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做實業要有情懷(1)

【幸福是什么】

習慣了(孤獨),不能說喜歡,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喜歡(方式生活),這個和諧實現不了。

——董明珠

曾經有讀者專門買了本董明珠傳記去看,看完后感動得一塌糊涂,很是感慨地說道:“女性創業不容易,董明珠真是不容易,看得我想哭?!?

如果董明珠看到這個,她一定深感安慰甚至幸福吧?而幸福是什么?對于董明珠來說,早就在內心有了答案。

2016年9月初,董明珠應邀出席上海的紅顏會“天下女人”慶典,她與楊瀾等一批成功女性聚集在一起,研究一個主題:幸福是什么?是來源于工作,還是來源于男人?

對不少女性來說,幸福就是跟心愛的人組織一個小家庭,一家人喜樂安康地生活在一起,過著平平淡淡、安安穩穩的日子。而對董明珠來說,這樣的生活此生是不可能擁有的,她的選擇是孑然一身,依靠自己來面對所有困苦、煎熬、挫折,并竭盡全力地戰勝它們。

董明珠回憶了自己過往的幾個記憶猶新的片段。有一次她生病了,躺在病床上看著天花板,享受那難得的休息時光。她想,等到出院了,她就不干了,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再也不那么忙碌了。但是,當她從醫院回到公司后,先前所有的想法一瞬間就消失了,她頓時又精神抖擻了,她恍然大悟,原來她不能離開工作。

這件事對董明珠來說,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她曾說:“女性生活在這樣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每個人都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角色,我鼓勵女性都走上社會,在日益發展的社會,用我們自身的努力去做一份貢獻。但是也有一部分女性,能夠把家庭呵護好,也未必不是一種風險。反過來,一些女性太能干,讓男性守在家里做家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新的時代,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讓我們把我們的智慧和思想釋放出來,為我們中國真正走向世界,成為一個強國,特別是我們中國人要讓全世界來尊重,我們把我們的產品,不僅是讓中國人用,而是讓全世界都來用,那就是我們的夢想?!?

對于開放型的社會,我們應擁有開放文明的思想。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都有他存在的意義,他只要恪守了自己的原則,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無論身份如何,都是值得尊重的。況且,同情心、同理心在這個現實的社會是多么的稀缺,我們的道德觀不應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而逐漸淪喪。

在董明珠的員工里,有一些人同情她,認為她孤零零的一個人,但是她不覺得,生命對她來說,意義遠不止如此。而每個人都會面臨獨自一人的孤單時刻,誰都逃不掉。就算是夫妻,用她的話說,遲早也有一個人是要先走的,無一例外。

還有一次,董明珠出國過海關時,有個人認出了她,那人激動萬分地問她:“你是格力老總吧?”她覺得這是值得幸福的。

同樣是女人,但她的身上多了層“高管”的身份,她比別人也多了一種追求。這么多年,她每天堅持早晨5點鐘起床,有時凌晨2點多才睡覺,她滿心念叨的都是公司,她從未把自己當作女性來看。在她看來,工作時男女是公平的,女性并不應該拿自己特殊的身份來“示弱”或占便宜。

對自己嚴格要求,才使她成為“營銷一姐”“商界女王”“霸道總裁”,如果她心心念念的都是性別差異上的過度保護的話,她是不可能為公司創造出今天這樣的輝煌成績的。而她從未后悔過,相反,她感到自豪。

有句話叫“無欲則剛”,董明珠做事情從來沒想過要得到什么樣的回報,她早已沒什么欲望,沒什么要求,她只是一門心思想把工作干好,把自己的權力用足、用透、用好,對內、對外都是一樣。

干營銷的時候,她從未想過自己要當總裁;同樣,干經營部部長的時候,她也從來沒想過要得罪人,但是為了公司的利益,她必須那么做。在她心里只有企業,企業好了,7萬多名員工才有飯吃,她自己也不會因此失業。2006年兩會時,董明珠走進人民大會堂,看到那里安裝的并不是格力空調時,她下決心以后一定要讓這里換成格力的品牌?;厝ズ?,她開始精心培養技術人才,精心設計百年企業發展戰略。珠海市領導決定把格力電器賣掉的時候,她跑到省領導那里反映情況,她一遍遍地強調絕不能賣掉格力的理由。格力電器要做到世界500強,這是她跟朱江洪的一個夢想,他們有決心、也有能力實現它,為什么要把它拱手讓給外國人?格力電器在發展過程中,業績從1991年的1億做到2014年的1400億,為此她付出了無數汗水和辛勞,雖然有些累,但她覺得值得。

