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現實很骨感,理想要豐滿
-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讀美文庫)
- 葉舟
- 1021字
- 2018-05-29 16:58:34
有一句流行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因此,年輕人既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同時又要直面眼前冷酷的現實。
越南戰爭中被俘的美軍最高軍事長官吉姆·斯托克代爾在1965年到1973年這8年里一直被關在越南戰俘營中,在此期間,他經歷了數十次的拷問。當時他作為戰俘的權利根本得不到保障,也不知道能不能被釋放,更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自己的家人,可就是在這種狀態下,斯托克代爾將軍戰勝了戰俘營中的艱難生活。
最終斯托克代爾將軍回到了親人的懷抱。而當經營學家吉姆·柯林斯問斯托克代爾是如何在困境中堅持下來的時,他說:
“我一直堅信故事的結局是我一定會被釋放,對此,我從未動搖過,更沒有過絲毫的懷疑。再前進一步最后就會成功,我一直堅信這將是我生命的轉折點。”
斯托克代爾說,沒有戰勝戰俘營生活的人都是“樂觀主義者”。他們說“到圣誕節我們一定會被釋放回國”,可是圣誕節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情況依然如故。所以他們又說“到復活節我們一定會被釋放回國”,可是復活節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情況依然沒有發生變化。然后他們又苦苦等待感恩節、圣誕節。如此往復,他們實在太過傷心失望以至于不是生病就是身體變得虛弱,所以就慢慢死去了。
斯托克代爾告誡戰俘營的士兵說:“我們一定要相信我們最終一定能出去,但同時也要做好心理準備,那就是到這個圣誕節我們不一定出得去。”斯托克代爾的“悖論”無論是在引導自己的人生還是在引導他人的人生方面,都體現出了所有創造出偉大功績的人的特征。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意義治療法創始人維克多·弗蘭克也有過戰勝納粹集中營中殘酷生活的經歷,他說:“斯托克代爾即使是在戰俘營中也懷有遠大的理想。而事實上,斯托克代爾并非只是擁有夢想,他還敢于直面殘酷的現實。”
這個故事是《從優秀到偉大》(From Good to Great)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在尋找偉大企業的共同點的過程中發現的,而對于他與斯托克代爾將軍之間的這段對話更是讓吉姆·柯林斯終生難忘。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說,能夠實現自我的成功人士的共同點是:“不是單純為了生存而活著,而是懷著能做出一番大事的堅定理想而活著。不管怎樣,都絕不回避眼前殘酷的現實,而是根據現實殘酷的規則來駕馭自己的生活。”
我們對待自己的夢想時也該如此: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但絕不應忽視殘酷的現實。而且除了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更應該制訂現實而具體的實踐步驟,并且堅持不懈地執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