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稿拾零
-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 608字
- 2019-01-04 14:23:53
一九三七年四月十六日
弗蘭茨·韋爾弗
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弗蘭茨·韋爾弗,一八九〇年九月十日出生于布拉格。他是德國猶太人,兩種文化——《塔木德》和萊辛——的傳人,生在那座千年古城,在那里兩種文化——波希米亞文化和日耳曼文化——既融合又不無分歧和千年的冤仇。
他就讀過布拉格高級中學,并在萊比錫獲得哲學和文學博士學位。從十八歲起經(jīng)常光顧他出生的城市里的文學聚會,曾與詩人馬克斯·勃羅德、夢魘作家弗蘭茨·卡夫卡、幻想小說家古斯塔夫·梅林克(《西窗天使》和《假人》的作者)、奧托卡·布萊齊納(《泉酒》、《黑夜》和《守夜人》的作者)等人交往,并將后者的捷克語詩歌翻譯成德語,收在一部選集中,題為《從中午刮到子夜的風》。
那時他就渴望要編一本世界詩歌集,并為此工作。
二十一歲時,在《圣經(jīng)·詩篇》和惠特曼的雙重影響下,他發(fā)表了他第一部詩作《世界之友》,之后在一九一三年發(fā)表了《我們是》,一九一五年寫了Einander,可以譯為《每個人》,或者《彼此》。
雖然痛恨戰(zhàn)爭,但在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間,韋爾弗在俄羅斯戰(zhàn)場勇敢地打過仗。他在一份和平主義雜志《行動》上發(fā)表的信中曾宣布:“我要爭取詛咒戰(zhàn)爭的權(quán)利。”
從一九一九年起,韋爾弗定居維也納。他寫道:“我仍然致力于讓人類擺脫仇恨的、令人絕望的任務。”
他出版過兩部小說:《錯不在殺人犯,而在被殺者》和《外省人之死》,還寫過一部象征性的三部曲《鏡中人》和一部十三幕的戲劇故事《華雷斯和馬克西米利亞諾》。
黃錦炎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