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得一知己,遇到劉慎之,是邵勤儉的幸運。同升樓邂逅劉雨田,邵老五也不再迷惘。人生路上要有知己,也要有靠山……
與邵勤儉一見如故的年輕人名叫劉慎之,字佩瑤,幾年前到黑龍江學做生意,去年回到金州城,在城里本記錢莊當站欄柜的伙計。
三天前,一個從東北來的人走進了本記錢莊,劉慎之很有禮貌地接待了客人。來人拿出了一個不大的鹿皮包裹,里面包的是從大山河床里淘來的沙金。沙金足足有八斤重,劉慎之接過沙金時無意間掂量了一下分量,學徒時在東北也見識過沙金。他隨意問道,掌柜的從哪里來?那人說,從粉脂溝來。這沙金,就是粉脂溝的那條河里出的沙金。劉慎之認定這沙金不真,他對客人說,真的對不起,錢莊柜上這幾天流水不足,現金不湊手,收不下你這單生意。買賣不成,柜上虧了生意,也怠慢了掌柜的。那客商問,城里哪家錢莊能收沙金?劉慎之說,哪家錢莊資金充裕,誰也說不好,你沿著南街一路看看,街面上錢莊多得是,你去碰碰運氣,手里貨好不愁出不了手。
這天也巧,錢莊高掌柜恰巧坐在欄柜里看賬。剛剛發生在柜上的那一幕交易,他全看在眼里、聽在耳里。高掌柜一直沒拋頭露面,一直看著聽著這一單交易開始到結束。伙計劉慎之沒說實話,柜上這些天資金充裕,有能力收下這八斤沙金。高掌柜不知伙計劉慎之居心何在,他故意裝作視而不見,想好好地檢驗一下這個伙計的用意。
對于劉慎之這個人,平時大伙兒也有評價和議論,劉慎之會袖里吞金,算賬可以不用算盤,只用幾根手指,在袖內便可以完成加減乘除運算。要論打算盤,別的伙計用小扒皮,而他會大扒皮,同樣一筆賬,別人要一個時辰才能算完,而他只要半袋煙的工夫。小時候,在鄉下念私塾的時候,先生便發現劉慎之對數字分外敏感。放伏假的時候,先生對劉慎之的父親說,你的兒子將來不會有功名,但是,他將來一定能做大買賣。送他到城里去學生意吧,日后造就一個大商人,你們老劉家祖墳冒青煙了。劉慎之的父親信服教書先生,便把劉慎之送進城里商號當學徒,商號又把劉慎之送到東北當學徒。三年光景,劉慎之不僅出徒了,他也跟著掌柜的到東北各地跑外城。沒有想到,商號拆借時遭遇別人算計,商號倒閉,劉慎之才來到本記錢莊。三年的磨煉,劉慎之成了一把好手。這天,他接待的這個從東北來的客商,身上透著一股匪氣,他手里的那袋沙金摻了不少假。這當然瞞不過劉慎之的眼睛,他之所以沒有當面揭穿這是假貨,是因為生意場上也有規矩,即使貨物有詐,也不能當面揭穿。那客商走出了本記錢莊,高掌柜沒有詢問,劉慎之也沒說起此事。
每日半下晌,高掌柜要到澡堂子燙澡,這是做生意的掌柜們約定俗成的必行之事。借著燙澡,可以松弛筋骨,掌柜們借著這個機會互相說說生意上的事情,在澡堂子里,也能聽到不少來自外埠的買賣行情。掌柜們把茉莉花茶早早地泡上了,然后再下熱水池子,讓那熱氣騰騰的水把自己燙得全身通紅,再爬出池子攤成一個大字仰面躺下。這時候再喝下熱茶,汗水如同涌泉一般,將身體內的污穢之氣統統隨著汗排出來,那舒服勁兒,賽過神仙。
一壺茶水喝下肚子,融通錢莊的掌柜李清洲說起了他今天遇到的倒霉事。站欄柜的伙計有眼無珠,收下了假貨,這下子可是賠大了。李清洲把責任推到了伙計身上,其實這筆生意也是他看走了眼,他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這事,他也只能悄悄地對高掌柜說,他們倆是連襟,一擔挑的親戚。別人就不說了,也說不出口,丟人哪,玩了一輩子的鷹,竟然讓鷹啄瞎了眼珠子,丟人。這在生意場上是最丟面子的事情……
高掌柜替自己的連襟擔心,收了這么多的假沙金可怎么辦呢?
