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多于秋、冬兩季發病,是一種以氣道高反應性和可逆性氣道狹窄為特征的疾病。臨床特點為發作性呼氣性呼吸困難、咳嗽和哮喘。本病可因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刺激所激發,前者多為吸入性抗原,如花粉、螨塵及真菌等;后者如組胺、乙酰膽堿、冷空氣及運動等刺激。本病常突然發作,可先有鼻癢、流涕,胸悶或連續噴嚏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迅速出現喘息。支氣管哮喘可分為感染性(內源性)、吸入性(外源性)、混合性三種類型。

中醫認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誘因或感邪引觸,以致痰阻氣道、肺失肅降、痰氣搏擊所引起的發作性痰鳴氣喘疾患。

溫白膏

藥物組成 生麻黃、白蘇子、紫菀各10克,天南星、半夏、桔梗、川貝母、細辛、杏仁、甘草各15克,生姜32克。

制法 麻油熬,鉛丹收,阿膠32克攪。

用法 貼肺俞穴。

出處 《理淪駢文》注釋本

哮喘膏

藥物組成 生川烏、生草烏各36克,當歸12克,馬錢子48克,老鸛草48克,鮮桑枝、鮮棗枝、鮮槐枝、鮮柳枝各30克。

制法 上藥放入銅鍋內,用菜油3000克浸3日,熬后去渣。當熬至滴水不散時將鉛丹(炒如麥色)1000克,徐徐撒入,并以桃、柳粗枝2根不停地攪勻至滴水成珠為度,再加入乳香、沒藥細粉各24克,攪勻冷卻后即成膏藥。用較薄的牛皮紙和棉布裱成膏藥布,裁成5cm2 大小,將膏藥放在布面上,攤成3.2cm2 的圓形即可。臨用時烘軟,在膏藥中心加入純白信粉0.2克。

用法 將哮喘膏貼于督脈經的身柱穴。一般在春季、深秋、冬季敷貼,成人以3晝夜為宜,兒童及少年可酌減。盛夏及初秋氣溫較高時,應減少6~10小時,膏藥揭去后,應以局部微紅為最理想。一般以敷貼3張膏藥為1療程。

出處 《上海中醫藥雜志》1981,6

消炎定喘膏

藥物組成 白芥子20克,白芷12克,輕粉0.3克,天南星10克,細辛6克,麩皮50克。

用法 上藥為1次量,研為細末,蜜調外敷,選胸心、背心、膏肓、中府穴,每次兩穴,交替貼敷,24小時取掉,隔日1次,5次為1療程,5歲以下用1/3量,6~15歲用1/2量。

出處 《光明中醫》2004,19(2):60

定喘膏

藥物組成 生麻黃10克,生半夏20克,吳茱萸20克,白芥子40克,明礬20克,杏仁30克。

制法 上藥共研細末,以30%二甲基亞砜調成軟膏,裝20克塑料盒備用。

用法 用時取蠶豆瓣大一團,置于市售傷濕止痛膏中心,分別貼于雙側涌泉穴,每晚換藥1次,半個月為1療程。

出處 《中醫外治求新》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63

消喘膏

藥物組成 白芥子21克,延胡索、細辛、甘遂各12克,冰片、麝香適量。

制法 上藥研成細末加入鮮生姜汁調成糊狀,制成直徑2cm的藥餅。

用法 取穴:①主穴 肺俞、心俞、膈俞。②配穴 風寒型加風門、大椎;痰熱型加膻中;肺脾兩虛型加脾俞;腎虛型加腎俞。藥餅貼于穴位上,膠布固定。貼藥前皮膚局部用75%酒精消毒,貼敷后起泡者保持干燥,可搽甲紫防止感染。咳喘發作期每日或隔日貼治1次,5~10次為1療程。咳喘緩解期,以及夏季伏天鞏固治療期,每5日貼1次,10次為1療程,每次貼4~10小時。

出處 《中醫外治雜志》1995,4(5):12

溫肺化痰膏

藥物組成 白芥子50%,細辛15%,甘遂15%,細麻黃20%,麝香0.5%。

制法 上藥按比例烘干、研末、過篩、裝瓶加蓋貯存。

用法 使用前以生姜適量煎水取汁,將上藥調成膏狀,取指甲大小涂于敷料,然后用膠布固定在穴位上。于每年夏季的初、中、末三個伏天,選患者背部定喘(雙)、肺俞(雙)、心俞(雙)及前胸天突穴各貼敷1次,每次2~4小時取下。

出處 《中醫外治雜志》1997,6(1):8-9

芥遂咳喘膏

藥物組成 白芥子、甘遂、麻黃、細辛、洋金花。

制法 上藥按2∶2∶2∶2∶1比例混合,研細,過篩,以鮮姜汁、氮酮、香油適量調膏,制成4克重的藥餅(每藥餅為1穴用量),密封備用。

用法 將肺俞(雙)、膏肓俞(雙)、心俞(雙)、膈俞(雙)、脾俞(雙)、腎俞(雙)、定喘(雙)、中府(雙)、天突、膻中等穴分為3組。治療時每次選穴1組,常規針刺后置藥餅于該穴,膠布固定,每次貼敷12小時,每7~10日貼敷1次,3次為1療程。

出處 《中醫外治雜志》1997,6(6):22-23

麻芥止咳定喘膏

藥物組成 炙麻黃30克,白芥子30克,細辛15克,干姜15克,甘遂10克,天仙子6克。

制法 上藥共研細末裝袋備用,以上為1人1年用量。

用法 選穴:肺俞(雙)、膈俞(雙)、定喘(雙)。每年三伏、三九天使用,將藥末加生姜水、飴糖適量制成糊膏狀,分別攤在4cm×5cm敷料上,照穴貼之,用膠布固定,一般貼2~3小時。如局部有灼熱感或疼痛,可提前取下,若貼后無不適可多貼幾小時,待干燥后再揭下。每隔10天貼1次,共貼6次,即頭伏、二伏、三伏、一九、二九、三九各1天。一般連貼3年為1療程。敷貼當天忌生冷酸辣。

出處 《中醫外治雜志》2002,11(4):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定州市| 通化市| 铜鼓县| 宿迁市| 呼伦贝尔市| 诸暨市| 缙云县| 尤溪县| 莱芜市| 芮城县| 清涧县| 长海县| 惠水县| 和田市| 钟山县| 阿合奇县| 教育| 金湖县| 新安县| 图片| 正阳县| 丹棱县| 藁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彰化县| 富裕县| 云安县| 北京市| 肃宁县| 琼中| 扎赉特旗| 岐山县| 青龙| 陕西省| 贺兰县| 垣曲县| 萨嘎县| 子洲县| 西充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