、宗教等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