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講 《論語》其書

《論語》釋名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記述孔子言論行事及其少數弟子的言論行事。歷代《論語》版本眾多,篇章數目各有出入。今傳本現存20篇,487章,古時無標點,各家的分章斷句略有不同由于傳本不同,或將二章合為一章,或將一章分為兩章,各本章數略有出入。近人楊伯峻《論語譯注》將原為一章的《鄉黨》篇分為27節。。“論”(讀音倫),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言語的意思;《論語》的命名,就是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匯編。其中主要是匯編孔子的言論和行事,是了解孔子思想的必讀讀本,也是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本源的重要資料。

《論語》又簡稱《論》,或《語》,前十篇為上編,稱“上論”;后十篇為下編,稱“下論”。從戰國年間開始,儒家學派辦學,一直當作重要的教材。學童經啟蒙識字教育之后,不讀五經必先讀《論語》;這一教學程序,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至民國初期,它是中國人最基本的讀本。

在戰國和漢初流傳時,《論語》并不是“經”,是當作附在“經”后的“傳”或“記”;不過在所有的“傳”、“記”中是最重要的“傳”或“記”。漢代把孔子抬高到崇高的神圣地位,輯錄孔子言論和行事的《論語》,東漢時便定為經書,當時是七經之一,以后一直是九經、十二經、十三經之一。

南宋時朱熹又把《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合編為“四書”,以《論語》為首。明清兩代“四書”是科舉用書,以其中某一句為題命題作文,來選拔士人,所以每個讀書人都必須背熟,它是封建社會人人必讀的書。

關于《論語》成書的時代,《論語》的流傳,今、古文版本,都是歷代討論的問題。自古以來,《論語》注釋本不下三千種之多,因而需要作重點說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英吉沙县| 丹寨县| 岑溪市| 且末县| 海城市| 光泽县| 余江县| 通山县| 雅江县| 佛学| 安泽县| 四平市| 彝良县| 玉田县| 星座| 镇康县| 岳西县| 和龙市| 二连浩特市| 安陆市| 婺源县| 化德县| 浪卡子县| 常宁市| 嘉善县| 日土县| 莲花县| 仲巴县| 承德县| 克拉玛依市| 凤凰县| 佛坪县| 宁陕县| 咸阳市| 合川市| 文山县| 若尔盖县| 大宁县| 江都市|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