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國外再制造企業的模式與特點
國外再制造企業主要分為三大類:OEM再制造企業、獨立再制造企業、承包性再制造企業[9]。
(1)OEM再制造企業
原制造企業成立的再制造企業,是“生產者責任制”的直接形式,屬于集中型再制造運作模式。主要特點是:
①可避免知識產權糾紛,保護品牌,市場共享及樹立企業形象。
②技術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務網絡。
③利于制造商對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④再制造品種單一,回收的不確定性強。
⑤物流半徑大,成本相對較高。
⑥資源利用率較低。
(2)獨立再制造企業
獨立再制造商,即與原制造商無任何關系,不經過原制造商授權便對其產品進行再制造,屬于離散型再制造運作模式。主要特點是:
①再制造的品種多,物流半徑小。
②再制造成本低,價格優勢明顯。
③資源利用率高。
④對品牌的保護效果差。
⑤獲得核心技術支持不足。
(3)承包性再制造企業
原制造商授權并與再制造商簽訂合同,間接履行“生產者責任制”。屬于分布型再制造運作模式。主要特點是:
①與原制造商品牌及市場共享,社會效益更高。
②物流半徑減小,再制造成本降低。
③原制造商提供核心技術并不斷支持。
④原制造商要對承包商進行質量監督。
⑤資源利用率較高。
(4)企業運作特點比較
在美國,OEM制造商大約占再制造企業總數的5%以下,大部分是獨立的再制造商。而歐洲的OEM再制造商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在北美,大約有6000家企業從事發動機再制造生產,每年再制造的發動機總數約220萬臺,產值25億美元。其中,100萬臺(占45%)是由76家PERA(ProductionEngineRemanufacturersAssociation)成員(共150多家企業)生產。各類型的企業運作特點比較如表2-4所示。
表2-4 再制造企業運作特點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