保護民族品牌,這便是她的責任,也是她最大的幸福。

有記者問董明珠:“你沒有朋友,沒有家人的陪伴,也沒有人照顧,你覺得孤獨嗎?”她的回答實事求是:“習慣了,不能說喜歡,每個人按照自己的喜歡(方式生活),這個和諧實現不了。”

婚姻帶給一個女性的滿足感,董明珠沒有主動去選擇。如果不是30歲那年丈夫突然病逝,也許她不會來到格力,今天的一切就不會發生。她說,因為“他是不會同意我這么做的”。

恢復單身的時候,董明珠剛滿30歲,還算年輕。如果那時候再繼續尋求一段婚姻的話,也還有很多機會。但是,她骨子里的那種不肯依賴別人生活的韌性自此爆發,為了兒子,她沒有選擇再婚。當別人問她,“你那么有錢、有地位,為什么不去找另一半?。俊彼卮鹫f:“為什么要找啊?你是單身,也要告訴別人你很好、很強大,就算離婚了,也很好,如果有孩子也很好,沒孩子也很好,總之這個很重要?!?

幸福不是過給誰看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許多別人以為的幸福,也許在當事人看來并不那么如意;而許多別人認為的艱苦,也許對當事人來說卻是苦中帶樂。人生本來就是五味雜陳的,根本沒有誰的人生是單一色調。所以,無需羨慕他人,也許有時候,人跟人之間都是相互羨慕的,只不過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有人說,董明珠已經年紀大了,到了該休息的時候了,還繼續那么辛苦做什么呢?董明珠卻笑著說:“我自己有時候回頭看看,自己也覺得好笑。別人問我,我自己也在問自己。我現在還要這么努力嗎?我回答自己說,要!因為你想的是百年企業。大家可能認為,60歲這個年紀,已經很成熟。或者說的難聽點,就是老謀深算的人。你可以對別人稍微注意一下講話方式,裝得老成一點,但是我沒有改,我覺得我還是這樣?!?

老子說,幸福是“無為而治”,是順其自然,不強求、不勉強,不受外在約束的自由自在的狀態。萬物各得其所,盡自己所能,在精神上能感化別人,即使獨行于天地間,暫時不被人所了解,只要付出,就是一筆寶貴的生命財富,是一個人生存于天地間的價值所在。董明珠追求的,大概也不過如此。

【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

連小小的馬桶蓋,國人都不愿意在中國買,說明我們的供給側改革的確到了非要去做的時候了。對于企業創新,政府究竟用什么方式,真正為企業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太重要了,這比為企業減免稅負、實行補貼政策更有意義。

——董明珠

近年來,實體經濟面臨一個較嚴峻的挑戰,互聯網的沖擊讓它們必須做出改革。而與此同時,實體經濟還面臨另一個困擾,那就是稅負過重的問題。

持有這種觀點的企業家不少,例如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在2017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就曾“舊事重提”:“當前做實體經濟太難、投資成本太高,稅費過高導致實體企業利潤率過低而難以生存,而一個國家沒有實體經濟,國家想要富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無獨有偶,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也曾表示:“公司將按計劃投資10億美金在美國繼續建廠,中國制造業的綜合稅負比美國高35%,并且是全球最高。除人工和廠房建設成本,美國的其他各項生產成本都要低于中國?!?

如果別人講這些話,也許我們會質疑。但一個70多歲的老企業家說出這些話,擲地有聲,不免引起許多企業家紛紛響應。

《福布斯》最新出爐的“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中國是亞洲經濟體中稅務最重的國家,全球排名第三,稅負痛苦指數是152。

而早在2015年,咸郎平就曾指出中國和美國人消費的差異,同樣是網購,中國人網購占總人口的30%,而美國則是85%。但美國人的網購規模占全球的百分比卻在逐年下降,而中國人的網購規模卻在逐年遞增,截至2013年,已經由7年前的1.2%增至24%。美國網購的主要是電子書、軟件之類的東西,而中國人幾乎什么都買。

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大的差異?咸郎平指出,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實體店的稅負過重。商品流通經過的每一級代理都要交稅,而且多達15種稅費。而在中國香港,商品只需交一種稅,就是稅率17%的利潤稅。總結起來,大陸實體店因為流通環節過多、稅負過重,導致其同種商品的價格遠遠超過網店價格,這就造成了消費者什么都要網購的消費習慣。

