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天才,來自于“有目的的訓練”

——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可以讓每個人成為杰出人物

一、這個世界由三種人組成

天才,經過訓練成為天才的普通人,沒有成為天才的普通人,你是哪一種?

從人類誕生開始,我們的階層構成始終是一個金字塔形狀,從上到下包含了三種人。我們可以加入財富、身份、地位等不同的元素,但都不會改變這個牢固的三層結構。

第一種人——頂尖人才

頂尖人才站在世界的頂端,領導和深遠地影響著各個行業。他們可以是一百年才出一個的發明家、科學家,是首富,也可以是世界各國的高級政治人物,掌握著世界絕大部分的資源。從智商上,他們當然被稱為“天才”。因為這些人不是著名政治家,就是大公司的開創者和CEO,或許是科學界的領袖。總之,世界絕大多數人是在他們的領導下生活、學習和工作。

第二種人——創新人才

站在中間層的是創新人才——還有個更為名副其實的稱呼:破壞性人才。他們經過一定的訓練,但未能上升一步,是世界各地的創新者和破壞者。作為對現狀不太滿意的一員,他們對制定游戲規則的人不斷地發起挑戰,并利用一切手段提高自己的能力,因為這些人不甘于平庸。

第三種人——普通人才

在最下層的是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沒有把天賦挖掘出來的普通人。他們是身邊的你、我、他,是你的同事、家人,甚至是你自己。具體表現在,對于提升自己的計劃不太感興趣,認同現狀,對自己未來的一生都有一個可見的預期——“就這么過下去吧!”在公司,接受領導的管理;在學校和家中,受到師長和父母的監管。在金字塔的三層結構中,他們是被動和服從的代表。

你可能疑惑不解、憤憤不平:“為什么在上面的不是我,我比他們差在哪里?”其實你一點兒都不差,至少從基因的角度來說,你體內的天賦并不亞于那些獲得極高成就的人。問題還有一句“為什么”。

為什么你有天賦,卻沒能成為天才?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同時也是本書的開篇主題。通過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將看清一些隱藏在面紗后面的真相。比如,我聽過的一句很有代表性的抱怨:“明明是我提出了這個構想,那個家伙卻先我一步做出了計劃。”

在北京的一家公司,策劃部的吳先生就是這么說的。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開會時總能提出奇思妙想。在最近一個項目的策劃會議上,他率先提出了新的點子,受到領導的贊揚。領導采納了他的建議:“大家好好想想,怎么把小吳的這個想法變成現實。”

吳先生激動不已。他花了兩天時間來修正自己的思路,又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來進一步完善。他本以為一周后的部門會議上,自己的計劃書一定能再次震撼全場。結果距離開會還有兩天時,他忽然得知,一個同事已經拿著厚厚的計劃書跑進領導辦公室,拿下了這個項目的主導權。

“看來你覺得他配不上這個計劃?”朋友問。

“他是個很笨的人,平時極少發言。”吳先生不服地說,“而且我也不相信他短短4天就能做出詳細的計劃書。”

但是后來吳先生發現,那個笨家伙并不止用了4天,而是用了“6天”——會議結束的傍晚他就開始通宵加班,一天只吃兩頓飯(中午飯省掉了),就像瘋子一樣在極短的時間里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換句話說,當吳先生還在思考如何美化整體思路時,那個人已經用盡全力鉆研這個思路的細節了。

于是,一個有天賦的人沒能成為人們眼中的天才,至少沒有站到成功者的領獎臺上。另一個天賦可能稍差的人卻取而代之,從最下面的階層跳到了上面的第二個階層。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個人也許還會向上攀升。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1.一個頂級人才必須從最基礎的環節做起,在無人理睬的時候發起沖擊。

2.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有天賦的,就必須付出比常人多數倍的努力,因為我們無法保證那些拼命的家伙是否會笨鳥先飛。

二、大部分的天才都成功于不間斷地針對性練習

天分決定的只是下限

當扎克伯格準備將臉書業務推向中國時,哈佛大學的一個調查機構發起了一項調查。第一個題目是:“你是否認為扎克伯格這樣的人是成功于他的天賦?”但重要的是第二個題目:

“如果不是,你認為他是怎么做到的。為何你做不到?”

