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世界如此浮躁,我們需要“靜”(1)
- 靜心:修一下疲憊的心
- 麥冬
- 5008字
- 2018-04-03 11:11:14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有時會有一股力量使我們茫然不安,讓我們無法寧靜,這股力量叫“浮躁”。
因為浮躁,我們的心處于一種喧囂燥熱的狀態,對自己的現狀極其不滿,總覺得這樣還不夠,大家都在爭先恐后……面對這浮躁的世界,內心的寧靜成了奢侈品。
想要做到“靜下來”,我們首先要從根本上認識“浮躁”的危害,剖析它的成因,把“浮躁”的病毒清除出我們的內心,還自己一片寧靜的天空。
【浮躁的年代,給你的內心松綁】
“浮躁”在字典里解釋為“急躁,不沉穩”,這個字眼,現在越發流行。
很多人都在說:這是個浮躁的年代,大家都在浮躁地活著。說世界浮躁的人自己也浮躁著,說自己浮躁的人好像也并不打算做些改變,因為讓浮躁存在的理由遍地都是,而寧靜卻找不到滋生的土壤——“浮躁的你,浮躁的我,干著不同的浮躁的事情!”
中國正處在一個經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人們產生浮躁心理是難免的。但是,這不得不讓人加以重視,不由得發問:引起浮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浮躁的時代,“靜”是最大的“奢侈品”
越來越擁擠的城市空間,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步伐,越來越亢奮的生存環境,這些都讓人無所適從。還未完全從農耕文化中脫離出來的中國人,突然要面對開放語境下的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以及全球經濟化帶來的洶涌沖擊。這種沖擊帶來了驚喜,也帶來了迷失與迷茫……
似乎,每個人都在談論著什么,卻又說不出個因為所以來;似乎,每個人都在努力地生活、工作,卻又看不到付出收獲后的喜悅。
街上的行人永遠臉色嚴肅、神情漠然;馬路上,人們可以為了一點小事就爭吵起來;公交車上,人們可以為了一下小小的碰撞就對罵起來。汽車在為快一分鐘而搶道,人在為一點小事而爭強……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個浮躁的時代,還有幾人能真正靜下心來去靜靜地讀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還有幾人能靜下心來與愛人一起靜靜地聽一曲肖邦的小夜曲?還有幾人在為一句山盟海誓的愛情誓言而苦苦等待?還有幾人會停下來靜靜欣賞一下路邊新開的小花、新種的小樹?悠閑、自在、寧靜,都在破碎的時光里一一與我們擦肩而過。
社會在進步、人類在發展、生活在提高、環境在改善,然而,浮躁也在蔓延……蔓延的浮躁,讓人幾多擔心幾多憂。而“靜心讀書”、“靜心學習”、“靜心工作”成了我們這個浮躁時代最大的奢侈品。
心理測試:你有浮躁心理嗎?
1.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容易發急。
2.你經常心神不定、煩躁不安。
3.你有盲從心理,做事就憑頭腦發熱。
4.你見異思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持之以恒。
5.你脾氣大,整天無所事事,喜歡投機取巧。
6.你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常常換工作。
7.你把愛情看成游戲,只有空虛、無聊的人才會尋找愛情。
8.你在求職時,總想進大的企事業單位,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結果常常碰壁。
9.總喜歡結識一些比自己優秀的人,對不如自己的人置之不理。
測試結果:
如果上面9個問題中至少有6個回答“是”,那么你就存在浮躁心理。
2.浮躁是一種毒藥——從浮躁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浮躁是一種不理智的情緒,一種不健康的心態,一種不好的精神狀態。
當浮躁占據你的思想,它就像被你趕走的臭蒼蠅,剛揮手甩到一邊去,過了一會兒,它又非常討厭地嗡嗡地飛了回來。于是,你更生氣了,靜不下來,不停地驅趕它,可是總不能一下子把它打死,它跟你玩起了捉迷藏。被這種浮躁狀態主導,眼前的利益被放大,短期的所謂成功被追趕。如此,你變得無所適從、偏激、迷茫,被生活的急流所挾裹,逐漸失去奮斗前進的正確方向,與成功無緣,又因一無所獲而使內心變得更為焦躁不安,甚至誤入歧途,最終損人害己。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先來看看浮躁的危害性總結。
第一,浮躁讓你不自信。
浮躁,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現。“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正是對自信者與不自信者的生動寫照。正因為不自信,你才會盲目,才會心情郁悶。
