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
- 駱玉明解注 (日)細井徇撰繪
- 354字
- 2019-01-04 01:29:58
兔爰
詩人傷時感事,厭倦人生。
有兔爰(huǎn)爰 雉(zhì)離于羅
我生之初 尚無為
我生之后 逢此百罹(lí)
尚寐無吪(é)
有兔爰爰 雉離于罦(fú)
我生之初 尚無造
我生之后 逢此百憂
尚寐無覺(jué)
有兔爰爰 雉離于罿(chōng)
我生之初 尚無庸
我生之后 逢此百兇
尚寐無聰
爰:通“緩”,逍遙自在。
雉離于羅:野雞卻不幸入網。離,同“罹”,陷、遭難。羅,網。
我生之初:指其早年。
無為:無事,安逸的生活。為、造、庸皆為勞役之事。
百罹:多難。
尚寐:只愿一覺睡去。
無吪、無覺、無聰:無話、無知覺、無聽覺。
罦:一種裝設機關的網,能自動掩捕鳥獸,又叫覆車網。
罿:捕鳥的網。

兔
據考古證實,家兔由歐洲穴兔馴化而來,至少在周代之前傳入我國,我國的野生穴兔則由早期家兔放養而成。《詩經》中分別有五篇詩歌提到“兔”,可見在“詩經”時代已是常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