兩個月內,有七千余人通過郵件寄來了他們的答案。有68%的人認為扎克伯格因其天賦而成功。有人給出的解釋是:“扎克伯格在學校是一個異類,古怪的想法,冷漠的行為,朋友很少,可他成功了。除了天賦,還能有什么呢?”對于第二個問題,有21%的人認真地給出了回答:

“他一定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就在我們看不見的時間里。”

了解內情的人——扎克伯格身邊的朋友、初期合伙人和親密的校友都知道,這個創辦臉書的偉大天才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般靠一兩個想法就脫穎而出。他榨干了所有的課余時間,訓練自己在平臺開發方面的能力。他思考了數千遍臉書的發展模式,提出了上千種不同的方案,并做了嚴謹的論證。為了驗證一個全新的想法,他不間斷地重復試驗,只為了讓系統減少一個“無傷大雅”的BUG。

NBA巨星科比·布萊恩特也是一個勤奮的天才。他稱自己昔日的隊友、四屆總冠軍球員沙奎爾·奧尼爾很懶惰。他瞧不上那些有天分卻疏于訓練的人。在接受《紐約客》采訪時,科比批評奧尼爾,說:“奧尼爾這么懶惰的事實常常令我抓狂。我們每天都是有努力訓練的責任的。”

在賽場的輝煌之下,科比的私生活是單調和枯燥的。他經常會一個人去球館,不拿球進行訓練,好像在和影子練習。受到批評的奧尼爾形容道:“科比是訓練狂。我走進球館,看到他在那里做切入、突破、投籃的訓練——唯一的不同就是他的手上沒有球。我覺得這很奇怪,但這對他的提高顯然是有幫助的。”

在經年累月不間斷的訓練中,科比享受這種重復。他默默地計算自己投進的球,1,2,3,4……一直到投進400個球,然后停止訓練。要成為一名萬人敬仰的球星,首先要成為一個訓練魔鬼。科比對于訓練的高度投入,使他的隊友可能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參加練習,因為他的帶動作用太大了,那是超級魔鬼訓練。

科比的訓練師說:“我會幫他安排好令人難以置信的訓練強度,包括‘自殺式俯臥撐’。他會用力撐起身體,雙腳離開地面,然后完成擊掌。這是極為困難的動作,但這樣的訓練要做3組,每組7個,并且這只是他很多訓練中的一種而已。”

天分能夠決定的只有下限。它保證你不會得太低的分數,提供了一個入門的門檻。但你能走多遠,成就會有多高,則不是天分可以左右的,而是你為之付出的努力。當你發現自己最擅長的技能時,要把它開發到極致,就要用高強度的練習來持久地訓練,成為一個最刻苦和最執著的人。

我在哈佛商學院的導師曾說:“一個偷懶的天才,比不上一個認真努力的普通人,任何行業都是這樣的。如果你經常偷懶,享受舒適,一段時間后,你就會看到自己的人生軌跡是下滑的。如果再經過一段時間,你還沒有做出改變,那么這種下滑的軌跡就是不可逆轉的。”

最聰明的腦子也需要經常練習,否則就只會鈍化

即使你的腦子很聰明,也要經常練習思考。你有書法、唱歌的天賦,也要定期進行專業提升。任何技能給予我們的天賦都不是永久保鮮的,如果不能強化訓練,就會“不進則退”。

所以,與其說天賦成就了天才,不如說“有目的的針對性訓練”造就了那些幸運的天才。

三、如何才是“有目的的訓練”?

怎樣解釋神童現象?

2014年8月,全日本心算選拔大賽在京都舉辦。日本埼玉縣小學的三年級學生辻洼凜音贏得了“日本心算小學生”稱號。她是全日本心算界最年輕的選手,成為人們公認的小天才。

日本全國心算教育聯盟設立了包括乘法在內的六個比賽項目,比賽的難度很高。參賽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搶答正確,滿分1500分。這次心算比賽,從小學生到成年人共有559人參加。辻洼凜音在146個優秀的小學生中脫穎而出,實為不易。

辻洼凜音的母親說,女兒從小就對心算很感興趣,主動要求學習心算。女兒還利用計算機的屏幕閃現來進行心算訓練。5歲時,她就參加了當地“心算教室”的專業訓練。

從一開始,辻洼凜音便展現出了心算天賦。6歲時,她已經被日本全國心算教育聯盟第345回鑒定為暗算的合格9段。當時,和她同段位的對手已是中學2年級學生,而她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由此可見,她是全日本年齡最小、段位卻最高的心算練習者。到小學1年級5個月時(7歲),她獲得了最高的10段位,成為全日本年紀最小的心算紀錄保持者。

這是了不起的成績,說明她是神童。但神童是如何形成的,完全靠天賦嗎?