李清洲如果想不開今天就不會來燙澡了,小老鼠來月經——多大點兒屁事,沙金留著,等到合適的機會再出手給比他李清洲更傻的有眼無珠之人。
這時,高掌柜才想起自己手底下的那個站欄柜的伙計劉慎之,幸虧他眼睛里揉不進沙子,看出來人手里的沙金是假貨,找了一個理由將來人打發走了。想想看,敢出手這么多的假貨,來者絕不是等閑之輩,如果當面揭穿沙金是假的,那可是得罪了來者,做買賣最忌諱的就是得罪人。高掌柜真的很是欣喜,能有這樣一個好伙計自己省了多少心。
說到伙計劉慎之,李清洲也有耳聞,這個劉慎之驗貨算賬幾乎無人能比。這個年輕人也有心機,通過這件事能看得出來。他看出假貨之后,能夠不動聲色地將禍事引向別的買賣家,可以見得他有計謀,也有心機。年紀輕輕,城府如此之深,不能不讓人多思多慮。
高掌柜得意揚揚地說,有這樣的好伙計,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李清洲干笑幾聲,手底下有這樣一個伙計,你掌柜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你想,本記錢莊的東家知道他店面有這樣一個劉慎之,他還會用你當掌柜嗎?你還能天天到澡堂子來燙澡喝茶嗎?
高掌柜咂吧咂吧連襟的話味,還真是那么回事。既生瑜,何生亮,人不妒忌是假的,他高掌柜年過四十,奔五十的人了,而人家劉慎之,二十才出頭,才能出眾,日后必定能成大器,用他取你而代之,只是早晚的事情。劉慎之也沒想到,他為本記錢莊辦了這樣一件大事之后,也給自己找來了麻煩。高掌柜時不時地在東家面前進讒言,說劉慎之心懷不軌,經常將一些前來兜售金貨的商人拒之門外,今年開春到如今,本記錢莊的生意一直沒有大起色,與劉慎之這樣平庸的伙計有關。
本記錢莊的東家張本發,是張本政之弟。他聽到掌柜的讒言,信以為真,很是生氣。他說,伙計歸你掌柜的經管,國有國法,店有店規,伙計行為不端,影響到經營,去留歸你掌柜的掌管。這樣胳膊肘往外拐的伙計留著他在錢莊站欄柜,遲早會給錢莊帶來危害。
得到東家的指令,高掌柜便把劉慎之給解雇了。從前,商家要解雇自己的伙計,一般要在過了三大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之后,平時除非犯了大錯,一般不會讓伙計卷鋪蓋走人。高掌柜有些迫不及待,沒有等到過三大節,就將劉慎之掃地出門,此人存在一天,便是對他威脅一日。劉慎之也無處申辯,那年月也容不得你申辯,掌柜的一句話,就是板上釘釘的道理,你就得卷起鋪蓋走人。劉慎之想想三年間一事無成,四處游蕩,心里一片茫然。姓高的掌柜把他的路也封死了,到處說他這個伙計是個喪門星,所到的店鋪,紛紛倒閉,金州城里沒有哪個商家敢用他。四處求職無門,到處碰壁,劉慎之來到西海頭,他在想下一步的去向。
邵勤儉和劉慎之兩個年輕人在西海頭的相遇,是他們的緣分。邵勤儉從劉慎之的眉宇之間,看出了那股透出來的正氣。從前的封疆大吏,用人都是先看相,古代的大臣審案子,犯人押上堂來也是首先看相。一個人的品行如何,全都寫在面部。邵家人用伙計,不可能查他的祖宗三代,也是先觀看他的相貌,一個人的品行和心性,都刻畫在面孔上,所以,多少年來,邵家的伙計都是忠心耿耿,從來也沒有用錯過人。憑著感覺,邵勤儉覺得劉慎之不是等閑之輩。
