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國學治要(中)
  • 張文治
  • 7字
  • 2019-01-04 01:22:57

子部

第三編 諸子治要

諸子十七種序

諸子之學,起于衰周,說者謂王官失守,其徒各以所業,游說諸侯。是時車馬之跡日密,竹帛之用漸宏,故百家之說蜂起,而著述寖多。其后源遠流分,醇駁互見,為其學者,又多拘守門戶,汙附不已,故其言乃以龐雜見病。然平心而論,諸子之書,其篤實博大,固不及周、孔之經傳,亦往往各有獨入深到之處。言若相反,功多相成,此其書所以千載猶新,而終不可廢也。所惜世遠年湮,篇簡殘缺,諸子之學,尤稱難治。蓋嘗考之其時,自孟、荀、莊、韓諸子,以至劉安、司馬談之倫,于其學之淵源流別,雖時有論說,加以褒貶,然或敘述不周,或論斷欠平,皆未足以見其全。迨劉向父子因群書而作《七略》〔班固漢書·藝文志》,即本劉氏七略而成,《七略之書久亡今云七略據漢志而言也〕,評論部次,條理縝密,后世學者,相率奉為準繩。顧更考諸隋唐以下諸史志,見其著錄群書,莫不刪《七略》而為四部,以兵書、數術、方技三略,并入子部,則諸子之部次又一變矣。吾因深求其說,而后知諸子之家數,正猶經傳之種類,歷代時有增損,不能執一而論,茍揆諸義而協,則亦不得遽斥為無據也。故是編特深維古義,斟酌今情,于古有而今不傳者缺之,或今雖傳,而淺率虛偽,無重要關系于學術者,亦皆不取。都計采錄諸子之學八家,其次序列則本于《七略》,而以兵家為殿。每家之中,各舉一二巨子。為書共一十七種,其十之八九,皆先秦、兩漢之古著,非后人剿襲立說者可比。學者宜熟究之,舍短取長,略通萬方,其庶乎可以知吾先哲蘊藏之宏富,而有以自立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双鸭山市| 彭州市| 乡宁县| 塘沽区| 石渠县| 永福县| 饶平县| 白城市| 北流市| 静乐县| 商洛市| 新竹县| 邯郸市| 石嘴山市| 肇庆市| 南召县| 遵义县| 洮南市| 龙胜| 延津县| 和田市| 鹿邑县| 沾益县| 乃东县| 保山市| 灵山县| 封丘县| 南溪县| 龙江县| 洞口县| 普陀区| 乌海市| 黑水县| 横山县| 广德县| 青阳县| 阿坝县| 乌拉特前旗| 阳高县|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