第一,喜歡和專注的練習

她的老師高柳說:“這個小女孩喜歡心算,也專注于練習心算。她把大量的時間放到訓練上。當其他小朋友在玩游戲和看圖畫書時,她都始終沉醉在這件事情里面。所以我對她未來的成長十分看好。”

第二,有目的的訓練

雖然她還喜歡游泳、彈鋼琴和練習體操,但她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心算練習上。在她每天、每周的課目表上,心算是排在第一位的計劃。這就是有目的訓練——你必須抓住一個主要目標——適合你的目標,并有利于釋放出全部天賦,然后進行針對性的強化練習。

辻洼凜音能在30秒內迅速算出5條題目。每當休息日一家人出門購物時,她成了一個不喜歡購物的小女孩,待在家里練習心算。這些購物玩耍的時間加起來,成為她達成目的的一個堅實基礎。每天放學以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找鄰居家的好朋友,而是練習心算,一直到晚上9點或10點才吃晚飯。

經過有目的的訓練,她最擅長7位數的乘法,甚至比世界紀錄保持者笹野健夫更擅長乘法。當旁人稱贊她的天才時,并不知道她默默付出的這些辛苦。

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著名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說:“無論哪一行都需要職業的技能。天才總應該伴隨著那種導向一個目標、有頭腦、不間斷的練習。假若沒有這一點,甚至連最幸運的才能也會無影無蹤地消失。”

這就是神童現象的本質。就像教育學家認為的,世間并不存在著什么天才,只有智能的低下與聰明的區別。天才的基因藏在每個人的體內,區別是有人開發出來了,有人一生都讓它沉睡。

羨慕天才的同時,你做了什么?

人們羨慕天才,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你看,巴菲特是一個選股天才,他太厲害了。我要是有他的判斷力,也會成為億萬富翁。”失敗的股民這么說。他們在表達羨慕時,除了流露出閃光的眼神,什么都沒做。

現代心理學研究指出,在開始學習的前3年,一個人的發展往往可以造就人的一生。也就是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這個階段。但在我看來,真正決定命運的是從學習到畢業后的10年內,而且也只是決定了60%。因為對于一個有天賦、要開發天賦的人來說,高強度的努力和付出是伴隨自己一生的。

1.在羨慕別人的同時,要拿出一張紙,寫下自己的天賦和開發計劃。

2.想一想,自己“要干什么”,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目標”。

現在有許多人,他們一分鐘就可以記憶無數的阿拉伯數字,背誦一大篇理論,出口成章,思維活躍。還有許多人,他們對于事物有驚人的、精確的發現力,是判斷問題的高手。但是在長期的競爭中,最后脫穎而出的并不是他們。如果你跟蹤這些人的生活和工作,10年內你就能看到一個結果:

雖然他提出過更好的構想,實現這個構想的卻是另一個人。

雖然他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卻是另一個人。

雖然他的記憶力很好,成為專家學者的卻是另一個人。

“另一個人”長什么樣呢?

1.他的天分不一定比你強,但他比你更認真、更努力。

2.他認為,忍受孤獨和勤奮付出是應該的,并不關注別人如何看他。

3.他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有高效率的計劃和行動。

神童和天才都是天生的嗎?我們現在可以給出一個結論:天才是訓練出來的。同時,天才的成長和成功的過程也是孤獨的、乏人理解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天賦和擅長的方向,但要學會科學及高度專注地練習和強化天賦,有目的地開發這些潛能,才能把天賦變成成果,將“一個人的技能”變成眾人受益的、無限升值的財富。

四、目的的構建和強化

沒有目的的努力,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懶惰

我們首先要找到“目的”——目的就是你發奮努力要做成的一件事、要實現的一個目標。沒有目的,我們的任何天賦、能量和意志力都無法聚焦。

我的同事、曾任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的高級咨詢人員(Consultant)8年之久的洛達先生舉例說:“爬山時怎樣才能快速地攀到山頂呢?不是因為你的意志,是因為你有明確的方向。有了方向,你便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然后看見要走的路線,規劃自己的步驟和節奏,分配自己的體力,訓練自己的技術。”

也許你要問:“如何才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而將自己推動起來呢?為什么我有明確的目的,卻仍然懶惰得不想有所作為?”