第二,浮躁讓你遠離和諧。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風景如畫。人生碰到最多的問題是“把事情做到何種程度”,也就是把握分寸、拿捏舍得的問題。慢了,錯失良機;快了,欲速不達。輕了,力度不夠;重了,過猶不及。浮躁的人身心不和諧,與他人、社會、自然的關系更不和諧,他們在自己生命的圖畫中,總是處處留下敗筆。
第三,浮躁阻礙你的自由。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權力,但真正的自由屬于擺脫了名利束縛的智者。人人喜愛清澈、厭惡污濁,因為污濁的必然浮躁,浮躁的又往往污濁。污濁的人生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貪婪和奢欲是浮躁者的枷鎖,他們在自己精心做成的牢籠中苦苦掙扎,在掙扎中繼續修造牢籠,并且越枷越緊,心靈的盔甲和石頭越積越厚。在煩惱、緊張、壓力的束縛之下,哪里還有身心的自由。
第四,浮躁讓你得不到真心。
人的內心世界好比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充滿愛意,則如星光燦爛,彩云繚繞;充滿怨恨,則如狂風暴雨,驚雷陣陣。浮躁的人眼中滿是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極難自省,總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聞過即怒。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世上一切寶貴之物,總是要走完生長的全過程才能慢慢成熟。浮躁的人急于吞食,吃到的往往是半生不熟的果實。
第五,浮躁讓你總是處于下風。
中國有句老話:“服人者,以德服為上,才服為中,力服為下。”浮躁的人往往反其道而行,卻盼望名利雙收。他們不懂居靜守柔,總是怒氣沖沖,以高調的聲音、扭曲的表情甚至暴烈的拳腳解決問題。培根有句話很尖刻:“怒氣確是一種低賤的品質。”以躁求勝的結果,是將自己的弱點暴露無遺。遇上高明的對手,你攻他閃,你進他退,你追他跑,當你上氣不接下氣之時,對方一招便能制你要穴。“靜勝躁,寒勝熱”,“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輕率浮躁,妄動妄為,最終必然失去生命的根本和主宰。浮躁者不僅事業難以成功,人生更難成功,還很可能自取滅亡。因為浮躁者把自己生命的時針提前撥到了中午12點,當然馬上就要面臨下午與晚上了。
第六,浮躁讓你不快樂。
真正的快樂來源于心靈,它從生命的本性流淌而出,是有著人生信仰的人自在安寧的情感狀態。俄國詩人涅克拉索夫在其長詩《在俄羅斯誰能快樂而自由》中,找遍俄國,最終找到的快樂人物竟是枕鋤瞌睡的農夫。智慧并快樂著的人們,目光所及是風景,耳朵所至為音樂,思緒所在是美不勝收的大自然,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他都會將之視若春與夏、風和雨的交替,恬然對待。浮躁的人永遠不會在一個靜處細細品嘗人生的清茶,他們總是患得患失、惶惶不安,他們的生活總是失望伴隨、快樂遠離。
總而言之,浮躁就像一種毒藥,而且是一種慢性毒藥,它無聲無息地侵入到人的五臟六腑,一點點瓦解人的意志力,殺人于無形。所以,我們應該在浮躁的環境中與浮躁做斗爭,時不時從浮躁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超越自我,以坦然的心態面對人生得失,還生命以原汁原味。只有遠離喧囂,生命才會輕松愉悅!
3.靜是成功的真正法門——有一種成功叫“不浮躁”
法國人可以花300年修建一座宮殿,德國人可以花10年設計一套生產線,美國人可以花7年拍攝一部史詩級的電影……我們可以稱其為不浮躁的民族、不浮躁的國家。
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用了27年,歌德完成《浮士德》用了60年,馬克思寫《資本論》則窮其一生……我們可以稱之為不浮躁的人。
無論是一個人、一個集體,還是一個國家,只有不浮躁,才能走得更遠。
不急不躁,也許看似要比浮躁之人付出更多時間,但其收獲的也遠超浮躁之人。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就是該道理的闡釋。
人活于世,要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賈平凹說:“只有學會拒絕才不會步入歧途。”同理,只有學會靜下來,學會不浮躁,才是成功的關鍵。
(1)不浮躁,工作才快樂。
工作在我們的一生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們的生活來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對工作的認識和態度,決定了人生是否幸福快樂!
