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執著無意義,學會遺忘和放手(4)
- 你所煩惱的事,九成都不會發生
- 美禾
- 2796字
- 2018-04-09 09:53:56
不要總是對現狀不滿意,更不要因此過于沉溺在對過去的追憶中。當你不厭其煩地重復述說往事,述說著過去如何如何時,你可能忽略了今天正在經歷的體驗。把過多的時間放在追憶上,會或多或少地影響你的正常生活。而一旦生活變得郁悶難受的時候,當命運把你推向萬丈深淵和無限的煩惱時,你會渴望去逃避令人難以忍受的現實,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于是,我們開始做白日夢,想到過去某個陽光和煦的沙灘。我們也許會在某種廣告、某種郵卡或某部電影中看到過它,并希望我們能夠身臨其境。或者,我們也許會回憶起一個我們曾經到過的樂土,那時我們比現在年輕,而生活似乎也沒有現在這么復雜。
諸如此類的暫時性逃避,在解除我們的精神緊張方面,也許很有益處。但是,持續不斷地靠懷念過去來逃避現實(逃入往事的回憶之中),卻是一種無益的習慣,其結果往往是使人逃避成熟的思考,而進入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境界。
患了這種“懷舊病”的人,會使自己脫離對他極為重要的生活。這種生活越有不如意之處,他對“過去的大好時光”懷念得越厲害,他對那些日子構想得越虛幻;如果這種習慣變成一種固定的模式,他的思想可能就會常常虛妄不實。
另外,患了這種“懷舊病”的人,會喪失追尋新生活的自信。我們常聽到人們如此哀嘆:要是如何如何就好了!這是一種明顯的懷舊情緒,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會不時地發出這種哀嘆。實際上,這種沉重的情緒是徒勞無益的,它不但不能改變你曾經有過的過去,反而會影響到你現在所做的一切。
每個人都應當謹記:昨天就像使用過的支票,明天則像還沒有發行的債券,只有今天是現金,可以馬上使用。今天是我們輕易就可以擁有的財富,無度的揮霍和無端的錯過,都是一種對生命的浪費。
這世上再也沒有什么能比今天更真實了。即使能回到從前,也會有太多的遺憾,就像一個早已愈合了的傷口,又被我們重新揭起。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那些我們無力填補的空白,都是因為我們當初錯過了“今天”的結果。或許,回不到從前,那聲啼哭才更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或許,回不到從前,那段逝去的童年才會更令人神往;或許,回不到從前,那場沒有結果的初戀才能成為你生命之樹上的永恒花朵;或許,回不到從前,那次沒有任何征兆的錯誤才成為你今天改正的動力……
不要回避今天的真實與瑣碎,走腳下的路,唱心底的歌,把頭頂的陽光編織成五彩的云裳,遮擋風霜雨雪。每一個日子都向人們敞開,讓花朵與微笑回歸你疲憊的心靈,讓歡樂成為今天的中心。如果有荊棘刺破你匆匆的腳步,那也是今天最真實的痛苦。
迎接今天的最佳姿勢就是站立,用你的手拂去昨天的狂熱與沉寂,用你的手推開明天的迷霧與霞輝,用你的手握住今天的沉重與輕松。把迎風而舞的好心情留在今天,把若隱若現的陰影也留給今天。
只有把持今天,才能讓生命感知生活的無限快樂。
生命感悟:
以前的事情或許是美好的,或許是悲哀的,但無論如何你都不能把它們放在心靈的主祭臺上,因為你不可能走進歷史。
【我真的不如人?——最好的年華,就是你終于知道自己有多好】
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條件。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因此,勝利不一定站在智慧的一方,但必須站在自信的一方。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并且深信自己一定能達到夢想,你就能夠步入坦途。
海倫剛出生時是個正常的嬰兒,能看,能聽,也會咿呀學語。可是,一場疾病使她變成了又聾又瞎的小啞巴。那時她才19個月大。
生理的劇變,令小海倫性情大變。稍不順心,她便會亂敲亂打。若試圖去糾正她,小海倫就會在地上打滾,簡直是個十惡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絕望之余,只好將她送至波士頓的一所盲人學校,還特別聘請一位教師照顧她。
所幸的是,小海倫在黑暗中遇到了一位偉大的名師——安妮·沙莉文女士。她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喚起了海倫內在的信心。這使海倫從孤獨的地獄中逃離出來,通過發憤圖強,終將潛在的力量發揮出來,走向了光明。
靠著自信,經過一段艱苦卓絕的奮爭,海倫憑著觸覺學會了與外界的溝通。她學習了指語法、凸字及發聲。1904年,海倫進入馬薩諸塞州拉德克里夫學院學習,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受到大學教育的盲聾啞人,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此外,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和寫稿。她雖然是位盲人,但讀過的書卻比視力正常的人還多,她一共寫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37本書。
海倫于1964年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勛章”,還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倫·凱勒,她憑著那堅強的信念,終于戰勝自己,體現了生命的價值。由此可見,世上只有自立自強的人,才能打開成功的大門。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自信,才陷入平庸之中。
2001年5月20日,美國一位名叫喬治·赫伯特的推銷員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布魯金斯學會得知這一消息,把刻有“最偉大推銷員”的一只金靴子贈予他。這是自1975年以來,該學會的一名學員成功地把一臺微型錄音機賣給尼克松后,又一學員獲得如此殊榮。
布魯金斯學會以培養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銷員著稱于世。它有一個傳統,在每期學員畢業時,設計一道最能體現推銷員能力的實習題,讓學生去完成。克林頓當政期間,他們出了這么一個題目:請把一條三角褲推銷給現任總統。8年間,有無數個學員為此絞盡腦汁,可是,最后都無功而返。克林頓卸任后,布魯金斯學會把題目換成:請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
鑒于前8年的失敗與教訓,許多學員放棄了爭奪金靴子獎。個別學員甚至認為,這道畢業實習題會和克林頓當政期間一樣毫無結果,因為現在的總統什么都不缺少,再說即使缺少,也用不著他們親自購買。
然而,喬治·赫伯特卻做到了,并且沒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記者在采訪他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布什總統在得克薩斯州有一農場,里面長著許多樹。于是我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有一次,我有幸參觀您的農場,發現里面長著許多大樹,有些已經死掉,木質已變得松軟。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但是從您現在的體質來看,這種小斧頭顯然太輕,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鋒利的老斧頭。現在我這兒正好有一把這樣的斧頭,很適合砍伐枯樹。假若你有興趣的話,請按這封信所留的地址,給予回復……最后他就給我匯來了15美元。
喬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魯金斯學會在表彰他的時候說,金靴子獎已空置了26年。26年間,布魯金斯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推銷員,造就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這只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他們,是因為我們一直想尋找這么一個人,這個人不因有人說某一目標不能實現而放棄,不因某件事情難以辦到而失去自信。
一個自信心很強的人,必定是一個敢想、敢于行動的人。他決不會對生活持等待、觀望的消極態度,而喪失各種機遇。他會在行動中、實踐中展示自己的才華。
當然這里說的敢想、敢干,都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主觀主義的空想、蠻干。德國精神學專家林德曼用親身實驗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