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
- (美)托尼·羅賓斯
- 8319字
- 2019-01-03 23:50:20
第4章
掌控金錢:進行突破
感恩是高貴靈魂的標志。
——伊索
錢是一種工具,能讓我們把夢想變成現實,沒有足夠的錢或者說特別缺錢,你的生活會很悲慘。但是當你口袋里有了足夠的錢,是不是所有的事情就會自動變好了呢?我想我們都知道答案是什么。
我們是什么人,錢無法改變。錢能做的只是放大我們的本性,如果你本性吝嗇又自私,有了錢你會更加吝嗇,更加自私。如果你感恩又博愛,有了錢你會更多地感恩他人,更多地給予他人。
我們稍停片刻,回顧一下2008年的金融危機。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暴跌,數萬億美元的市值都灰飛煙滅,化為烏有。短短幾個月,數百萬人失業。你經歷了什么呢?你遭受的打擊重嗎?這對你的家庭影響大嗎?你的朋友怎么樣了?我們每個人的反應不同,有的人恐懼,有的人憤怒,有的人辭職,有的人決心改變。所有這些反應都與錢無關,而是關于我們自己的。這些反應透露出我們的金錢觀——錢對于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我們賦予錢什么樣的力量。要么我們讓錢控制自己,要么我們自己控制錢。
要錢還是要生活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有很多人、很多事讓人震驚,我個人認為影響最大的案例來自一個名叫阿道夫·默克爾的紳士。2007年,他在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的排名是第94位,也是德國最富有的人,個人擁有財富120億美元。他擁有歐洲最大的制藥企業,后來又把自己的商業帝國拓展到制造業和建筑業。他很驕傲自己能擁有這么大的成就。他也是一個相當厲害的投機者。
2008年,阿道夫·默克爾決定在股票市場上大賭一把。他非常肯定,大眾汽車公司的股票一定會下跌,所以他決定做空這只股票。但是半路出了一個意外:保時捷公司收購了大眾汽車,大眾汽車的股價暴漲,并沒有像他預料的那樣下跌。幾乎一夜之間,默克爾輸掉了7.5億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阿道夫·默克爾迫切地需要一些現金來償付巨額債務,但是2008年,銀行不會貸款給任何人:不貸給你,不貸給我,也不貸給億萬富翁,甚至也不貸給其他銀行。
默克爾是怎么應對的呢?尋找新的融資?減少開支?虧本賣掉一些公司的股票救急?這些事他都沒有做。他發現,自己總共虧掉了30億美元,已經不再是德國最富有的人了,他讓自己的家人失望了,于是寫了一份自殺聲明,然后跑向正在疾馳的列車,一頭撞了過去。
沒錯,他自殺了。
具有悲劇性諷刺意味的是,他的家人發現,默克爾自殺后,才過了幾天,他申請的貸款就被批下來了,他的企業保住了。
阿道夫·默克爾是因為錢才死的嗎?或者說,他選擇死亡是因為錢對于他來說意義很大嗎?對于阿道夫·默克爾來說,錢就是身份。沒有錢,就沒有身份,沒有地位。失去了德國首富這個地位,他完全無法承受,他覺得自己簡直太失敗了——盡管虧了30億美元后,他口袋里還有90億美元!