邵勤儉說,佩瑤兄,你在尋路,俺也在撒目,你是生意人,俺想跟著你一起做生意。俺有天興福字號,有一大堆干黃花魚,一條五桅大榷子,還有就是不服輸的性格,這就是俺的本錢,如果你愿意,咱們倆就齊心協力一起干。
劉慎之說,俺與乾一兄有一見如故之感,日月行天,江河行地,天興福這字號大氣而喜慶,日后必定興隆發達于天地之間。何況乾一兄是正人君子,佩瑤理應效命。
邵勤儉往干黃花魚的肚子里塞了幾段大蔥,用火烤了,他跟劉慎之倆人人手一條,一邊大嚼黃花魚,一邊喝著老酒,一見如故的兩個年輕人談論著他們的生意經。
劉慎之在東北三省跑過外城,了解那里的風土人情,他說,咱們當地人對黃花魚不以為意,而東北三省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對鮮美無比的海產品情有獨鐘。這魚在當地賣不出好價錢,而只要運到東北,一定能賣出好價錢。走海路,到海參崴,那個碼頭一年能讓冰封凍六個月,這時節,正是大海相對平靜的好光景,無大風也無大浪,順風順水,咱們二十多天就能跑到。到北方之地去做生意是有風險,可是有風險也就有掙大錢的機會,平平淡淡做不成什么大買賣。
邵勤儉把一包銀子和銀圓交到了劉慎之手上,從今往后,俺是天興福的東家,你是天興福的大掌柜,柜上的一切事務由大掌柜掌管。
劉慎之簡直不知所措,這可如何是好?大掌柜可不能隨意委任,大掌柜的身份可是得用真金白銀的業績堆砌起來的。如今一切剛剛開始,東家委以這樣的重任,佩瑤唯恐力不從心。
魚把頭也走上大榷子,邵勤儉遞給他一碗老酒,魚把頭喝了口酒,他說,邵老四當家以后,天興福便時來運轉了,一個人即使渾身是鐵,又打得了幾顆釘子?打魚經商都要有幫手,有了好幫手才能成大事,好人加上好運,再加上好幫手,天興福不想興旺發達都難。
用人之際,劉慎之就從天而降,邵勤儉暗自欣喜,真乃天助天興福。既然天遂人意,他與劉慎之商定,即日動身,走水路北上。邵家兄弟決定經商的那一刻,弟兄倆也決定分開來做,老四選擇北上,老五則選擇留在本地。天興福總號在金州,他們都打著天興福分號的旗號。伙計們也分成兩撥,胡小壺、王小辮他們幾個伙計跟著邵老五到達里尼,留下來的陳大巴掌、馬老六、馬小六他們幾個愿意跟著邵勤儉北上做生意。
萬事俱備,只欠西南風一起,邵勤儉的大榷子就要開船了。魚把頭包了一頓魚肉餃子,要出遠門的人大吃一頓過后,天空中、海面上卻是一絲風也沒有,船桅上的那根試風標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大伙兒誰也不說話,焦急地等待著起航,邵勤儉更是心急火燎,出海打魚要講時運,越是著急越不起風,也不知犯了哪門子邪。
這關口,郭玉鳳打發老管家到海頭上,叫邵勤儉回家一趟。
邵勤儉跟著老管家走進家門,沒想到,大嫂和馬蘭花坐在堂屋里。馬蘭花身上穿的那件對襟水粉綢緞襖是郭玉鳳翻箱倒柜找出來的,兩個人多日不見,都感到有些意外。大嫂拉著馬蘭花的手,是不是沒下來風?
