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Image-2

牟鐘鑒

20世紀90年代,我與張踐教授用九年時間合寫了一部《中國宗教通史》,約九十余萬言。2000年出版以來,受到社會好評,一版再版,市場需求旺盛不衰。社會宗教事務管理部門把本書作為干部培訓的教材。許多高校采用它為哲學宗教學研究生重要學習參考書。社會各界關心中國宗教文化的人們也有興趣通過閱讀本書了解中國各種宗教發展的梗概。中國宗教學理論開拓者呂大吉先生在為該書寫的序言里指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宗教學體系,必須建立在廣泛的宗教史實基礎之上”,而“想賦予普遍性的宗教理論以中國民族的特色,則只有熟悉并通盤把握中國宗教的歷史”,他認為“本書滿足了中國宗教學科體系建設的需要”,“構建了一個規模宏大、結構嚴整、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中國宗教通史學術體系”。在該書成稿過程中,張踐教授承擔了一半左右的寫作任務,我二人也由此結下深厚友誼。由于該書篇幅較大,廣大讀者尤其是外國讀者需要一本簡明的中國宗教史,因此應出版社的要求,張踐教授在《中國宗教通史》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壓縮和局部調整,遂形成這部《簡明中國宗教史讀本》,我們希望它同樣能夠受到讀者的歡迎。

中國宗教史是中國文化史的有機構成,又是其中一個神奇微妙而又異彩紛呈的領域,它記錄著中國人向往神圣、追求超越、探索奧秘的漫漫長途,天上與人間、出世與入世、高雅與民俗、神秘與科學、幻想與實用、一體與多元,彼此又對立又統一,構成一幅幅生動感人的畫面,它濃縮著社會的苦難,又寄托著人生的希望。中國歷史上的宗教,不免常常被某些社會勢力所利用和扭曲,其主流則能夠啟迪人們的善心、智慧和靈感,充實和引導著社會精神生活,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化。中國的政治史、經濟史、思想史、倫理史、民族史、民俗史、文學藝術史、科學史以及中外交流史,無一不與中國宗教史血肉相連。所以要了解中國人、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就不能不了解中國宗教史。而在這個領域里,中國學人的研究起步很晚,成果不多。民國年間,陳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湯用彤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可以稱為開拓性之作,但都是斷代性質的專史。許地山的《道教史》和傅勤家的《中國道教史》則是中國道教通史的起步之作。王治心的《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具有綜合性,但太過簡略。20世紀80年代末有香港陳佳榮的《中國宗教史》出版,90年代初有王友三主編的《中國宗教史》出版,各有特色和成就,但綜合性與貫通性或有不足。西方宗教學百余年間的發展,依賴世界范圍的宗教史資料(文獻與田野調查)而不斷豐富,卻恰恰缺少中國宗教史資料。其后果有二:一是西方宗教學所總結出來的一般性原理原則,缺乏充分的普遍價值;二是西方學人在涉及中國宗教歷史特點的認識上,存在著模糊和誤解。當代中國宗教學學者有責任用世界比較宗教學的眼光,系統而深入地研究中國自己的宗教史,并從中總結出正確和明晰的理論觀點,為建立中國特色宗教學提供中國宗教經驗。從現實性來說,今日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中國人的信仰盡管發生了巨大變化,卻仍然在心理結構上保留著某些歷史傳統的文化基因,形成穩定的民族特征。研究中國宗教史,準確把握它的歷史特點,對于當代中國社會和人們處理好與宗教的關系,并在今后重建中國人的信仰,無疑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簡明中國宗教史讀本》論述了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的并發生過大范圍影響的各種宗教;敘述了這些宗教發生發展的全過程,以及彼此的關聯和對社會的影響,力求呈現中國宗教史的全貌。它還努力揭示不同歷史時期各種宗教相互關系的整體特征,以便把握中國宗教史的階段性。本書除了一般宗教史都要關照的原始宗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外,還著力開挖了具有國家民族宗教性質的宗法性傳統宗教,即敬天法祖教,視之為中國人的基礎性信仰,并敘述其一貫到底的發展過程,這是前人未做過的工作。本書打破以往不把民間信仰作為宗教的偏見,論述了它的發展演變和歷史地位。本書著重揭示中國宗教的多樣性、人文性,政教關系的政主教輔樣式,及宗教關系的和諧性、包容性,在儒家“和而不同”理念的引導下,各種宗教包括外來宗教都漸行漸近,能夠和平相處,共同導人向善去惡,致力于社會道德教化。雖然也發生過摩擦、沖突,但主流是會通、和睦。佛教的和平傳入傳出及其與儒學、道學的融合,成為世界宗教傳播的典范。本書以儒、佛、道三教關系為中軸展開中國宗教史的畫面,旁及其他宗教,以便體現中國人信仰文化的主體性與開放性和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本書用理性的、客觀的態度對于中國宗教的社會文化功能作多側面的立體化的表述,兼顧其正負兩方面的作用而以其貢獻為主,盡量避免簡單化和片面性。

中國宗教史的客觀內容實在是太豐富多彩了,本書不僅不可能詳盡無遺,也不可能在細節上比各門宗教專史更具體翔實,它的任務是將一部經過加工提煉的簡要而又綜合的中國宗教史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一卷書在手,即可觀覽中國宗教發展概況,了解其整體特色和內外互動的過程。本書在為讀者提供中國宗教的基本知識的同時,也希望構建出中國宗教發展的獨特模式,并提供一些宗教學意義上的理論思考。本書吸收和參考了前人和時賢的大量研究成果,在此深表感謝。中國宗教史研究永遠是進行時,我們愿意隨時聆聽讀者的批評建議,繼續在這一領域探索下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台安县| 班戈县| 东城区| 砚山县| 武清区| 苏州市| 舟山市| 南漳县| 大渡口区| 涿州市| 乌拉特中旗| 汉源县| 吴旗县| 天水市| 寿阳县| 东丽区| 陇南市| 城固县| 即墨市| 安阳县| 青岛市| 黄骅市| 尼勒克县| 郧西县| 黄浦区| 兴海县| 偏关县| 林州市| 曲松县| 榕江县| 秦安县| 丹棱县| 古田县| 时尚| 许昌县| 时尚| 嘉鱼县| 印江| 承德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