沒有目的的努力,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懶惰。但有明確的目標時,有些人也仍然感覺自己的投入不夠。惰性是一件很不容易克服的東西。這同時也說明,那些惰性強大的人對于目的的認知和構建力度,是存在極大問題的。

比如:你可能制定了一個內心并不強烈認同的目標。你以為自己必須做這件事,實際上“并不必要”。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自己的天賦開發和技能訓練就不會投入100%的精力——潛意識不斷地尋找偷懶的借口,讓你慢慢地泯然眾人,磨掉了天分和熱情。

一個“有利可圖”的目標

我到一些城市講課,聽到一個觀點:“意志是克服惰性的一種力量。”沒錯,今天的人們都在強調意志,但“可靠意志”的形成,是要靠一個值得所求的目標。就是說,這個目標對你是有利可圖的——我們值得這么去做,因此有理由發動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在這樣的目標面前,任何娛樂消遣和享受的東西都是不值一提的。

“利”是人類進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學習是為了謀得生存發展之利;愛情是為了娶妻生子之利;寫代碼是為了開發程序之利;創業是為了理想實現或賺取財富之利;發明創造是為了改變世界之利……喜歡“利”并不可恥,因為有利可圖是人類的本性,也是世界進步的推動力。

建立一個“有利可圖”的目標,就成了開發我們潛能、釋放我們才華的重要一步。否則,僅憑初期的熱情和動力,再強大的天賦也堅持不了多久,便可能棄之它尋,半途而廢。

一個最向往的目標

洛達在他的咨詢工作中重新闡述了“理想”:“讓理想因我們而實現,還是我們實現了理想?這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是否向往這么一件事情。”“向往”非常重要,它意味著無盡的熱情和源源不斷、始終不減的興趣。

在訓練自己的天賦之前,先要為你樹立一個理想的和最向往的目標。

問問你自己:

1.我要得到什么?在今天和未來

2.我最喜歡和最向往的東西是什么?讓我熱愛、擅長和感到舒適的目標

對于這些問題,先在心里為自己找到基本的答案。也許你喜歡寫程序,就像扎克伯格或其他優秀程序員一樣;也許你擅長管理,想成為一位卓越的管理大師,或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也許你有音樂天賦,想把這方面的能力開發出來,成為著名音樂家;也許你有成為作家或畫家的潛質,但對于如何實現目標還沒有頭緒。

這些是答案,也是目標和目的。等你確定下來后,將發現生活中有許多項目(在做的事情)突然變得有意義起來,而另外又有些東西變得不那么重要起來——可能昨天你還無比重視它們,今天就已視之為糞土。

這時,你就能找到一些可以把自己發動起來的力量,強化目的,并開始針對性的練習,特別是因此具有了超越別人的干勁。從這一天開始,你所付出的一切勞動才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會擁有最低的損耗率和最高的產出率。

一個“立足當下”的目標

不要只盯著大目標,不要將“目的”概念化和虛空化。現實中的大部分人恰恰都在這么做。數月前,我去廣州出差時認識了一位宋先生。他很擅長談論目標,也善于總結自己的優勢。比如他說:

“我做了3年生意,發現算賬不是我的特長。我最厲害的地方是做創意,做前瞻規劃,所以我需要找一幫牛人替我實現這些意圖。如果我能找到5到8個牛人,那么我的公司3年內就能做到20億的規模,5年后就可以上市。”

我問他:“你準備怎么做呢,如何開發你這個優勢?”

他的回答是:“我需要去找一筆錢,告訴投資方這個規劃。”

在整個對話過程中,他的眼睛都盯著5年后的藍圖,沒有看到眼下迫切要做的事情。例如:他最擅長的創意能力,通過哪個項目體現出來?他有沒有拿出一份說服大眾、投資者和可以讓下屬死心塌地為之效命的計劃,把最擅長的東西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不能立足于當下,我們的目的就成了無根之木。在不合時宜的階段,目標過大有時未免覺得遙遠,而且太過于抽象。在這種目標面前,想強化我們的技能也不容易找到立足點。所以,要先從現實的小目標開始,展開一個簡單的訓練,邁出堅實的一步。

假如想存錢為自己購買一片果園(種植果樹是你的天賦),你首先要做的并不是研究怎么擴大果園的規模——未來讓果園上市或占領全國市場這樣的藍圖,而是先要把建立一個小果園的錢準備好。沒有啟動資金,夢想再美也是泡沫。

明確了目的,接下來要做什么就很清楚了:

