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生命禁地——陰影環繞的恐怖地帶(1)

地球,一個神奇而美麗的星球。在這片得天獨厚的樂土上,萬物得以繁衍生息。然而陽光背后總有陰影,樂土之上也有“失樂之地”。比如那片被世人稱作“生命禁地”的恐怖地帶,別說是走進去,就是稍微靠近它都會一命嗚呼……

那些生命禁地在人們心中真的是恐怖、神秘的“人間煉獄”。即便是提起它,人們的臉上依然可見驚恐的神色。雖然在現有的科技水平下,人們還無法破解其中的奧秘,但終有一天,我們能夠走出這道“地獄之門”的夢魘。

1.巴羅莫角為何被稱為吞噬生命的“死亡之角”?

巴羅莫角在加拿大北部的北極圈內,這個錐形半島連著帕爾斯奇湖岸,被人們稱為“死亡角”,距“上帝的圣潭”僅40公里,該島的錐型底部連接著湖岸大約有3公里長。

這里人跡罕至,直到20世紀初,因紐特人亞科遜父子前往帕爾斯奇湖西北部捕捉北極熊。當時那里已經天寒地凍,小亞科遜首先看見了巴羅莫角,又看見一頭北極熊笨拙地從冰上爬到島上,小亞科遜高興極了,搶先向小島跑去,父親見兒子跑了,也緊緊跟在后面向小島跑去。哪知小亞科遜剛一上島便大聲叫喊,叫父親不要上島。亞科遜感到很納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但他從兒子的語氣中聽到了恐懼和危險。他以為島上有兇猛的野獸或者土著居民,所以不敢貿然上島。他等了許久,仍不見兒子出來,便跑回去求救,一會兒就找來了6個身強力壯的中青年人,除了一個叫巴羅莫的沒有上島外,其余人全部上島去尋找小亞科遜了,但令人扼腕的是,上島找人的人從此消失了。

巴羅莫獨自一人回去了,他遭到了包括死者家屬在內的所有人的指責和唾罵。從此人們將這個死亡之角稱為了“巴羅莫角”,再也沒有誰敢去那座島上了。

幾十年過去了,在1934年7月的一天,有幾個手拿槍支的法裔加拿大人立志要勇闖奪命島。他們又一次登上了巴羅莫角準備探尋個究竟,他們在因鈕特人們的注目下上了島,隨著幾聲慘叫,這幾個法裔加拿大人像變戲法似的從人間蒸發掉了。

這一場悲劇引起了帕爾斯奇湖地區土著移民的極度恐慌,有些人干脆遷往他鄉,沒有搬走的居民發現只要不進入巴羅莫角就不會有危險。

1972年美國職業拳擊家特雷霍特、探險家諾克斯維爾以及默里迪恩拉夫婦共4人前往巴羅莫角。諾克斯維爾堅信沒有他不敢去的地方,也沒有解不開的謎。于是,在這年4月4日他們來到了死亡角的陸地邊緣地帶并且在此駐扎了10天,目的是為了觀察島上的動靜。默里迪恩拉夫人是愛達華州有名的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她拍攝了許多島上的照片,從上面可以看到許多兔子、松鼠、雞等動物,而且島上樹木叢生,郁郁蔥蔥,絲毫看不出它的兇險之處。因此諾克斯維爾認為死亡角一定是當地居民杜撰出來或是他們的圖騰與禁忌而已。

