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貧困之中。”美國第十八任副總統亨利·威爾遜說,“需求從搖籃時期就開始跟隨著我。我知道在母親沒有面包的時候問她要面包的感覺。我十歲就離開了家,做了十一年學徒,每年有一個月的學習時間,在十一年艱苦工作結束的時候,我得到了一頭牛和六只羊,這些牲畜給我帶來了八十四美元的收益。我沒有把這些錢花在娛樂消遣上,我把每一分錢算到從我出生到現在二十一歲的每一天上。我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工作,每一美元對我來說都很珍貴。”
“很多農民的兒子,”瑟羅·韋德說,“在伐木工作間隔時段發現了提高智力的最好機會,這至少是我個人的經驗。晚上你只需要灌滿水壺還有不讓火爐熄滅,因為木材已經在天黑之前就已經砍好了。陽光灑在門前,我們常常會躺在樹下,把身體扭得跟蛇一樣。我度過了很多愉快的閱讀之夜。我記得期間我讀到一本關于法國大革命的書,從中更清楚地了解了其中的事件和恐怖,還有這場國家慘劇中的人物。我還記得我長途跋涉三十多千米從凱斯先生那里借到書的時候是多么高興。”
“那個小伙子遲早會打敗我們。”這是一個商人曾經對“百貨商店之父”約翰·沃納梅克的預言。這個預言對推著一手推車的衣服走在費城路上開創事業的年輕人來說真是不得了。這個年輕人有一種不屈不撓的征服者氣度,幾乎沒人能控制住他。格蘭特將軍對喬治·W.柴爾斯說:“沃納梅克先生能控制一支軍隊。”他的活力、手段、勤懇、經濟頭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吸引了哈里森總統,將他任命為郵政大臣。
W.O.斯圖達德在他的《實業家》里說到一個關于利蘭·斯坦福的故事。利蘭·斯坦福,十八歲的時候,父親買了一塊兒林地,不過沒辦法按他所想把林地清理干凈。他跟利蘭說,只要他能把樹木都清空,他可以用那些木材做他想做的事。有個新集市專門買賣原木,利蘭就拿了他積攢的錢請了幾個伐木工人來幫他,然后賣了兩千根原木給莫霍克和哈德遜河流鐵路,掙得凈利潤兩千六百美元。然后,他用這筆錢開始學習法律,并一步步走向成功。
據說本杰明·富蘭克林對每一個年輕人都充滿憧憬。他離開學校的時候只有十二歲。開始的時候除了讀書他基本什么都不做。然而,他很快發現,讀書本身不能讓他成為有教養的人,所以他馬上將這發現付諸行動。在學校的時候,數學是他最頭痛的一門課程,所以他離開學校的時候對數學幾乎一竅不通。他十四歲的時候開始第三次鉆研柯克爾的數學書。雖然它在學校里讓人迷惑,可是再次研究時卻讓他意外感到輕松愉快。之后,他又讀了一本關于航海的書。這本書涉及了幾何學的基礎,讓富蘭克林嘗到了“數學無盡的魅力”。最終,他選擇了寫作這條路,并且他超越了同時代的多數人。
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亨利·克萊是一個寡婦的七個孩子之一。他母親很窮,只能送他到鄉村學校里去讀書。他用所有空余時間來學習,即使沒有老師。之后,他成了自學成才的人里的佼佼者。
最成功的人,是能戰勝困難、不利條件和挫折的人。
3.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你就會看到脫胎換骨的自己
在美國紐約州有座村莊。一天,有個木匠來到一個鐵鋪,對鐵匠說:“幫我打一柄最好的錘子,做出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那種。”“我做的每一柄錘子都是最好的,我保證。”鐵匠戴維·默多自豪地說,“但價錢會很高,你愿意掏嗎?”“愿意。”木匠說,“我需要一柄好錘子。”
取貨時,鐵匠默多交給木匠的確實是一柄很好的錘子。這位木匠做木工已有十多年了,用過不少錘子,但要數這把最好!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錘子的柄孔比一般的要深,柄可以深深地嵌入其中。這樣,使用時錘頭就不會輕易脫柄了。木匠對這把錘子相當滿意。
回到工地后,他到處向同伴們炫耀他的新工具。第二天,和他一起做工的木匠都跑到鐵鋪,每個人都要求定做一把一模一樣的錘子。這些錘子很快被工頭看見了,于是,工頭也來鐵鋪,要給自己定做兩把,而且要求要比前面定做的錘子都好。
“這我可做不到。”默多說,“我打制每個錘子的時候,都是盡可能把它做得最好,我不會在意誰是主顧。”
