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少年說(第二輯)
- 邴浩
- 669字
- 2019-01-04 05:23:49
引言
他們屬于各院系學分績(學分績是清華大學評價學生成績的一種方式——編者注)最頂尖的那類人群,他們對科研熱愛到心無二念,他們被冠以“學霸”或“學神”的稱號,但同時他們在生活中又是各有各的奇趣,懷揣著夢想不斷前行。交叉信息研究院陳立杰剛進大學時就立志為人類智慧添磚加瓦;數學系肖翰珅大一時四級英語成績還不到600分,但如今4年后,他在信息論、計算數論、參數估計等領域發表論文10篇;別人眼里“枯燥乏味”的科研在交叉信息學院王若松的眼里“流光溢彩”;材料學院2014級碩士生趙春松一次拿錯實驗材料,竟意外探索出石墨烯的新大陸,但他堅信“運氣”背后的通則——勤奮與毅力;汽車系博士生馮旭寧跟NASA搶發文章,通宵實驗3個月,開創動力電池熱失控領域;電子系王宇讀博前3年零論文,從倒數第一到清華特獎,是科研讓他學會了專注;化學系馬冬昕兩次獲得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總結成功經驗,她說“沒有一招制敵,只能腳踏實地”;化工系唐城從“追女神”中參透學術秘籍,從專業課不及格到論文總影響引子突破150;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趙小凡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退學,在清華尋找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今既斬獲特獎和學術新秀,還當上了博士媽媽;醫學院博士生萬蕊雪3年5篇Science,她用自己的勤奮演繹著一條“90后”清華直博生的女科學家之路;生命科學學院王繼縱從一道語文閱讀題中領悟學術的激情;社會科學學院博士生劉若楠在科研工作中,不斷發現、思考問題并且得到答案能使她獲得最大的滿足感。無論他們擁有怎樣不同的故事,但是有一句話是他們共同的本質:學習與科研是他們最大的快樂源泉,而堅持與奮斗是他們不變的青春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