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領導力:程序員如何才能帶團隊
- 周明耀
- 3807字
- 2019-01-03 21:46:33
1.1 技術管理

上面這張圖是位于錢江新城的杭州圖書館,該館是國內最具互聯網思維的圖書館,并不是指它的硬件,而是軟件(管理思維、方式)。硬件容易模仿,軟件則需要自上而下的認知。繼多年前對拾荒者、無家可歸者開放后,在2016年,杭州圖書館又將書的選擇權出讓給了讀者。讀者可以持杭州市民卡在新華書店任意借N本新書,通過讀者試讀反饋的信息確定圖書館每年的最終采購圖書書目。更深層次地理解,一本書擺在書店里,是未經篩選的,而擺在圖書館里,則是篩選過的。杭州圖書館把選書的權利交給了讀者,使每位讀者都有一定的參與感和成就感。讀者知道這本書以后可能會有很多人看,這是他在為其他讀者選書,所以一定會盡量給出客觀公正和全面的評價。這是一個很好的共享。
在IT業內,無論是互聯網產品,還是成熟的企業級應用,或者是手機、平板電腦,他們背后都有一個團隊,所以個人的高效能不可怕,團隊的高效能才可怕,當團隊中每個人的潛力都被發掘出來,能力的集合才是巨大的,才能所向披靡。技術管理就是這么一種組織團隊共同進行研發的工作,它是一門細分工種,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思維的開放、經濟水平的提升,被管理者(工程師們)逐漸從單純為了解決物質矛盾轉化為追求工作的歸屬感、參與感、技術尊重感,他們逐漸對跟著誰一起工作、采用哪種工作方式、解決了什么樣的技術問題、做出了什么樣的產品感興趣,而不是僅僅滿足于金錢的多少。同時,被管理者之間還存在緊密的社交關系,能夠隨時保持溝通,分享對在該公司或組織工作的切身感受,分享對于管理者個人能力、品德的認識。我們每位技術團隊管理者,也正在像書一樣被擺放在被管理者面前,如果別人懶得翻你,就證明你不能給予他們指導,他們沒有歸屬感,最終都會匆匆離職。
好了,可以開始我們整本書的內容了。我認為,無論工作或是生活,最好的情況是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跟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技術管理是我所喜歡做的工作,只要還有我的生存空間,我會一直做下去。
1.1.1 程序員的名義
前段時間,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很火。電視劇中角色較多,下面我將基于個人專業角度,分析哪些角色符合技術管理者的要求,分析不一定準確,也可能不夠全面,請讀者見諒。
李達康
1)遇事急躁。高小琴向他告狀有工人阻攔廠區搬遷,他不過問什么原因,就認為是老百姓的問題。這件事充分體現了他遇事不夠冷靜、思考不周的性格。
2)做事直奔目標,抓小放大。廠區發生大火,老檢察長好不容易平息工人的憤怒,他卻在祈同偉的“點撥”下想趁亂拆廠房,而沒有仔細研究為什么工人要造反。
3)不擅用人。副市長貪污腐敗嚴重,還整天在外面說是“達康書記的化身”;區長整天看星星,不干實事。對于這兩位下屬,他并沒有第一時間察覺問題。
達康書記的優點和缺點都過于鮮明,不宜在關鍵部門貿然擔任技術管理者,需要時刻保持觀察,或者從基層一步步鍛煉,且不宜提拔過快。一旦提拔為正職,最好能夠配一名類似季昌明或陳巖石這樣的同志作為主要副手,輔佐、監督其工作。
沙瑞金
1)剛上任即到一線調研,且時間較長,充分體現了他深刻理解“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道理,沒有脫離一線。
2)接到高育良請示如何處理丁義珍的電話時,他只回復:“我才剛到任,還不熟悉情況,你們酌情處理”。處理很得當,既沒有過多干涉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也把棘手的皮球巧妙地踢開,為之后的介入、接盤留下空間。
3)看新聞播報工廠強拆引起大火事件時,立即放下早餐認真做筆記,為后續常委會討論內容準備大方向。
4)處理工廠強拆引起火災事件,打電話指示李達康首先做好人員搶救、安置工作,把拆遷放一邊去。處理邏輯合理、思路清晰,做到了抓大放小。
5)發現基層公務員當中的務實者沒有晉升空間,認真思考對策,幫他們搭建平臺,進行提拔。
如果有這樣的人出任CTO或研發副總裁等研發類高管職位,那是研發人員的幸運,他會真正理解技術人員,他所帶領的團隊一定積極向上、熱愛技術、處事公平,一定會在科技圈交出滿意的技術答卷。
陳巖石
陳老干了20多年副檢察長。這樣的人一般技術過硬,為人正直,出任研發總監職位,團隊里的人不敢不用心做事。真正干技術的人,會很喜歡這樣的領導,從他身上能學習很多技術本領。我最近就遇到了這么一位高管,35歲教授級工程師,39歲副所長,45歲副總裁,用技術領導力訓下屬,下屬會心服口服。
季昌明
如果沒有季昌明的暗中安排、支持,其實沙書記很難完全應付高育良,侯亮平和陳海也很難開展實際工作。他很穩重,考慮問題很全面,如果季昌明這樣的人出任技術高管,或者對應職位的副手,那么底層技術人員就有可信賴的溝通渠道,可以順暢地與上層溝通。
侯亮平
最高檢人民檢察官,為人公正、公平、正義,一身正氣,他來到漢東省擔任反貪局局長,就像一只孫猴子一樣,開始攪渾漢東的局勢。這個角色有膽有識,可以重點培養為技術管理者,且遇事分析思路清晰、不按照常理出牌,適合做創新團隊的技術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應該能夠攻克技術難點,為公司帶來新的技術創新點、產品贏利點。
高育良
這類人城府很深,做事能力極強,但是內心有著極強的私欲,且很會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源,在大型企業中肯定會有。對于這類人,用得好則對公司極大有利,用不好則會導致風氣敗壞、拉幫結派。
祈同偉
這類人是團隊的蛀蟲,是規則的破壞者,他們為一己私利可以做任何事情,所以不適合做技術管理者,最好能夠徹底清除。
孫連城
這類人挺多的,撥撥動動、毫無主動工作能力,技術技能也大多比較落后,讓技術團隊管理者很無奈。作為他們的領導,應該多和他們正面溝通,帶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明白,技術團隊管理者也是打工的,也是拿工資的,也要養家,誰都不能不勞而獲,免得被洗牌時抱怨:“老板就是資本家,我的領導是幫兇。”
總結
沙瑞金、陳巖石、季昌明,他們這三位都適合做技術團隊管理者,都是管理層的骨干成員,對于技術團隊的把控一般來說不會出現問題。
侯亮平和陳海,屬于可以重點培養的團隊骨干成員,應該讓他們開始獨立帶人,慢慢積累經驗,定期與他們交流,給予他們指點,幫助他們成長為能力全面型隊員。
李達康這類人做事情風風火火,團隊管理上很霸道,如果需要團隊短期內出成績,可以使用這類人,但是如果你看重的是長期行為,那么需要讓經驗豐富的HRBR輔助他工作,避免出現“一言堂”的情況。
高育良這類人進入了管理層后,需要保持和他們的溝通,積極引導他們向正面前進,避免他們自搞小團體。
祈同偉、孫連城這兩類人,都不適合現代企業的技術管理。
1.1.2 為什么技術管理難做