直到4月14日,他們開始小心向死亡角接近,以免遭受不必要的威脅。拳擊手特雷霍特第一個走進巴羅莫角,諾克斯維爾走在第二,默里迪恩拉夫人走在第三,他們每人間隔1.5米左右呈縱隊慢慢深入腹地。走了不久,他們就看見了路上的一架白骨,默里迪恩拉夫人后來回憶說:“諾克斯維爾叫了一聲:‘這里有白骨。’我一聽就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兩步,我看見他蹲下去觀察白骨,而走在最前面的特雷霍特轉身想返回看個究竟,卻莫名其妙地站著不動了,并且驚慌地叫道:‘快拉我一把!’而諾克斯維爾也大叫起來:‘你們快離開這里,我站不起來了,好象這個地方有個磁盤!’”默里迪恩拉說:“那里就像幻片中的黑洞一樣將特雷霍特緊緊地吸住了,他無法掙脫,甚至絲毫也動彈不得。后來我就看見特雷霍特已經變了一個人,他的面部肌肉在萎縮,他張開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后來我才發現他的面部肌肉不是在萎縮而是在消失。不到十分鐘他就僅剩下一張皮蒙在骷髏上了,那情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沒多久他的皮膚也消失了。奇怪的是他的臉上、骨骼上看不見紅色的東西,就像被傳說中的吸血鬼吸盡了血肉一樣。然后還是站立著的諾克斯維爾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我覺得這是一種移動的引力,也許會消失,也許會延伸,因此我拉著妻子逃了出來。”

1980年4月美國著名的探險家組織——詹姆斯·亞森探險隊前往巴羅莫角,這個組織一共有16人,其中有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他們對磁場進行了鑒定,還對周圍的地質結構進行分析,但沒有在巴羅莫角找到任何地磁證明。

科學家認為巴羅莫角與世界上其他幾個死亡谷相似,在這個長225千米,寬6.26千米的地帶生活著各種動物植物,一旦人進入就必死無疑。

這次,亞森探險隊的阿爾圖納不顧眾人反對要做一個親身試驗,他在身上拴了一根保險帶和幾根繩子,又在全身夾了木板,然后誓死如歸地走向巴羅莫角,他與同伴約定只要他一發聲大家就立即將他拖出險地。但這一次說來很怪,他一直走了近500米的路也未發生危險,只是后來大家怕一起陷入危險會導致無謂死亡便將阿爾圖納強行拖了出來。

盡管這次探險仍未能為這一奇怪現象找到答案,但至少證明了當初默里迪恩拉的推測,即巴羅莫角的引力是移動的引力。這個試驗為以后的考察工作至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阿爾圖納解釋說:“也許巴羅莫島上的野生動物就是憑經驗和本能掌握了這一規律所以才得以逃離死亡生存下來的。”

為了徹底弄清楚巴羅莫角的殺人之謎。2009年6月,由二十多名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科考隊踏上了前去巴羅莫角的征程。這支科考隊的帶頭人是美國國家地球物理協會的資深物理學教授霍克。為了保險起見,霍克等人在來到巴羅莫角附近后并沒有貿然上島,而是先在旁邊的水域駐扎下來。霍克首先用儀器對該地區的空氣進行了探測,可并沒有發現什么異樣。地質學家們還對附近的地質結構進行取樣分析,結果也是一切正常。一同隨行的滑鐵盧大學生物學博士布蘭科坐不住了,為了采集島上的動植物樣本,他決定第一個上島。大家檢測了布蘭科帶回的草本植物,發現根葉均未見異常。但土樣中的鎘、鋅、銅、銀等金屬元素卻超過了正常范圍數十倍。但這個發現并不能解釋殺人事件,科學家們決定用一些動物做實驗。

這時,布蘭科突然想起那天他闖入死亡角時,看見許多鳥兒在天上自由翱翔,因此他斷定在高空也許是安全的。這一發現啟發了霍克,他決定帶領隊員從直升飛機上往下放野兔,這樣他們也可以在空中觀測野兔的生理變化了。前兩次將野兔放下去,霍克等人等了很長時間也沒發現什么異樣,第三次放下去沒多久,負責拉繩子的人突然覺得繩子被什么力量牽引住了,那只野兔竟然怎么也拉不上來了!霍克驚詫地發現野兔周圍的草木全都呈現出直立狀,而那只野兔則一動不動地呆在原地,通身的肉和皮毛開始消失,短短五分鐘就只剩下一副白色的骨架。與此同時,繩子上的探測頭傳回的信息顯示:磁場強度接近極限。回到大本營后,科學家們趕緊對野兔的骨骼進行研究,發現骨頭中本該有的一些水分和油脂完全消失了,呈現出一種干枯的狀態,并有著極為嚴重的受磁跡象。經過測定,霍克等人初步判斷巴莫羅角地區的超強磁場正是罪魁禍首。

2.卡什庫拉克山洞為何會讓人失控?