你可能會想:“哎,太可惜了。”但是對于我們這些旁觀者來說,這樣判斷阿道夫·默克爾這個人,可能太武斷了。但是想想我們自己,我們是不是也經常把自己的身份,自己未來的前途,在某種程度上和錢緊緊聯系在一起?我們不愿意承認這一點,但其實是這樣的。
想要破產死掉的億萬富翁
另一方面,也有像查克·費尼那樣的人,他是一個美籍愛爾蘭人,出生在新澤西州的伊麗莎白市,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你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在機場里穿行時,發現自己受到吸引走進一家商店,里面都是裝著酒和香水的閃閃發光的瓶子,還有其他的免稅奢侈品,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呢?免稅店。對的。免稅店就是查克·費尼的創意。他1960年從一無所有開始創業,白手起家,創立了一個免稅店銷售的企業帝國,身家75億美元。
一度,《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把他列為世界首富,但是查克·費尼非常低調,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當上世界首富這個新聞。他一生大部分時間中,個人名下的資產既沒有汽車,也沒有房子。他坐飛機都是坐經濟艙,戴的手表是塑料手表。和阿道夫·默克爾一樣,他的銀行賬戶里的錢也縮水了很多——現在他已經80多歲了,自己名下的財產只有100多萬美元。但是他和默克爾有非常大的不同,他沒有像默克爾那樣想要緊緊地抓住每一分錢,查克·費尼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捐了出去。
就是這個家伙,最近30年來,把自己的人生使命確定為利用錢這個工具,來改變各地方人的生活。他的慈善活動遍及全世界,在北愛爾蘭幫助創造和平,在南非幫助人們與艾滋病斗爭,在芝加哥幫助教育兒童。
查克·費尼這個人最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他做所有這些慈善活動都是匿名的。費尼不想得到任何榮譽。事實上,直到最近才有消息透露出來,他就是所有這些不可思議的計劃背后捐款支持的那個人。而且他還在繼續這樣匿名做著好事。查克·費尼說他的目標是要做慈善活動做到花光最后一分錢為止,做到他簽的最后一張支票銀行拒絕兌現為止。
很明顯,對于阿道夫·默克爾和查克·費尼來說,錢的意義完全不同。那么金錢到底對于你來說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呢?是你用錢還是錢來用你?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那樣:如果你不能掌控錢,在某種程度上,錢就會掌控你。
終極目標:回饋社會
對于我本人來說,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錢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提錢,我們就頭痛,因為我們家的錢很少,從來不夠花。我記得很清楚,我不得不去敲鄰居家的門,借點食物給我的兄弟姐妹和我自己吃。
后來我11歲那年,在感恩節那天(類似于中國人的春節),發生了一件事,由此永遠改變了我的人生。那一天跟往年的感恩節一樣,家里什么吃的都沒有,我的父母兩人還在打架。突然我聽見有人在敲門,我把門打開一條縫,看見一個人站在臺階上,手里提著個籃子,里面裝滿了食物,足夠做上一頓感恩節大餐。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的父親總是說,沒有人會白白地送別人東西。但是,突然有個我根本不認識的人,什么回報也不要,過來關心我們,給我們送溫暖。這件事讓我想到:“這是不是我聽說過的那種來自陌生人的關懷?”我決定,如果有陌生人能夠關心我和我的家庭,給我們送溫暖,我將來也會關心那些陌生人。“我將來應該怎么做呢?”那一天我向自己承諾,我要找到一種辦法,用某種方式,在某一天,去回饋社會,把愛心傳遞下去。就這樣,等我長到17歲的時候,我晚上兼職當看門的保安,攢了些錢,在感恩節那天出去給兩個陌生的家庭送溫暖,送給他們一大堆食物。這是我一生中最感動的經歷。看到那些面孔從絕望變成歡樂,這讓我感到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了。真的,這件事對于他們來說是一份大禮,對于我來說同樣也是一份大禮。我沒有告訴任何人我做了這件好事,第二年我給四個家庭送去了食物。再到后來,我給八個家庭送去了食物。我做這些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夸獎、贊美,不是像小學生那樣為了評上“優秀學生”而做好人好事。但是,我給八個家庭送去了食物之后,我發現做這樣的好事,我一個人確實能力有限。我想:“兄弟,我可以找些人來幫我一起做。”于是我召集了一些朋友,他們也加入了我們,逢年過節一起來給困難的家庭送食物、送溫暖。我們捐助的人數越來越多。現在我的慈善基金會舉辦的“國際食物籃”慈善行活動,每年給36個國家200萬人送食物、送溫暖。要不是我11歲的那個神奇的感恩節有陌生人給我們家送食物,我怎么會知道給予他人會如此快樂?誰知道呢?有些人會說,這就是運氣,這就是命運,或者是那個很古老的說法,這就是福氣。我看到了上帝之手,我稱之為“恩典”。
下面是我領悟到的東西:我懂得了給予的快樂,這和金錢毫無關系,金錢只是一種工具,用來滿足我們的需求,而不僅是我們的財務需求。我們的人生之路大部分受到信念的指引,而這些信念是在人生路上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形成的;我們的人生之路大部分也受到故事的指引,這個故事是由我們創造的,人生為了什么,我們本來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本來應該做什么,給予什么。最終,是什么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快樂,有些人覺得快樂就是愉悅他人,有些人覺得得到權力和控制別人才會快樂,有些人把自己的快樂定義為得到億萬財富,有些人覺得找到快樂和有意義的人生道路就是和上帝更加接近,放棄所有的物質東西,還有一些人覺得快樂的最終意義就是自由。
不管你追求的是什么樣的情緒,不管你追逐的是什么樣的工具(創立一家企業,養一家子人,環游世界),不管你想要的天堂是什么,我發現這些都是你的一種企圖,你費盡心機想要滿足人類六大需求中的一種或幾種。
激發我們行動的就是這六大基本需求。所有的人類行為,其背后都是由這六大需求驅動的,全世界都是這樣。無論人們做的是瘋狂的壞事,還是偉大的好事,行為背后的推動力都是這六大需求,但是這六大需求在我們心中的價值地位不同,滿足需求的順序也不同,這就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方向不同。
為什么人類六大基本需求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深入理解它們?因為你要創造財富,就必須知道你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你積累這些財富到底是為了什么。你積累財富是為了讓自己覺得確定而且安全嗎?你追求財富是為了讓自己覺得很特別、與眾不同嗎?你追求的是一種奉獻的感覺——你想為別人做點事情,用你過去從來不能用的方式嗎?還是以上這些動機你都有呢?