邵勤儉說,上秋季節,正是金風送爽時,天不刮風,真是蹊蹺。
郭玉鳳說,家里的事情沒安頓妥帖,老天爺也不會送長風給你。今兒也不繞彎子,大嫂今天去面見蘭花閨女,當面問她,愿意不愿意嫁給你。蘭花閨女說,她愿意,怕的是天興福的東家不愿意。大嫂也就做主,老四你聽著,如果你愿意,今天你和馬蘭花就訂婚。家里有個女人拴著好,日后哪怕死在海上,至少也有個哭你的人、為你戴孝的人……
邵勤儉說,大嫂做主,給俺娶的是金州城里最能干的閨女當老婆,是邵乾一修來的福分。
馬蘭花抓過一個準備好的包袱說,當家的既然愿意,嫂子,我就跟著當家的上船,到北邊去做買賣了。
邵勤儉這下可暈了,你怎么能跟著我上船,還要到北邊做買賣?
馬蘭花說,我最小的兄弟馬國英,前天到洋鐵鋪當了學徒,我也沒了心事,到了蘭花該把自己嫁出去的時候了,要嫁的又是天興福當家的,這也是蘭花的福分。
大嫂說,命好是修來的,你們倆在一起互相照應,你替她遮風擋雨當頂門杠子,她給你縫縫補補做飯吃。
邵勤儉說,海上的規矩,船上的規矩,女人不能上船出海。蘭花也知道,在海灘上,女人都不能從漁網上面跨過去。再說船到海上,風里浪里,遭的那些罪,吃的那些苦,男子漢都吃不消,何況蘭花是個閨女。
郭玉鳳說,女人怎么就不能上船?怎么就不能出海?
邵勤儉說,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女人上船不吉利,女人出海不吉祥。
郭玉鳳笑了,老規矩還說女人不能拋頭露面做買賣,大嫂不也做了,哪里來的不吉利?人嘴兩扇皮,上下一扇呼,歪理就來了,越說不吉祥,你越去做,說不定就能發大財。
邵勤儉還想說什么,馬蘭花沒讓他說出來,俺知道,當家的一直盼著風,咱們一起到海頭上,海上起風了,俺就跟著你上船,如果還是不見風起,俺就守家待地不上船。
邵勤儉帶著大嫂和剛訂婚的馬蘭花來到海頭上,那一陣工夫,桅桿上的試風標就呼啦啦地轉動起來,天興福那面旗幟也飄揚起來……海上的風說來就來。郭玉鳳說,這風就是人家蘭花帶來的,這就是命,上船吧,今天就是你與蘭花姑娘訂婚的好日子,咱天興福的大榷子就是你們倆的新房。
為這次出海,邵勤儉和伙計們做了很多準備。船頭上貼著,船頭無浪行千里;船尾貼著,船后生風送萬程;大桅桿上貼著,大將軍威風八面;二桅桿上貼著,二將軍開路先鋒;三桅桿上貼著,順風相送。
開天辟地,大榷子上多了一個女人,伙計們也呼喊起來,好啊老大,大榷子上終于有了押船夫人。
邵勤儉騰出舵樓子,讓馬蘭花住進去,自己和伙計們擠在艙里的大通鋪。
馬老六搞不懂,東家,你就跟嫂夫人住在一起,何苦跟伙計一起遭罪。
邵勤儉說,俺們倆只是定親,尚未結婚,這個禮數要恪守。俺跟馬蘭花真的同居一艙,伙計們也瞧俺不起。當家老大就是樣板,要不然,怎么能讓伙計誠服,怎么能鎮得住大榷子。
海風夾著絲絲涼意,天海間一片蔚藍,遠處傳來雄壯的海潮聲,近處響起船頭撞碎波濤的浪花聲,幾只海貓子追隨著大榷子,被船頭撞碎的浪濤泛出潔白的水花。此情此景,劉慎之情不自禁地吟誦起李白的詩句:“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多么有性情,不得意時就玩小船。不過,他相信李白都是在江河里面玩弄小舟,而不是在大海里面玩。也許李白從來就沒有到過大海,如果這位詩仙見識過大海,他一定能寫出更加氣勢磅礴的詩篇來。
邵勤儉也跟劉慎之講起邵家的家訓,老邵家雖然沒有功名,但邵家的男子一定要讀書,再窮再苦也要讀書,所以,邵家男子都識文斷字。識文斷字,也就通情達理。老邵家的希望,就是大哥的兩個兒子,邵尚文和邵尚武,還有二哥留下的兒子邵尚福,他們都是南金書院的學生,邵家的哥兒仨學習成績總是前三名。
劉慎之說,兩百年來,南金書院的學生,有十位考中了進士,四十四位考中了文武舉人,至于拔貢、優貢更是不計其數。金州到東洋留學的學子,也都是南金書院的學生。國家動亂,外敵入侵,以后恐怕朝廷不會再有科舉。如今這官員也難當,金州的知州談廣慶不是好官,還是涂景濤不是好官?但是,國家已經腐朽沒落,官員就是有心報國,其志也難成,倒不如從事實業,擁有經濟基礎,再圖謀國家強盛。
邵勤儉說,俺不敢說自己有治國平天下的志向,但有修身齊家的意愿,先把自己的家治好,養氣立志,多行善事,立身才能立志。不知你贊成不贊成?