后來,有家五金鋪的老板聽說了這件事,便到默多這里定做了兩打錘子。很快,紐約城里的一個商人在經過這座村莊時,看到默多為五金鋪老板打制的錘子,便強行地把它們全部買走了,還另外給默多留下了一張長期訂單。
在工作過程中,默多總是想方設法地改進鐵錘的每一個細節,從不因為手里握著的只是一柄鐵錘而疏忽大意。盡管這些錘子在交貨時并沒有什么合格證或質檢標簽,但人們只要在錘子上見到“默多”這兩個字,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它。
于是,在這個很不起眼的鄉村小鎮里誕生的小鐵錘,慢慢地成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名牌產品,而默多也憑借這些鐵錘成了一名富翁。
每一把默多鐵錘都是最好的,所以默多鐵錘暢銷全世界,默多總是專注于把每一柄鐵錘做到最好,所以默多成為了富翁,還受到世人尊敬。
“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帕頓說,“其實我已經講了成千上萬個故事了。把故事里的‘錘子’去掉,代入‘膠水’,這就成為了皮特·庫珀的故事了。通過代入其他不同的詞語,你可以講述每一個能夠輝煌三十年的偉大商人致富的故事。”
“我們沒有秘密。”威爾士鋼鐵廠的丹尼爾·J.莫里爾經理說。這個鋼鐵廠在職員工有七千人。“我們一直致力于不斷超越上一批貨。這就是我們的全部秘密,我們也不在乎誰知道了這個秘密。”
“我從不在意我能造多便宜的機器,我只在意我能造多好的機器。”已故的約翰·C.威廷曾對一個抱怨一款棉花機器價格昂貴的人這樣說。諾斯布里奇對其產品質量的絕對自信,讓人們相信“威廷制造”。所以,全心全意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吧,你會得到莫大的回報。
“做事精確的小伙子總是討人喜歡的。”塔特爾總統說道。如果一個木工一定要站在短工的身邊來監工,或一個收銀員非要仔細檢查記賬員本子上的每一欄,那比起自己親自去做還累,還不如自己來做。
“吉拉德先生,你能幫幫我,給我點工作做嗎?”約翰·史密斯問道,他之前曾為吉拉德這個大銀行家工作過,并且他的工作情況也曾受到關注。“幫幫你?找工作?你想要工作?”“是的,先生。我已經很久沒工作了。”
“那好吧,我給你一些工作吧。你看到那邊的石頭了嗎?”
“是的,先生,我看到了。”
“很好,你去把那些石頭搬來放在這里,聽得懂嗎?”
“聽懂了,先生。”
“你干完的時候,來我的銀行找我。”
史密斯很快完成了他的工作,向吉拉德先生報告,并且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工作。
“啊,你想要更多工作?很好,你把那些石頭搬回原來的地方吧。聽得懂嗎?搬回到原來的地方。”
“聽懂了,先生。”史密斯再次完成了工作,等著吉拉德先生給他酬勞。
“啊,工作都完成了?”
“是的,都完成了,先生。”
“很好,我該付你多少錢呢?”
“一美元,先生。”
“你很誠實,你沒有想著從中額外得利。好了,這是你的錢。”
“還有其他我能為您效勞的嗎?”
但當第四次被要求“把石頭搬回去”后,史密斯如約而至,吉拉德誠摯地對他說:“史密斯先生,你將成為我們的一份子。你工作投入,又努力,從不置疑,不搗亂。”
幾年以后,史密斯先生成為費城最富有和最受人尊敬的商人之一。
做事一定要做完,絕不能半途而廢。完完全全地做完一件事的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大自然完完整整地完成每一片小樹葉的創造,細致到每一根葉柄、每一寸邊緣和每一絲葉莖,那么的準確和完美,好像每片葉子都是唯一的。就連開在人眼無法看到的山巔之花,大自然也將它們創造得那么完美,那些花兒的姿態、外形,呈現出無瑕的美麗,好像是種在女王的后花園,專為達官顯貴所欣賞而創造的一般。“精誠至善,有始有終”,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把它當作自己一生的座右銘。
“您是如何在您的職業里取得這么卓越的成就的?”曾有人問英國著名畫家喬舒亞·雷諾茲。
“遵循一個規則就行了,那就是,把每張畫都畫到最好。”他這樣回答。
