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xiàn)在努力的自己
- 羅金
- 2968字
- 2018-11-08 15:01:23
2.壓力和動力,只有一字之差
當我們看到別人生活愜意、舒適的時候,常常會羨慕不已,心里會想:人家怎么沒有壓力,看上去真是輕松呀!可是當我們和周圍的朋友聊起來的時候,別人反而覺得我們沒有壓力。其實,這只是一種“當局者清,旁觀者迷”的心態(tài)在作祟,這種心態(tài)讓我們感覺生活是別處的好,幸福是別人的事。
實際上,生活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除了不諳世事的小孩子,每個成年人都要經(jīng)受風吹雨打、烈日暴曬。諸如此類的壓力,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只是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罷了。比如,工人面對下崗時有壓力,基層干部想要晉升有壓力,項目經(jīng)理業(yè)績平平時有壓力,學生有升學的壓力,畢業(yè)生有擇業(yè)的壓力……可以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壓力,每種角色有每種角色的壓力。
既然壓力無人不有、無處不在,那么我們也就沒必要去羨慕別人,因為那只是霧里看花罷了。要想真的讓自己活得輕松快樂,我們就得培養(yǎng)自己一種善于排解壓力、冷靜對待壓力的心態(tài)。就像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伯爾曾經(jīng)說過的:“壓力猶如一把尖刀。它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可以把我們割傷。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還是刀柄。”
這也就是說,在覺得壓力讓我們喘不過來氣的時候,并不一定是壓力本身的問題,而在于我們自身。就像握住了刀刃一樣,感到痛苦卻不知原因何在,只能一味承受,但若是你了解了壓力的本來面目,就能找到將它轉(zhuǎn)換為動力的辦法。
毛毛大學剛畢業(yè),便和戀愛多年的男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他們便有了自己的寶寶。這樣一來,從小沒吃過多少苦的毛毛有點疲累交加,痛苦不堪了。她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要照顧孩子,一方面還要應(yīng)付不太熟悉的婆婆。一時間,毛毛感到壓力空前的大,她有些難以承受了。
周末的一天,她回到娘家,跟父親訴起苦來。父親什么也沒說,帶著她徑直來到廚房,然后拿出三口鍋,分別放上胡蘿卜、雞蛋和咖啡豆,然后點燃爐灶給三口鍋加溫。毛毛一直不明白父親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就只好靜靜地觀看著。水開之后,父親讓毛毛看這三種食物。毛毛發(fā)現(xiàn),胡蘿卜已經(jīng)軟了,雞蛋已經(jīng)煮熟了,咖啡也已經(jīng)煮得很香。
毛毛不明就里,只聽父親解釋道:“同樣的時間,同樣溫度的水,但是對這三種不同的東西來講,它們的反應(yīng)卻不盡相同。胡蘿卜本來是硬的東西,但煮熟后變得軟了;雞蛋的內(nèi)部本來是液體,但煮熟后變得有了韌性;咖啡豆的本事最大了,它不但沒有因為水而改變自己的味道,反而更加香醇了,而且它還改變了整鍋水的顏色。”
毛毛聽懂了父親話語里的意思,她明白了壓力往往不請自來,面對它們的時候,如果自己能夠像咖啡豆一樣,將壓力轉(zhuǎn)化成動力,或許周圍的一切也就跟著改變了。
沒錯,這個小小的故事向我們啟示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面對壓力,樂觀的人善于將其變?yōu)閯恿Γ^的人則會任由壓力改變自己。
既然壓力不可避免,那么我們何不學一學咖啡豆的精神呢?讓自己享受這份壓力,在壓力中歷練自己,讓自己越發(fā)變得成熟而有魅力。
一位管理人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像動物一樣在大草原上獵食,有時豐收,有時失敗;有時自己跌倒,有時看到別人跌倒,但是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這個人多快才能站起來。”所以說,我們只有讓自己盡快從壓力中解脫出來,才能擺脫苦悶;我們也只有具備了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適應(yīng)時代的變遷,走出屬于自己的優(yōu)雅的步伐。
就算壓力像空氣一般充斥在我們周圍,我們也應(yīng)該想辦法呼吸。壓力無處不在,這已經(jīng)是一種無可改變的現(xiàn)實,抱怨也好,墮落也罷,都只是在強壓之下扭曲的表現(xiàn)。改變不了現(xiàn)狀,就想辦法利用壓力。就像能量可以轉(zhuǎn)化一樣,壓力也能轉(zhuǎn)化成動力,只要你將它看作自己的推動力,那么你就能夠得到成功的原動力。
一艘貨輪卸貨后在返航的時候,突然遭遇巨大風暴,大家都驚慌失措了。
就在這個危急時刻,老船長果斷下令:“打開所有貨艙,立刻往里面灌水。”往貨艙里灌水?水手們驚呆了,這個時候本來就危險,怎么還能往里面灌水呢?險上加險,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不是自找死路嗎?