第一,你要存錢。一方面是開源,另一方面是節流。為了攢錢,多工作,少支出,先成為一個勤奮的人。

第二,你要借錢。如果存錢的方式太慢,很久都沒有攢夠啟動資金,就要去融資。這時你要列一張清單,明確融資對象,訓練自己的“借錢能力”。

通過確立現實的目標,制定務實的步驟,你會開始覺得空談是有罪的,因為自己沒時間想那些不著邊際的東西。早晨要早起,才可以免得把時間浪費在床上。晚上要晚睡,才能多賺一點錢,準備得更充足一些。

這時,你覺得早起晚睡有了正面的意義,甚至覺得孤獨寂寞也是一種積極的體驗。它們在為你的人生創造成果。在起床之前,你就已經知道起來之后該忙些什么,就可以順利地把自己從床上拉起來。在睡覺之前,你也明白今天做的事情哪些是有意義的,哪些需要改進,并為自己在某一時段的松懈感到羞愧。

同樣的道理,假如你想在學問、藝術層面有一點成就,開發出自己引以為傲的天分,那么,達到目標的方法不是談論成功后的場景,而是用功地閱讀、練習和高強度的重復。比如讀書,你要開始找一些自己應該讀的書放在桌上,排出次序,一本本地去讀。任何的浮躁心態都是一種破壞;你要彈鋼琴或唱歌,就應該反復地彈奏曲目,訓練嗓音。這些事情都是立足于當下,然后讓我們的未來受益。

強化目的,可以使用一些刺激性的策略

有一位哲學家說:“我們要活得好像明天就要死去一樣。”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在哪一天終結,因此活得漫無目的,有時40歲了還不清楚要做什么——雖然過去的40年他已經勞碌半生。

大部分人在潛意識中都預期自己可以活到100歲,至少會有80歲。有時臨睡前躺在床上時,我也思考這個問題——我一度料到自己具有90年的壽命,不會像早夭的奮斗者那么倒霉。每當有這種想法時,人們就會放松對時間的要求。所以,在自己的黃金年齡(20到30歲左右),人們不慌不忙,對于目標沒有緊迫感,對于“目的”缺乏認知。你可能明白自己有一些天賦、追求,卻不急于全力開發自己的潛能。

而認真生活的人則相信,只有自己可以掌握這短暫的當下。時間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當下要做的事情是唯一能把握的任務。因此,他盡量地利用他每一分鐘、每一秒的時間去強化他自己,以一種極限的付出把自己武裝起來。

現在很多人的問題是:只有價值觀,沒有方法論。

怎樣給自己強烈的刺激來“強化目的”?——你可以用3個“對比”校正方向。

1.對比別人的目標——和相同資質的人相比,你們在目標方面的區別是什么?

2.對比別人的方法——和水平發揮更好的人相比,你們在方法層面的差別是什么?

3.對比別人的結果——和對方的結果相比,你們在路徑方面的不同是什么?

對目的不明確的人,他在方法層面也會犯錯誤。比如,如果一個人不清楚大學畢業后是做大數據構架師,還是市場經理,那么他在學習中的方法運用一定會出問題。因為他有可能選擇錯誤的工具來加強技能,最終起不到效果。看起來他很努力地學習了4年,結果沒有開發出自己的天賦。

建立和強化目標,是幫助我們克服惰性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你還要設法給自己找到一點正面的鼓勵,否則很難把興趣長期地維持下去。如果沒有持久的鼓勵,幾個月后你就會對一件事情感到厭倦,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強化訓練,而是隨波逐流。“正面的鼓勵”是什么?就像存錢,銀行賬號上面不斷增加的數字便是最能使我們得到安慰的鼓勵,它讓你做這件事的時候充滿動力。

然而最主要的,還是要在心中牢牢地記住一句話:“在選擇目標方面,沒有多少時間允許我們隨意浪費。”構建和強化目的只是第一步,我們要深刻地洞察自己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必須完成的使命,然后帶著使命感進入狀態,開發自己體內的天分。

測試:如何提高你的“目的指數”

【請回答下面9個問題】

1.從什么時候開始,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未來20年內應該實現的主要目標?

A.知道;

B.不知道。

2.當每天清晨醒來,你能否立刻意識到這一天你要完成的任務,并深知每一個步驟?

A.是;

B.不是。

3.對自己選定的目標(研究領域、開發技能),你是否足夠堅定自信?

A.是;

B.不是。

4.在構建目標時,你是否能夠針對性地發現和確立應該進行“強化訓練”的方面?