如果你把確定性看作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需求,和你把愛情作為第一大需求相比,確定性會讓你的行動方向有很大的不同,在人際關系上、在商業上、在投資理財上也會有很大不同。你如果深入挖掘自己真正追求的東西,就會發現那其實根本不是錢。你真正追求的是你認為錢能夠給你帶來的東西。那是一系列感覺的組合。在這些感覺背后是你的基本需求。
人類第一大需求:確定性/舒適感
人類的第一大需求是確定性。我們需要控制感,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這會使我們感覺安全。這是基本舒適性的需求,是避免痛苦和壓力的需求,同時也是創造歡樂的需求。這樣的需求正常嗎?確定性需求是我們的一種生存本能。它會影響我們在生活中愿意冒多大的風險——在我們的工作中,在我們的投資上,在我們的人際關系上。對確定性的需求越強,你實際愿意承受的風險就越小,或者說你的情緒愿意忍受的風險就越小。順便說一下,這就是你真正的“風險承受力”的來源。
但是你如果任何時候都能完全確定,又會怎么樣?你知道什么事情會發生,什么時候會發生,會怎樣發生,你在別人開口說話之前就知道他們要說什么,這會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剛開始你會感覺自己很神奇、很特別,但是最終你會感覺怎么樣?你會感覺太沒有意思了。
人類第二大基本需求:不確定性/變化
上帝啊,您的智慧無限大,才會給我們人類第二大基本需求,它就是不確定性。我們需要變化,我們需要驚奇。
我來問你一個問題:你喜歡驚奇嗎?
如果你回答“是”,你就是在戲弄你自己!你想得到的驚奇,你稱之為驚喜。你不想得到的驚奇,你稱之為問題。但是你還是需要那些讓你驚奇的問題來給你的生活增添一些活力。你不能鍛煉你的肌肉或是你的性格,除非你有東西在后面壓著你的肌肉或性格。沒有壓迫就沒有反抗,也就沒有成長。
人類第三大基本需求:重要性
第三大需求是重要性。正是這個基本需求驅動阿道夫·默克爾努力打拼,成為德國首富,也是這個需求驅動他失去首富地位后自殺了。我們都需要感覺自己很重要,很特別,與眾不同,別人很需要我們。但是我們如何得到重要性?有很多得到別人尊重的方式,賺到億萬財富能得到別人尊重,獲得很高的學位——碩士、博士,能讓人覺得你有文化、與眾不同。你可以成為一個“大V”(微博上有大群粉絲的用戶),有很多粉絲追隨,讓自己感到很受尊重。你可以參加《單身漢》,或者參加下一季《貴婦的真實生活》,一夜成為大明星。有些人得到別人重視的方式是在身上到處刺文身穿孔,或者在私密的地方刺文身穿孔。你要得到別人的重視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你的問題比別人更多更大:“你是不是覺得我的丈夫就是一袋大垃圾?求求你把我丈夫這袋垃圾拿走一天吧。”當然你得到別人的尊重也可以通過在精神層面上高人一等(假裝也行)。不幸的是,要得到別人重視的最快方式,既不需要用錢,也不需要讀書、受教育,那就是用暴力。如果有人拿槍指著你的頭,那么就在那一刻,他馬上變成你生命中最重視的人,對不對?