社會上對工作的認識有三種:“副業”、“職業”、“事業”。三種不同的認識也折射出了三種不同工作態度的人。把工作當“職業”的人覺得工作崗位就像“籠子”,既艱苦又無自由;把工作當“副業”的人,認為“有碗飯吃就行”,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把工作作為生命里的“事業”的人,將工作與快樂合而為一,既不因辛苦而抱怨,也不因困難而退縮。
事實證明,只有享受工作才是正確之舉。
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一個人慢慢被時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學習熱情的下降,工作激情的減退。”
工作是實現成功的途徑,但更應該是享受人生的手段。對于享受工作,也許一些人會嗤之以鼻,因為他們只是把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生存方式。在他們眼里,工作只是負擔、壓力、疲憊,沒有快樂可言。
林肯說:“一些事情人們之所以不去做,只是認為不可能。而許多不可能,只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享受工作也是如此,它的不可能只是一種想象,實際上,你完全可以做到。
小周是傳媒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當初到廣告公司應聘的時候,她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牛仔褲,一件純白的棉襯衫,一張不施粉黛的臉,看上去只有十八九歲的樣子。她的裝扮給上司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連最起碼的著裝還沒學會就來應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還被公司留下了。
先入為主的成見注定了她和上司無法和諧相處,但是小周每天依然像快樂的小鳥一樣來上班。上司并沒有給她多少事情,她卻很少讓自己閑下來,把辦公室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不說,還常跑到別的科室幫別的同事打水掃地。
就這樣,小周處理著一些沒有多大意義的瑣碎事情。有幾次,她實在沒什么事情做了,就小心地問上司有什么需要她做的。其實,事情有很多,上司手頭需要整理的材料有一大堆,可她不放心交給小周,于是便敷衍道:“急什么,總會有你做的事。不過,那些打水掃地的活兒,你也不必去做。公司里有勤雜工,你來這兒不會就為了做這些吧。”小周的臉紅了,急忙低下頭。
在此之后的一天早晨,小周在上司的辦公桌上放了一張簡陋的廣告創意,可是,上司只拿起來瞄了一眼,便隨手把那張紙丟到了腳邊的垃圾筒里。小周眼里是滿滿的失望。“是你做的嗎?”上司問。“是的,我做得不好,請您多指點。”“嗯,下次吧。”
第二天,一張同樣大小的紙又放在了上司的辦公桌上,這一次比上次略微好些,但離上司的要求還相差甚遠。上司再一次把它丟進了垃圾筒,小周還是什么也沒說,轉身退出了辦公室。
接下來的幾天,小周每天上班都會把自己設計的廣告創意放在上司的桌上,每一次都會比之前有一點小小的改進,但總體水平并沒有多大的起色。終于有一天,上司開口了:“其實,你也許沒有發現,你并不適合做廣告這一行。因為你的創意沒有一絲新意,干這一行沒有創意是很可怕的。”小周的眼淚在眼里轉了好久,最終還是掉了下來:“謝謝您的指點,我知道了。但我也想對您說,不管我做得多差,每一次都是我努力的結果,而且我堅信,我能做得更好。這些雖然被您隨意地扔進了垃圾筒,而對于我卻是成長的經歷,我會珍惜它們。”她從背后拿出那些曾經被上司隨便丟進垃圾筒的廣告創意。
此后,小周再沒有將自己設計的作品放到上司的桌上,在公司里也沉默了許多。更多的時候,她只緊抿著嘴唇專心地做事,干好自己分內的事后,便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看書學習。
有一次,老總派小周的上司去談一筆很大的廣告業務,本來已經成功了,卻在簽約的前一天出了問題。對方忽然打電話來說有另外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更適合他們,所以只好遺憾地終止合作。上司一聽就火了,在電話里很不客氣地駁斥對方不守信用。小周一直待在她的旁邊,小心地問真的無法挽回了嗎?上司用一種從未有過的失敗感說:“沒用了,人家明天就簽約了。”“可是還沒有到明天,說不定還有轉機呢!”小周說。
第二天,小周沒有像往常一樣出現在辦公室。快要下班時,老總滿面喜色地走了進來,身后的小周也滿面春風。老總大聲說:“向大家宣布一個好消息,小周為我們公司立下了一個大功。你們可能都沒想到,她居然用自己的作品說服了我們的客戶,為我們拉了一筆大業務。今天中午,我們要為她慶賀一下,做事情要的就是這種精神!”上司的臉紅了。
此后,小周接二連三地拿出好創意,很快就吸引了老總的注意,而排斥她的上司最終只得讓賢辭職。
小周是不浮躁的典型例子,她沒有因為上司的冷落而忘了自己的職責,而是努力上進、學習、進修,最終,付出得到了回報。
所以,在工作中,一個人不浮躁,才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當然,任何一種工作都不會像你所想的那樣完美,總免不了有一些瑕疵。但是,工作可以枯燥,你不能浮躁。你一旦選擇了所從事的工作,就要用心去對待。只有對工作投入和傾心,你才能從中尋找到樂趣和享受,掌握自己人生的纖繩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