在前蘇聯西伯利亞地區,有一個叫做卡什庫拉克的神秘洞穴。凡是到這個洞穴來考察的專家都有過一些令人震驚的故事。當這些人進入洞中后,有的人會無緣無故地感到驚惶失措,然后扔下所有裝備,不顧一切地沖向洞口,一心要沖向有光亮的地方。當人們清醒過來以后,往往不能解釋自己剛才的行為,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驚惶失措地逃跑。似乎在那一刻,他們都失去了控制。

那么,卡什庫拉克洞穴里到底有什么呢?人們為什么會在這里有如此不正常的舉動呢?難道這僅僅是人在漆黑的地下所產生的幻覺嗎?為了探索這個奧秘,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來到卡什庫拉克洞穴進行考察。

1985年,西伯利亞醫學研究所的巴庫林帶領一批洞穴專家來這里考察。在洞穴里經過幾個小時的考察工作后,他們依次向洞口走去,準備離開洞穴。最后一個往洞口走的是巴庫林。他胸部戴著專用的防護帶,防護帶上牢牢地系著繩子,他來到洞口,拉著繩子準備向上攀登。忽然,巴庫林感到背后似乎有一種凝重、專注的目光盯著他,他突然感到身上一陣發熱。這時候,巴庫林心里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逃跑,可他覺得自己的腿好像已經僵直了。此時此刻,他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從內心深處襲來,他根本不敢回頭看一眼,看看究竟是什么東西讓他那么害怕。

過了一會兒,巴庫林覺得自己似乎已經處于一種被催眠的狀態,冥冥中他似乎順從了別人的意志,慢慢轉過了頭,他看到自己身后竟然站著一個人,是一位中年巫師,也叫薩滿。巴庫林一下子被嚇呆了。只見那個薩滿離他大約有5米遠,洞穴里沒有風,但是那人身上穿的衣服卻在飄動,他頭上戴著一頂有角的皮帽子,兩只眼睛閃閃發光。薩滿看著巴庫林,對他做了一個跟他走的手勢。巴庫林先是像著了魔一樣,無意識地向深處走去,然后又好像擺脫了這種魔法,急忙返回洞口,拼命拉起那根繩子,因為這是他和上面同伴聯系的唯一紐帶,也是他請求救援的信號。就這樣,巴庫林擺脫了洞穴中那神秘的“誘惑”,終于安全地返回到了地面。不過,在這件令人恐怖的事情過去很久以后,巴庫林依然會夢到那位薩滿,在夢中,薩滿做著那個神秘的手勢,叫巴庫林跟他走。每當此時,巴庫林都會從噩夢中驚醒,然而那種恐懼之感卻久久不能散去。

其實,巴庫林的奇遇并不是獨一無二的。新西伯利亞洞穴探測俱樂部的一些年輕人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一次,在一所地下大廳里,他們曾經和一個黑色的軀體意外地相遇,那個軀體一見到他們就急忙躲進了巖石縫。

因為人們對于在洞穴里發生的一切的描述大同小異,所以有人開始懷疑:會不會是洞穴里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在作怪,從而讓人們產生幻覺呢?