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是振奮人心的。沒有什么時候是比你在學著變成一個精致的人的時候更能使你進步的了。你為此付出的努力會帶給你巨大的力量。亞瑟·赫爾普斯曾說:“除了謙遜這個品質之外,我不知道在世界上還有什么是比做事精益求精更加珍貴的東西了,而且這個品質是可以被教導而后天養成的。如果把世界上粗獷的語言放在天平一端,而把精致的語言放在另外一端,那么與后者相比,前者就如同煙塵般無足輕重。”
許多年輕人帶著一種倦怠的、三心二意的態度開始工作,潦草度日。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們既不能激發出上司對他們的欣賞,也不能使上司對他們產生信心,并且切斷了通往成功的每一個機會。做事拖拖拉拉、敷衍馬虎永遠不能使人進步,更不會使人成功。他們沒有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務,相反的,他們只是淺嘗輒止,就像他們的人生信條所說的,做最少的工作,過最安逸的生活。查爾斯一世的偉大內政長官——斯特拉福特的信條卻只有一個詞:“全力以赴”。還有人曾評論希西家王:“他做每一件事,從一開始,就全心全意地去做,所以他成功了。”
一個刻石匠正在耐心地雕刻著一塊石頭,他用盡他所有的技能雕刻出一小片蕨草。經過不斷的雕刻,他的師父終于稱贊他“干得不錯”。他師父拿走了成品,又給了他一大塊石頭繼續雕刻。他還是那么認真,從太陽初升工作到日落西山,此間他只知道他在掙一口飯吃。接著他繼續在這塊石頭上投入他所有的技能。他一直不知道他雕刻著那些石頭的用處,直到有一天,他走在街邊,抬頭看到藝術館內排列在前方的石頭,正是他之前雕刻的。他也不知道這些石頭是做給誰的,但是建筑師們知道。當他看到他的作品成為整條大街中最美的一景時,他說道:“我很慶幸我做好了。”之后的每一天他經過那里,都會快樂地對自己說:“我做得很好。”他沒有畫設計圖,也沒有設計建造那個建筑物,并且他對自己作品的用處一無所知。但是在切割這些石頭時,每一刀他都無比用心。而且,當他看到他的作品是一個宏偉建筑的一部分時,他由衷地感到快樂。
沒有完成的工作不能被稱為是工作,它只是一個難看的補綴。我們經常在孩子身上看到這種“半途而廢”的缺陷,隨著年齡的增長,缺陷也不斷變大。家里到處都是只完成了一半的東西。孩童時,經常會對一件事情的開端很有熱情,可過了一會兒就會感到厭倦,比如說,一個男孩,在早上充滿熱情地開始在花園里挖坑,但是,幾分鐘之后,他的熱情就蒸發了。接著他就想去釣魚。一會兒他就感到釣魚很厭煩,就想著要不做艘小船。而當他剛準備好鋸子、小刀和幾片木板,他就又決定要踢球去了。當然,踢球這個活動也不會持續長久,終會轉而讓位給其他事情。
“我曾嘗試做過的每一件事,”狄更斯說,“我都全心全意地想把它做好。我要做什么,就要投入全身心去做。”
一個剛從耶路撒冷回來的旅行者,在與洪堡特的談話中發現,洪堡特熟悉耶路撒冷的每一條街道和每一座房子,熟悉得就像熟悉他自己一樣。旅行者問他距上一次訪問耶路撒冷過了多久,這個年老的哲學家回答說:“我從未去過那兒,只是我六十年前就想去那兒了,并且隨時準備了解它的一切。”
帕斯卡,近代最偉大的數學天才,他在十六歲時寫出了一篇論文,笛卡爾拒絕相信人在十六歲之際能夠寫出關于圓錐截面的論文,這篇論文被認為完善了法語這一門語言,就如路德通過寫作完善了德語一般。他為了寫好論文,花了二十天時間,前前后后修改了十三次。
塔斯馬尼亞號船失事那晚,船長曾命令船走北偏西六十五度方向的航道。他已經把漩渦和水流的因素考慮進去了。但是船上的二副忽視了漩渦和水流,命令舵手船走北偏西五十七度的方向。船走偏了,但是由于差異過小,船長完全沒有注意到。就這樣,塔斯馬尼亞號船沉沒了。
約翰遜于1918年出生在阿肯色州一個貧寒的家庭。他曾在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勤奮讀書,雖然從來沒有畢業,但從那時開始他獲得了16個名譽學位。約翰遜開始踏入商界是在芝加哥由黑人經營的優異人壽保險公司當雜役,現在,主管著好幾個龐大的公司。1942年,約翰遜以他母親的家具作抵押得到500美元貸款,獨自開辦了一家出版公司。現在,這個出版公司已經成為美國第二個最大的黑人企業。它起初出版了《黑人文摘》,又出版了《黑檀》《滔滔不絕》《黑人明星》《少年黑檀》等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