劉慎之說,眼下國難當頭,你我報國無門。平民百姓,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敢說無愧國家,但敢說無愧祖宗。
邵勤儉順水路北上,邵老五也在達里尼忙碌。暗地里,他與四哥較勁兒,他想盡快掙到第一筆錢,他盼望第一筆交易的成功。老五崇拜的偶像是張本政,凡夫俗子想見張本政,無疑是平頭百姓見天子。張本政的弟弟張本發在金州商號不少,有人借著引見張本發,騙邵老五請客。眼看著口袋里的錢越來越少,這些日子,他吃的是老本,腿沒少跑,客沒少請,正兒八經的人一個也沒能碰到,碰到的都是些騙他吃喝的吃雜麻地的地賴子、二混子。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聰明人,可是,偏偏他這個聰明人總是被人騙。口袋里的錢一個也不剩時,他也沒好意思回城里找大嫂,而是在南門外轉悠,走進了說書棚子,坐下來聽《隋唐演義》。恰巧說書的講到秦瓊秦叔寶落魄賣馬那一段,邵老五想到了自己,時運不濟,一樁生意也沒能做成。當初,他也是憋一股子勁兒,心里想著,磕頭碰上個大元寶,誰承想,這買賣也真的不好做。說到秦叔寶究竟為何窮到了賣馬的地步時,說書的賣了個關子,收錢的盤子托了出來。邵老五摸了摸口袋,口袋里的那倆大錢,是他晌午買打鹵面吃的錢。坐在人家的棚子里,又聽了半天的書,總不能混吃蹭喝白聽人家的書。他咬了咬牙,把口袋里的大錢掏了出來,咣當一聲扔進托盤,算是賞錢,沒丟面子。
邵老五也不能再坐下去了,從說書棚子里走出來時,迎面遇到一位老者。老者上唇蓄著花白短胡須,一身青布褲褂,氣宇不凡。他跟邵老五打聽,同升樓怎么走。
邵老五說,進了南城門,順著南街走到忠義祠,繞到北街,就在北街麥家弄堂拐角處,掛五幌那家大館子就是同升樓。
老者說,敝人初來乍到金州城,人生地不熟,你能不能給我引個路?說著,老者掏出了一枚小銀洋。
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接受別人的饋贈,總是要推辭一番。可今天,面對著這枚小銀洋,邵老五本來已經將手伸了出去,想將銀洋接過來。就在那一瞬間,他改了主意,他不想露出自己饑腸轆轆的可憐相。他拱手抱了抱拳,謝絕老者的饋贈,他一路引著老者,一邊介紹著街道兩側的大小飯館。掛一層幌子的,那是風味小吃;掛兩層幌子的,煎炒烹炸各種菜肴都做得出來;掛三層幌子的,后廚掌勺的大師傅就得有名氣,能做得出南北大菜;掛四層幌子的,要有名廚掌勺,要能做得出三道飯席,也就是滿漢全席;同升樓掛五層幌子,因為后廚的關大胖子是御廚的大徒弟。在整個遼東,僅此一家館子能掛五層幌子,敢掛五層幌子。邵老五一路說著,一邊將老者引進同升樓,這時正是飯口,同升樓也是客人最多最忙碌的關口。一樓餐桌坐滿了用餐的客人,跑堂的迎上前來,將老者引進了包廂。包廂里中間放著紫檀木八仙桌,四把紫檀木太師椅。邵老五把老者引到同升樓,他轉身要走,老者喊住了他,年輕人,留下來一起用餐吧,多個人,也就多雙筷子,你也正好陪陪我,我愿意聽你給我講講金州的風土人情。
恭敬不如從命,邵老五也就順水推舟,在老者的對面坐了下來。跑堂的端上茶水,把本來能照出人臉的干凈桌面用抹布又擦了一擦,這位掌柜,要吃點兒什么?