為了探究真相,巴諾夫斯基教授決定與其他學者一起去考察卡什庫拉克洞穴。教授一行人進入洞穴后,就屏住了呼吸小心翼翼地行走。洞里的溫度很低,大家走在里面,能聽到腳下的泥水在喀吧喀吧地響著。要是不小心一腳踩空了,就會像走在結了冰的斜坡上似的,有一股力量會拉著你往下滑。

漸漸地,巴諾夫斯基教授面前出現了一條裂縫,深約70米,要想繞過這條裂縫,就必須經過一段狹窄的斜坡。沒有別的選擇,大家只好走到斜坡上,他們四肢都撐到地上,然后用手一點一點地摸索前進。慢慢地,前方變得寬敞起來。

以前,人們曾經在這個洞穴的深處開辟了一個專用的洞穴實驗室。探險隊的學者走到這里后進行了一些必要的試驗、測量,用來觀察人的心理變化。在一塊巖石上,已經安置了一臺磁力儀。在儀器的刻度盤上,還有數字在不停地閃爍著。學者們發現,儀器刻度盤上的數字是在不停地變化的,也就是說,洞穴內的電磁場是經常擺動的。在眾多的信號中,有一個嚴格固定的脈沖出現。經過一系列的試驗,學者們終于弄清楚了,原來脈沖就來自洞穴深處。

開始,人們以為這大概是由巖石的地球物理特性決定的,然而,有關專家研究了信號和記錄后,作出了結論:在卡什庫拉克記錄到的信號和任何自然現象無關。具有這種振幅變化的頻率脈沖,只能是人工裝置發出的。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記錄到這種脈沖信號的時間和人們在洞穴中出現神經過敏、感到壓抑以及驚惶失措并跑向光亮地方的時間,竟然精確地保持著一致;而且,越往洞穴深處走,這種狀況就越明顯。這個時候,在洞口的蝙蝠、鴿子也開始騷動,不停地在洞里亂飛。

當人們注意到這一現象后,便有意將一些軟體動物帶入洞內進行試驗。果然,當脈沖信號一出現,這些軟體動物就蠕動起來。原因是搞清楚了,可這些信號究竟來自何方呢?人們找遍了整個地下,還是一無所獲。

這種信號對巴諾夫斯基也產生了影響。在他開始向洞外爬行時,一切都很順利,可是等到剩下不足5米時,他右腿上的自動推進器突然壞了。這個裝置是爬繩時用的,它一旦不能工作,巴諾夫斯基教授就只能無助地懸在地下頂棚的下面,像鐘擺似的來回晃動。他既不能再下去,又沒有辦法靠近陡壁。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往上爬。于是,教授痙攣著抓住繩子,緩慢地挪動著身子,一點一點地往上爬。他的同伴在上面一邊為他提供著照明,一邊安慰他說:“沒關系,慢一點兒爬,小心點兒,一會兒就上來了。”教授一邊答應著,一邊小心地努力向上爬。就在教授爬到和燈一樣高的時候,燈光忽然滅了。同時,只聽見“啪”的一聲響,教授的身子直往下掉。原來,繩子扣突然滑掉了。不過,幸虧繩子結實,保險繩在關鍵時刻起了作用。教授的同伴在他往下掉的時候及時地拉住了他。

脫險后的巴諾夫斯基教授對所發生的一切百思不得其解:性能良好的自動推進器怎么會壞了?手電筒的燈光怎么會在關鍵時刻突然熄滅?起支撐作用的繩子扣為什么會滑掉?這許多無法解釋的事故,難道僅僅是巧合嗎?卡什庫拉克洞穴里面究竟埋藏著什么樣的謎?如何才能揭穿這個謎呢?至今他也沒能找出個合理的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伊金霍洛旗| 和林格尔县| 噶尔县| 鄂伦春自治旗| 黄大仙区| 天台县| 安阳市| 社旗县| 卢氏县| 长兴县| 遵化市| 庆城县| 宜宾市| 揭东县| 连州市| 肥东县| 鄂州市| 三明市| 海淀区| 东兴市| 正蓝旗| 酒泉市| 宣恩县| 涞水县| 遂昌县| 宜州市| 武清区| 临武县| 富源县| 崇文区| 开原市| 喀喇沁旗| 长乐市| 册亨县| 浮山县| 图们市| 潮安县| 永平县| 通城县|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