我們應該都有聽過某互聯網公司爆發的所謂“CTO是否需要寫代碼”的爭論事件。公司高層列舉這個人怎么沒用,第一條就是這個人居然幾年時間沒有寫代碼。我不評論雙方對錯,不評論這樣的指責是否屬實,也不評論他是否一定需要寫代碼,我只是覺得,如果是一家成熟的科技公司,它應該從多個維度評審技術團隊管理者的工作過程和成績,而不是采用單一化規則進行評判。
坦白說,技術團隊管理者這個工作,想做得讓公司內大多數人滿意,難度非常高。前不久一位網友向我訴苦,說他的團隊管理者只會管進度,其他什么也幫不上。這類抱怨很多,很多人都在抱怨他的領導無能,進而大家都覺得技術管理是一個很虛的工作,沒有技術專家那么實在。造成這樣的誤解,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技術管理者的需求方太多,接下來我們以假設人物舉例說明。
1)剛通過校招進入團隊的A
A:我有一個函數不會寫,我使用Spring框架時老是報錯,能不能幫幫我?
2)團隊內工作3~4年的B
B:我們對外的協議層性能不好,不知道怎么優化,能不能指點我?
3)團隊內工作5~6年的小組長C
C:系統架構能不能給我點意見?技術選型怎么做?
4)產品團隊管理者D
D:技術要符合產品需求,別談什么技術追求,讓你們做什么產品就先做什么。
5)直屬領導E、F
E、F:你的編碼能力怎么樣,系統架構能力怎么樣,項目管理能力怎么樣,項目不要有任務延期,未來技術方向定出來,設計文檔怎么寫得這么差,對外溝通工作怎么做得不及時……
6)部門最高領導G
G:我們和同行、業界的技術差異點有哪些?為什么你們不用那個流行的某某框架?
7)兄弟部門領導H
H:你要站得更高一些,能不能講講未來幾年云計算的發展趨勢?
8)文檔評委I
I:你們這個協議定得不夠好啊。
9)HR接口人J
J:團隊氛圍很重要,公司價值觀要注入。記得要給新員工進行技術培訓。10)專利部門接口人K
K:專利也很重要。有沒有開始專利布局?
綜合以上這些需求(實際還不止這些需求來源方),作為技術團隊管理者,無論具體管幾個人,最好能夠擁有以下能力,才能滿足各個需求方提出的需求:
? 深入理解一門或多門編程語言
? 深入理解多種流行的框架
? 系統架構能力強,擁有復雜系統的設計經驗
? 積極跟隨開源社區
? 積極了解業界技術發展
? 溝通能力強、情商高
? 有產品意識,不是技術迷
? 會帶人,服從領導,責任心強
? 會寫專利
? 再會點別的更好
? 隨叫隨到、工資不高
總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忍氣吞聲、專業背鍋。這些可以用下圖展示。

可見,技術管理真不是那么簡單的,作為技術管理者,需要持續保持自己的技術能力,需要不斷強化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方方面面的綜合性能力。此外,還要遵守技術管理者的職業素養要求,這是因為,職業生涯本身就像是在一個棋盤上下棋,既然選擇了技術管理這條路線,就要遵從它自身的約束和要求。
記住,所有的失敗都是有利于我們成長的。既然選擇走上技術管理道路,無論前途是否艱難,都要咬著牙走下去,只要別人不趕你,你就要做下去。
- 跟小海龜學Python
- Spring Cloud、Nginx高并發核心編程
- Instant RubyMotion App Development
- 重學Java設計模式
- Oracle從入門到精通(第5版)
- Learning SciPy for Numerical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Second Edition)
- Advanced Express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Troubleshooting Citrix XenApp?
- Spring 5 Design Patterns
- C++從入門到精通(第6版)
- Mastering Adobe Captivate 7
- INSTANT PLC Programming with RSLogix 5000
- HTML5程序設計基礎教程
- Microsoft Windows Identity Foundation Cookbook
- Learning Red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