老者問,同升樓名聲在外,今天走到此地,特地前來親口品嘗,嘗嘗大師傅的手藝。
跑堂的說,陪你前來的邵掌柜是同升樓的常客,我家大師傅關胖子,是御廚孫懷師傅的大徒弟,酒樓大門懸掛五個幌子,就是告訴過路的各位,這家館子是此地頂級的館子,南北大菜都能做,尤其能做三道飯席,道道做得精到。
老者拈著胡須,我聽說,掛四幌的館子也能做三道飯席。
跑堂的說,確有其事,但是,三道飯與三道飯不一樣,有上三道飯,有中三道飯,也有下三道飯。
老者擺擺手,沒有讓跑堂的往下說,似乎他對三道飯并不感興趣,他隨口點了一道菜,黃雀穿松林。
跑堂的有點兒發毛,他從來也沒聽說過這道菜,什么黃雀穿松林,客人從來沒點過,廚子也從來沒做過。
老者說,今天我就點這道菜,你家大師傅不是御廚的徒弟嗎?你跟他報上菜名,就說食客等著品嘗。
跑堂的知道今天遇到了茬子,這個老者一看就知道絕非等閑之輩。他急忙跑到后廚跟大師傅說,包廂里的客人點了一道黃雀穿松林的菜,不知關師傅能不能做得出來。
關胖子說,我說嘛,今天就是點兒背,一開門,一個賭錢鬼昨天晚上賭了錢,一大早就走進咱同升樓來。剛剛捅開爐子,火還沒上來,他坐下來就點菜。我說了一個喪,賭錢鬼接過話頭,就點了一個喪菜。沒有辦法,我用豆腐加白面,做了一只小棺材,棺材里面加了餡料算是打發過去了。誰想,晌午又來了一個黃雀穿松林,這不是難死人,娘臭×,這是要血命。
同升樓掌柜聽說有人點黃雀穿松林這道菜,也來到后廚,如果不能做這道菜,咱們可要賠人家食客。
關胖子還是有辦法,用蛋黃做了兩只小黃雀,然后選用幾根鰉魚的軟骨,挑起幾根翠綠的菠菜,算是松林,這菜雖然是客人隨口說出的,但是,一定是道上好的湯菜。關胖子用的是紅鱗加吉魚骨加金華火腿吊的湯,加上皮口的黑蛤蜊,調好了口味,讓跑堂的端進包廂。跑堂的一邊快走,一邊用筷子攪動湯汁,黃雀穿松林,來嘍!
其實根本就不存在這道菜,這是一道風景。老者乘著車子,一路往金州行駛時,路過石門子山坡那片松林,一陣鳥叫聲吸引了老者的眼球。幾只黃雀在松林嬉戲穿行,好不詩情畫意,讓老者的心情分外舒朗。吃飯時,他一時來了興致,就想到以景入菜,黃雀穿松林,就這樣在他的腦子里萌生了。
黃雀穿松林端到桌上后,那老者只是用湯匙嘗了一口,便點頭稱贊,跟他想的一樣美味。夸了一聲好,便掏出一把銀洋,放到了桌子上,算是菜錢。
有身份的高貴人才會如此品嘗美味佳肴,邵老五斷定,這個老者,絕非等閑之輩。他沒有看錯,這位老者好生了得,他就是來自普蘭店的劉雨田,甲午年間大名鼎鼎的大漢奸。此人早年留學日本,早就賣身投靠日本人,他早就抱定人生信念,管他漢奸不漢奸,不管誰罵他祖宗八輩,他也堅定信念,就是抱定日本人的大腿,靠上日本人這棵大樹。這次,他到金州來,就是要選定一家好館子,日后就在這家館子宴請日本政界軍界的高層人物。在金州,沒有人認得劉雨田,他也沒有暴露身份。近距離接觸了邵老五這個年輕人,給他留下的印象不錯,年輕人很有教養,看上去肚子很餓,但是,饑腸轆轆之時,能夠掩飾自己的欲望,他只是品嘗了一口湯,而年輕人連湯也沒品嘗。他動身告辭,邵老五也緊隨其后。
劉雨田與邵老五一老一小偶然邂逅,劉雨田對邵老五的印象極佳。臨分手時,劉雨田問邵老五,你做什么事情?