花很多錢,能讓你自己感覺自己很重要,但花很少的錢你也能做到。我們都知道,人們不停地吹噓他們買的東西多么便宜。有人覺得自己很特別,因為他們用牛糞燒火取暖,或者只借助太陽能來取暖。有些非常富有的人之所以得到別人的重視,是因為他們隱藏自己的巨額財富。山姆·沃頓,沃爾瑪超市的創始人,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美國首富。他自己開著車在阿肯色州本頓維爾跑來跑去,那輛車還是一輛舊皮卡,這表明他根本不需要一輛賓利豪車,不過他確實有一架私人飛機隨時可用。
重要性,也是一個賺錢機器。這正是我的親密好友史蒂夫·韋恩創造財富的秘密。就是這家伙打造了拉斯維加斯這個賭城。他知道人們愿意買單,只要他們相信這是最好的東西——讓他們覺得自己很特別、與眾不同、很重要。史蒂夫·韋恩在他自己開的賭場和酒店里提供你能想象到的獨家、奢侈豪華的體驗。他的賭場和酒店雄偉華麗,無與倫比。他搞了一個夜總會叫作“XS”(還有什么型號呢),那里是拉斯維加斯最受歡迎的地方。即使是在平時工作日的晚上,“XS”門口也排著長隊。你一進去,就有特權可以購買一瓶普通的香檳,一瓶700美元,如果你想顯擺一下,顯示你是個大玩家,你可以花10000美元買一瓶特制的“小野雞尾酒”,它用罕見的白蘭地和新鮮的橙汁調制而成,杯子上還掛著一條白金項鏈。嘿,你看,服務員送到你桌子上時,它還噴著焰火,照亮了整個大廳。你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很重要,很受重視(這只是你自己的想象而已)。
人類第四大基本需求:愛和聯系
人類第四大基本需求是愛和聯系。愛對于生命來說就像氧氣對人體一樣重要。愛是我們最想要得到的,也是我們最需要得到的。當我們完全投入去愛的時候,我感覺到自己活著,但是當我們失去愛的時候,痛苦會非常大,很多人只能靠和別人的聯系才能活下來,盡管這些聯系只是愛的碎屑。你可以得到那種與人聯系的感覺,或者愛的感覺,通過親密關系,通過真誠的友誼,通過祈禱,通過在大自然中行走。如果這些都沒有效果,你可以去養一條狗。
前面四種人類基本需求,我稱之為人格的需求。我們都可以找到方法來滿足這四種需求:工作更加努力,解決大問題,創造出故事來把這些需求合理化。最后兩個基本需求是精神需求,它們更加少見——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這些精神需求的滿足。一旦滿足了這些精神需求,我們會真正地感到滿足。
人類第五大基本需求:成長
人類第五大基本需求是成長。你如果現在停止成長,會是什么樣子呢?你就死了。停止成長就意味著死亡。如果兩個人的關系不再成長,如果一個企業不再成長,如果你這個人不再成長,那么不管你現在在銀行里有多少錢,不管你有多少朋友,不管有多少人愛你,你都不會體驗到真正的滿足。我們成長的理由,我相信,就是我們有一些很有價值的東西可以給予別人。
人類第六大基本需求:奉獻
人類第六大基本需求是奉獻。盡管它聽起來好像是老生常談,但人生的秘密就在于給予。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我們。好好想想,當你得到一個好消息,令人激動的消息,你會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會打電話給你愛的人,分享這個好消息。分享強化了你能體驗到的每一件事。
生命就在于創造意義。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給予了什么。最終,你得到的東西從來不會給你帶來長久的快樂,但是你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奉獻了什么,會給你帶來長久的快樂。
因為本書談的是錢,請你好好想想,錢能夠滿足你的六大基本需求嗎?錢能滿足你的確定性需求嗎?你覺得肯定能。錢能滿足你的變化性需求嗎?檢查一下。很明顯,錢能讓我們感覺自己很重要,很受重視。但是錢能夠滿足你對人際關系和愛的需求嗎?正如甲殼蟲樂隊那首經典的歌曲所唱的那樣,錢不能買來愛,但是錢能買來狗!而且不幸的是,錢能給你一種錯誤的聯系感,因為錢能夠吸引很多人和你聯系,盡管并不都是那種非常讓人滿足的人際關系。錢能帶來成長嗎?錢能推動企業的成長,也能推動學習的進步。你的錢越多,你能在財務上奉獻社會的就越多。
但是我真正相信的是,如果你把重要性看得高于其他所有需求,那么你想通過賺很多錢來讓大家都重視你,最后會竹籃打水一場空,除非你把自己賺的錢都捐贈給社會,以此來獲得重視。如果你想從錢上獲得重視,那么你要付出的代價會非常高。你追求的是更大的財富數字,但是你想因此得到更大的滿足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生命中最終的重要性并非來自某些外在的東西,而是來自某些內在的東西。生命中最終的重要性來自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尊重,而自尊可不是我們可以從別人那里得到的。別人可以告訴你,你很漂亮,你很聰明,你很明智,你最優秀;他們也可以告訴你,你是地球上最可怕的家伙。但是真正重要的是你覺得自己怎么樣。你是不是相信你內心深處、靈魂深處還在繼續成長,繼續推動你努力前進,去做更多,去給予更多,不滿足于你現在的水平,甚至不滿足于你認為自己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