A.能;

B.不能。

5.你認同“天才應該比普通人更刻苦”這句話嗎?

A.認同;

B.不認同。

6.你認為自己比周邊的人更努力還是相反?

A.更努力;

B.相反。

7.你是否認為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其他大多數人更出色?

A.是;

B.不是。

8.在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中,你是否愿意將某一環節的訓練無限重復下去,哪怕看不到希望?

A.愿意;

B.不愿意。

9.在努力了很久之后,你突然發現自己的目標是錯誤的,會放棄對另一個正確的目標繼續努力嗎?

A.不會放棄;

B.會動搖意志。

◆天才都是目的性很強的人,并為之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哪怕一個細小的環節,也要有千錘百煉的心志和持之以恒的行動。不要怕乏人關注,不要總想活在聚光燈下,要伏首苦練,擁有自己最拿手的本領。

章總結:開啟自己的“有目的訓練”

天才不是一種天生的能力,它也不純粹是一種經驗。因為在許多領域有成就的人,數年之后反倒表現得十分糟糕。這說明經驗無法成為凡人躍遷到天才的主要因素。天才源于練習,而且是有目的的強化訓練。例如著名的投球手賴斯,他花很少的時間去比賽,但是卻針對自己的特殊需要設計高強度、專業和針對性的訓練。在本章中你可以看到,經過長時間的針對性的努力,在特定領域內可以顯著地提升我們的表現水平。訓練的關鍵是提高效能,所以必須富有針對性,建立正確的目的。

第一,有目的的訓練需要“反饋”。

針對性訓練對于結果的反饋必須是可以持續得到的。沒有反饋的訓練只會發生兩件事情:你將不再進步,或者你對此不再在乎了。反饋可以讓我們看到練習的進展,清楚地知道自己距離目的地還有多遠。

第二,專注和集中的注意力必不可少。

針對性訓練要求強大的專注和集中,因為它的工作量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似乎無人能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哪怕你的目的是明確的,意志力是強大的,也可能半途而廢。科學研究顯示,一天練習5個小時似乎是時間的上限,能做到這一點已經相當不錯了,能長期堅持下去則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整整一天都保持高度集中的練習狀態,但我們至少在練習的時間內保持高度的專注。

第三,訓練是缺乏樂趣的,要做好思想準備。

現實中,做得心應手的事情當然會讓人感覺舒暢,但這恰恰是針對性訓練的對立面。任何有效的訓練都是枯燥的,是缺乏樂趣的,你必須接受這個事實。從本質上說,有目的的訓練往往令人十分不快。

第四,要避免進入一種“自動狀態”。

形成習慣不好嗎?在某種程度來說是不被允許的。本書建議你將強化自己的意識融入本能,但要避免形成過于強大的習慣。因為偉大的成功者從來不允許自己進入自動狀態,這就是針對性的練習要達到的效果——你要避免自動性,或者說避開慣性,以避免進入另一種僵化的思考和行動模式。

第五,快速可靠的方式。

天才具備特別的記憶技巧。他們以快速和可靠的方式對于大容量的知識進行長期的記憶。這是可以訓練的,前提是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便捷模式,在知識和練習之間建立一條通暢的路徑,對擅長的領域實現深層理解,并成為一種堅固的知識結構。這是非常辛苦的,而你必須努力才能夠做到。

第六,拆分式的反復練習。

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傳達的信息,挑戰在于如何高效地表達出來。這適合于藝術領域的強化訓練。知識和其他信息可以被拆分成片斷,對每個片斷進行分析,然后反復地強化練習,實現能力的進步。例如寫作、演講和音樂。

第七,創新的練習。

天才的一個共同點是他們的創新能力。在取得任何突破性進展之前,這些杰出人物都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去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從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雄厚的積累過程。一切練習都是為了創新,因此你要始終如一、完全沉醉于自己的領域之中,積累大量的知識,最終實現突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大竹县| 千阳县| 宝丰县| 旺苍县| 北碚区| 十堰市| 洛阳市| 龙游县| 霞浦县| 五大连池市| 乐业县| 泾源县| 班玛县| 理塘县| 光山县| 六盘水市| 湖南省| 邹平县| 华安县| 怀柔区| 万盛区| 金阳县| 海兴县| 沙田区| 宜昌市| 东山县| 航空| 衡东县| 北宁市| 沁源县| 海城市| 和龙市| 万山特区| 新乐市| 横峰县| 神池县| 株洲市| 广汉市| 潜山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