此時,老船長鎮(zhèn)定地解釋道:“大家見過根深干粗的樹被暴風刮倒過嗎?被刮倒的是沒有根基的小樹。”水手們半信半疑地照著做了。雖然暴風巨浪依舊那么猛烈,但隨著貨艙里的水越來越高,貨輪漸漸地平穩(wěn),不再害怕風暴的襲擊了。
大家都松了一口氣,紛紛請教船長是怎么回事。船長微笑著回答道:“一只空木桶很容易被風打翻,而如果裝滿了水,風是吹不倒的。一樣的道理,空船是最危險的,給艙里加點水,讓船負重才是最安全的。”
“空船是最危險的,給艙里加點水,讓船負重才是最安全的。”其實,人心何嘗不是呢?心頭放著一定的壓力,才能砥礪出堅穩(wěn)的腳步。如果像一艘空船一樣完全沒有負擔,那么一場人生的風雨就能將之徹底打倒。在生活中,在這個四周充滿競爭的社會里,誰要是拒絕壓力,誰就注定無法生存。
有一位哲人說過:“人要想有所作為,要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須去面對一些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得像古羅馬的角斗士一樣去勇敢地面對它,戰(zhàn)勝它,這就是你必須走的第一步。”
美國麻省的艾摩斯特學院曾經(jīng)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實驗人員用很多鐵圈把一個小南瓜整個箍住,然后觀察當南瓜逐漸長大時,能夠承受鐵圈多大的壓力。最初他們估計南瓜最大能夠承受大約500磅的壓力。在實驗的第一個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壓力;實驗到第二個月時,這個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壓力;當它承受到2000磅壓力時,研究人員必須把鐵圈捆得更牢,以免南瓜把鐵圈撐開。最后當整個南瓜承受了超過變5000磅的壓力時,瓜皮才產(chǎn)生破裂。
在實驗的最后,實驗人員把這個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試著一刀剖下去,看質(zhì)地有什么不同。當別的南瓜都隨著手起刀落噗噗地被切開的時候,這個南瓜卻把刀彈開了,把斧子也彈開了,最后這個南瓜是用電鋸鋸開的:它果肉的強度已經(jīng)相當于一株成年的樹干!因為在試圖突破鐵圈包圍的過程中,這個南瓜正在全方位地伸展,吸收充分的養(yǎng)分,最終果肉變成了堅韌牢固的層層纖維。
假如南瓜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那么我們?nèi)祟愑帜軌虺惺芏嗌賶毫δ兀磕瞎系膶嶒灨嬖V我們,大多數(shù)人能夠承受的壓力往往超過自己的預想。這說明,只要我們積極應(yīng)對,人的承受力將會是無限的。所以,人如果能夠用積極的態(tài)度和行動去應(yīng)對壓力,就能將壓力化為成長的張力。
永遠恐懼壓力,你就永遠被它壓制,若是試著一點點地接受壓力,那么你就如同這個南瓜一樣,隨著歲月的流逝會成長得無堅不摧。的確,壓力在很多時候能激發(fā)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把人的潛能發(fā)揮到極點。在火災(zāi)中,一個姑娘竟然能夠把一架需要五六個男人才能搬動的鋼琴搬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在緊急關(guān)頭為了救出壓在汽車下的父親,硬是一個人掀翻了一輛汽車!種種事例,充分說明了在壓力面前,一個人的潛能有多么巨大。
因此,壓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關(guān)鍵是我們?nèi)绾慰创T趬毫γ媲埃绻覀兡苡赂业厝ッ鎸Γ⒛馨褖毫鲃恿Γ趬毫Φ牟粩啾薏呦拢粩嗲斑M,那么壓力就成了成功的催化劑。我們要想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取勝,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精益求精,就必須學會與壓力共存,化壓力為前進的動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需要好好感激壓力。只要是自己能夠承受的壓力,那么就不妨在一段時間內(nèi),讓壓力來得更加猛烈些吧!像鐵圈下的南瓜一樣承受壓力,敢于負重,勇于負重,善于負重,我們會因這近乎殘酷的負重洗禮而變得更加強大,實現(xiàn)從焦慮到安然、從平庸到成功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