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稿拾零
-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 914字
- 2019-01-04 14:23:48
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
有理由認為(以類似看法所特有的輕率和粗魯)英國和法國的哲學家直接對宇宙或者宇宙的某個現象感興趣,而德國哲學家則傾向于把它看作其總是站不住腳,卻始終是偉大的、辯證的高樓大廈中的一個簡單的動機,看作一個簡單的物質原因。他的追求只是系統良好的對稱性,而不是其中與不純凈和雜亂的宇宙偶然相一致的情況。這些著名的德國“建筑師”中最新的一位就是斯賓格勒。他是大阿爾伯特、??斯卮髱?img alt="德意志神學家、神秘主義者約翰尼斯·??斯兀↗ohannes Eckhart,約1260—1327)的別稱。"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6ECEC/10771715304891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813447-a0EBdJ0fFY9PvWeU6RixgDScdUq4zlIJ-0-4e78a946f012ed093547765c2e81a29e">、萊布尼茨、康德、赫爾德、諾瓦利斯、黑格爾等人優秀的繼承人。
一八八〇年五月二十九日,斯賓格勒出生在不倫瑞克公國的哈茨山麓布蘭肯堡小鎮。他在慕尼黑和柏林求學。本世紀初,他畢業于哲學文學專業。他的博士論文是關于赫拉克利特的(一九〇四年,哈雷),這是他發表另一本引起轟動并使他一舉成名的書之前出版的唯一著作。斯賓格勒花了六年時間寫了《西方的沒落》。那是極其艱苦的六年,在慕尼黑的一座破破爛爛的小修道院里的一間陰暗小屋,他所看到的只是煙囪和污跡斑駁的瓦片。那時,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沒有書,他上午就在公共圖書館里度過,午飯是在工人食堂里吃的。生病的時候,他就喝大量的熱茶。到一九一五年,他終于完成了第一卷的校對工作。他沒有什么朋友,只是內心里悄悄地將自己和德國作比較,因為后者同樣也很孤獨。
一九一八年夏天,《西方的沒落》在維也納問世。
叔本華曾經寫道:“歷史沒有一個總的科學。歷史是人類無休無止、沉重而又雜亂無章的夢幻中無足輕重的故事?!?/p>
而斯賓格勒卻在他的書中證明:歷史可以不僅僅是羅列一系列個別的事實。他試圖確定其規律,從而為文化形態學奠定了某種基礎。他在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七年之間撰寫的充滿陽剛之氣的文章絲毫沒有受到當年獨特的仇恨情緒所污染。
大約在一九二〇年,他開始了自己的輝煌時代。
斯賓格勒在伊薩爾河畔租了一套公寓,以戀愛般的緩慢購買了數千本書,收集了波斯、土耳其和印度的兵器,攀登過高山,卻拒絕了攝影師們的再三要求。特別是,他寫了書。他寫了《悲觀主義》(一九二一年)、《德國青年的政治責任》(一九二四年)和《德國重建》(一九二六年)。
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于今年年中逝世,雖然他的歷史生物學觀念尚可商榷,但他光彩耀人的風格卻是無可爭議的。
陳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