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董明珠談到了宗慶后等人反映的實體經濟稅負過重的問題。她說:“大家都講中國稅高,沒有稅收,國家建設就沒辦法投入,比如醫療、教育、國防等,需要的財政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覺得作為企業來講,義不容辭的應該交稅,這是我10年來一直堅守的,我不會因為減免我的稅收而高興,而是因為我能交更多的稅而高興。這就是實體經濟,實體企業的價值。關鍵是現在的費太多,很多費又沒有明確的確定,總理最近也在說,企業的非稅負擔太重。如果跟美國比,我不認為我們的稅高在哪里。關鍵是費太多,還有中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這確實是一個問題,要解決。宗慶后說一年要交的費有500多種,雖然我沒統計過,但是我聽了很多企業家跟我抱怨,莫名其妙的費太多。具體我不干這些活,數字我也講不清楚。一直以來,一些民營企業融資難、稅負重也是舉國關注的焦點,各方一直呼吁要給企業減輕負擔,其實這已經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比起民企,國企、外企一直在享受著超國民待遇。在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誘惑條件下,在過去甚至一些外資企業在中國根本不需要繳納稅賦,就算是交稅,民企要比它們高12%,后來通過改革,才略有改變。當時,許多外企說要走,但最后也沒走,中國那么大,他們舍得走嗎?難道你還怕他們走嗎?稅負重不重不要緊,關鍵要公平。”

同時,聯想到中國人蜂擁至日本瘋狂買馬桶蓋的事件,董明珠覺得心酸,她表示,“連小小的馬桶蓋國人都不愿意在國內買,說明我們的供給側改革的確到了非要去做的時候了。對于企業創新,政府究竟用什么方式,真正為企業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太重要了,這比為企業減免稅負、實行補貼政策更有意義?!?

對董明珠這樣的企業家來說,探討這個問題的意義已經不在于自身,而在于與社會共同進步。這些困難,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一種挑戰,不如說還肩負著一份責任。

而董明珠曾說,她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怕有問題,就怕沒問題”。困難是每天都有的,要看你怎么看待它。其實真正沒有困難的時候,她卻是痛苦的,因為只有經歷過挑戰,她才覺得生活更充實也更有意義。

曾經有人對她說,有許多人在罵她。為了公司,她不怕得罪人,她也敢說、敢斗。但她沒因此害怕過,因為她知道自己做的價值是什么,但是,只有一次,她哭了,那次對她來說,才是人生當中最大的一個困難。

1995年,董明珠在出差途中突發高燒住院,一連住了40多天,醫生一輪輪地詢問,讓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躺在病床上想兒子,回顧這么多年來,她一直沒有照顧兒子,沒盡到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她深感愧疚。那一次,她流下了熱淚。

困難面前的董明珠從不輕易低頭,一個企業所有的擔子她一人挑起來,也從未覺得累,她更沒有因此抱怨過。對她來說,困難就是往前又走了一步。她覺得有困難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能激發人的斗志。對她來說,要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追憶最早的初心,董明珠就是想賣空調,賣很多很多空調;后來她希望通過賣空調來改變世界,讓世界愛上“中國制造”;現在格力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改革……一步步走來,董明珠的宗旨從未改變,歸根到底,她就是希望格力能夠全面服務到消費者,做沒有瑕疵的服務,保持全面推進。

永遠給自己設置一個更高的目標,才能讓格力充滿活力地置身于一個充滿變數的世界中。62歲的董明珠仍舊斗志未滿,回憶一路走來的披荊斬棘,她大膽諫言,呼吁相關領導支持“中國制造”,她的心全撲在了格力上。

對兒子的思念和愧疚,她不會輕易說出來,因為最美好的感情都保存在心底。她抵得住一切困難,唯獨希望兒子健康成長,而兒子也是爭氣懂事的,這對她來說,就是最大的安心。所以,如果有人問她這輩子的困難多嗎?畏懼嗎?她馬上會搖搖頭,說:“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永德县| 吐鲁番市| 渑池县| 桐庐县| 易门县| 高唐县| 丰顺县| 房山区| 枞阳县| 闵行区| 梁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长丰县| 余干县| 和龙市| 旬邑县| 清新县| 西华县| 芦溪县| 合肥市| 邢台市| 固安县| 沙坪坝区| 潮安县| 论坛| 九龙坡区| 济宁市| 柘城县| 乐业县| 宿松县| 侯马市| 五寨县| 若羌县| 岢岚县| 霍州市| 河北区| 大石桥市| 莱阳市| 平原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