邵老五說,從前出海打魚,從今年開始,想經商做生意。
劉雨田問,你的生意做得如何?
邵老五說,慚愧,老虎吃天,猴子吃芥末,無處下口,也一直干瞪眼。老先生見多識廣,能為慎亭指條路子最好不過。
劉雨田說,年輕人,囤積點兒糧食吧,或許日俄兩國交兵時,糧食就成了搶手貨。
邵老五說,俺要弄到糧食,怎樣找你?
坐上毛驢車的劉雨田探出頭來,我會來找你,告訴我,你家買賣的字號?
邵老五說,天興福。
送走劉雨田后,邵老五一頭扎進了李記魚鹵面館,要上三大碗魚鹵面,撒上胡椒粉,一口氣將三碗面吃了個底朝天,兜里沒揣現錢,記到天興福的賬上。
遼南金州一帶不是產糧之地,要采購糧食,就要到東北,海城、昌圖以北。通過專營谷物的糧棧購買,除去成本,沒什么賺頭。這些天,為了糧食,邵老五絞盡腦汁,費盡了心思,也沒有遇到合適的糧食貨源。眼瞅著秋風涼了,胖頭魚也肥了,金州人到西海頭去釣胖頭魚,回家炒辣椒下酒。閑來無事的邵老五也扛著魚竿來釣胖頭魚,說是釣魚,其實他是來散散心。胖頭魚是大海里最傻的魚,不管拴著什么魚餌,它都咬鉤。胖頭魚一年一死,不咬鉤也是犧牲,所以,胖頭魚拿著自己的性命不當回事。邵老五小時候就聽說了胖頭魚的故事,為什么一年生一年死,就是因為胖頭魚長得太快了,一年長一尺,十年就長一丈,一百年……龍王爺聽到胖頭魚這么個長法,嚇得小臉煞白,一百年,一千年,龍宮里還能裝得下胖頭魚嗎?所以,龍王爺就定下了規矩,胖頭魚一年生一年死。胖頭魚也是破罐子破摔,既然怎么都是死,索性就死在人的肚子里。
看見多日沒有現身的邵老五,魚把頭樂顛顛地用尖辣椒炒了胖頭魚,燙上老酒,爺兒倆要喝上幾杯。小酒一喝,魚把頭的嘴便嘮叨開了,他說的都是新鮮事,南來北往的船,都要在西海頭靠幫,帶過來的都是各地發生的蹊蹺事。邵老五對別的都不感興趣,等到魚把頭說起了在旅順老鐵山下那條水道附近,有一條南方開過來的貨船觸礁擱淺了,那條船上裝載有三千石今年剛打下來的稻谷,再不卸下稻谷,稻谷可能就被海水打濕,整條船也可能毀于風浪時,邵老五腦子里靈光一現。他放下了酒杯,站起身來,把頭大叔,能不能馬上給俺找條小榷子,俺到老鐵山航道上跑一趟。
魚把頭說,咱們爺兒倆好不容易見面,天大的事也要干了這杯酒再說。急什么,哪股火燎到后腚了……
干了酒,魚把頭給邵老五找來一條小風船,邵老五跳上小風船,直掛上風帆,他大聲喊道,邵老五撞到了財神……說罷,他朝著貨船出事的旅順老鐵山駕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