沒有東西會比成長和給予更加重要。盡管錢是一個特別厲害的工具,可以滿足我們的六大基本需求,但是錢只是工具的一種。當你在追求錢的時候,不要忘記你為什么要追求錢。你其實是想滿足某些情緒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在這些情緒的背后,是那些想讓你的人生與眾不同而必須滿足的基本需求。
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時,想象一下他們走過的人生旅程。他們從還是孩子時就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飛到外太空。直到那一天,巴茲·奧爾德林和尼爾·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上,回望我們居住的地球的奇觀。我們大家只是在照片上看過地球的全貌,而他們兩個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親眼看到地球全貌的人——這是多么重要的偉大成就啊。
但是后來他們怎么樣了?他們參加了空中拋撒彩色紙帶的大游行,受到了總統接見。他們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后來又怎么樣了?假使你已經在月球上行走過了,現在只有39歲,那么以后你要做些什么?如果你研究過宇航員的歷史,讀過他們寫的傳記,你就會知道,很多宇航員都變得特別沮喪。為什么?因為他們能找到的唯一冒險方式就是太空旅行或者飛向月球。他們忘記了如何從日常生活中一個簡單的微笑里找到冒險的快樂。
我不想給你更多說教,我只想用這短暫的時間來告訴你,現在是時候去掌控你的錢,而不是等著讓錢來掌控你。要找到最快的方式來滿足你的六大基本需求,感覺到你和別人的聯系,感覺到你的人生多么重要,感覺到確定感和變化,把你自己置于一種給予別人的狀態。每天找到一種方式,讓自己感激別人更多,期盼自己得到更少,地球上最富有的人就是那個能夠感激別人更多的人。
我第一次采訪約翰·鄧普頓爵士,是在我33歲的時候。他是身家幾十億美元的超級富豪,但是他起步時一無所有,他是白手起家的,而他能賺到如此巨大的財富,都是在歷史上最糟糕的年代,別人都感到非常恐懼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日本;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南美洲部分國家受到了巨大通貨膨脹的沖擊。當其他人非常恐懼的時候,鄧普頓勇敢地站出來,大量投資買入。我問他:“財富的秘密是什么?”他說:“托尼,你知道的,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可以把這個財富的秘密教給每一個人,它就是感激。”你滿懷感激的時候,就沒有恐懼。你滿懷感激的時候,就沒有憤怒。在我認識的人里面,約翰·鄧普頓爵士是最快樂、最滿足的一個人。盡管他在2008年去世了,但這些年來他的人生經歷繼續激勵著所有的人。
如果你想非常富有,那么現在開始吧。今天你會對什么充滿感激?今天你會對誰充滿感激?你會不會對自己一路經歷的那些問題和痛苦充滿感激?如果你有了新的信念,你相信自己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服務你、幫助你,你又會怎么想?如果你從內心深處相信,人生種種經歷并非偶然發生在你身上,而是專門為你發生的,你又會怎么想?你人生之路的每一步都是在幫助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讓自己能做得更好,讓自己能享受到更多,讓自己能給予更多。如果你從這一點開始,錢就不再是你快樂的來源,也不再是你痛苦的來源。賺錢將只是一個被你逐步熟練掌握的有趣旅程,財富就變成了一個偉大的工具,讓你成就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不過,既然錢是我們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讓我們先回到賺錢的軌道上。盡管我們這一章說的都是發自肺腑的真心話,但是你在投資理財之路上遇到的很多人,并不是從自我成長和奉獻他人的角度來做投資交易的!你要進入一個競爭激烈的金融世界,里面的很多人和機構都在找機會欺負你,占你的便宜,因為你是一個缺少經驗、不懂投資的菜鳥。所以,我想讓你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在我們開始討論把錢投資到哪里和尋找投資機會之前,我要告訴你注意避免哪些投資誤區。
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為什么大多數投資者長期來看并沒有賺到錢。我想給你必要的知識,既能保護你的投資安全,又能讓你抓住機會讓自己的投資增長最大化,從而能夠讓你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速度比你想象的還要快。你值得擁有心靈的平靜,很快就能真的擁有。翻到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