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肺清肝吃什么
- 吳中朝
- 1401字
- 2018-11-08 14:30:41
中醫眼中的肺和肝
中醫所說的“肺”和“肝”實際上是將肺、肝納入五臟六腑的體系內,講的是臟腑的功能活動,而不是解剖學的實質臟器,因此中西醫對于肺和肝的認識有很大區別。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
中醫關于肺的含義十分廣泛,認為肺在五臟中位置最高,故稱“華蓋”。因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臟”。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輔佐心臟調節氣血的運行。
司呼吸,主氣
司,是掌管的意思,司呼吸指的是肺臟的呼吸功能。肺氣宣發,體內濁氣得以呼出;肺氣肅降,外界清氣得以吸入。宣發與肅降交替有序,則呼吸均勻通暢。
肺主氣,這里的“氣”不僅包含呼吸之氣,還包含一身之氣,肺臟與周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密切相關。
朝百脈
“朝”有“朝會”的意思,肺朝百脈指的是全身的血液都會流經肺,通過肺的呼吸作用將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然后將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
主行水
肺臟一方面通過肺氣的宣發作用將全身的水液和水谷精微散布到頭面官竅及全身的皮毛肌肉,并且調節汗液的排泄;另一方面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地向下運輸,濡潤其他臟腑并將其代謝所產生的濁液向下輸送到腎臟和膀胱,生成尿液排出體外。
主治節
《黃帝內經》中記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敝赋龇闻K起到治理調節的作用,幫助身體處于和諧、健康的狀態。肺臟主治節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調理呼吸運動、全身氣機、血液循環及津液代謝四個方面。
肺主皮毛
《黃帝內經》中記載:“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敝嗅t所指的皮毛較西醫更為寬泛,大致相當于皮膚表面、毛發、汗腺、皮脂腺及指甲等,具有分泌汗液、調節體溫及抵抗外邪等功能。肺通過宣發作用,將氣血輸布于全身,以溫養皮毛肌膚,維持皮毛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肺氣足的人,皮膚就滋潤光滑、有彈性;而肺氣虛的人,由于肺無力輸布氣血給皮毛,皮毛不能得到滋潤,就會不榮,也就是會出現毛發脫落。
肝主藏血、主疏泄、主升發
中醫的臟腑學說認為肝的功能很廣泛,如肝藏血、主疏泄、主升發等,保證人體生理機能的正常發揮。
肝藏血
肝藏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肝儲藏血液。如果肝臟藏血不夠,會引起血虛,導致各種功能減退。如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就會眼睛干澀昏花;女性肝血不足則會導致月經量少,甚至閉經、不孕等。
二是肝調節血量。肝會根據人體生理情況的改變,調節各部分的血量。當人體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增加,于是肝臟所儲藏的血液就會向外周輸布,以供所需;當人體在安靜休息或情緒穩定時,血液需要量減少,部分血液便歸藏于肝。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指肝氣具有疏通、條達的特性。機體的臟腑、經絡、器官等活動,全賴于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二是指肝能促進脾胃升降和膽汁的分泌。肝疏泄不利,往往會影響脾胃,出現食欲缺乏、脘腹痞滿等脾胃功能失常癥狀。肝疏泄不利,也會影響膽汁的正常分泌與排泄,出現脅痛、食少、口苦、嘔吐黃水或黃疸等。
三是指肝能調節血液與津液的運行輸布。因肝主疏泄,能調暢氣機,氣能運血,氣行則血行,氣能行津,氣行則津布,因此肝的疏泄與促進血液運行和津液輸布有直接關系。
肝主升發
肝主升發的特性,主要是就肝氣而言。肝氣應當像春天的樹木那樣條達舒暢,充滿生機,以調動五臟協調工作。如果氣機不暢,肝氣郁結,會出現胸脅、兩乳或少腹等局部的脹痛不適。但肝氣也不宜升發太過,否則會出現頭痛、眩暈等肝陽上亢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