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去強第四

本篇導讀

“去強”,指清除不服管治的人民?!叭姟边@個名稱很有戰略意味,篇中提出很多治國的策略、方法和標準,用以提升國家地位,成就王者。國家要怎樣做才能制勝呢?要用“貧治”策略管理富裕的國家;領袖要多謀善變但國家要穩定少變;戰車與牲畜的比例有特定意義;要否定人治的因素,法治是國家的根本;嚴刑輕賞的管治方式對國家有利;農耕與保護主義的貿易策略對國家的發展有重大意義;強國有十三種項目指標;上戰場的與不上戰場的都可以得到賞賜。這些治國的方式和策略讓人大開眼界。

以強去強者強:第一個“強”,指強民政策,即后文所說的儒家教化。后一個“強”指強民,即不服管治的人民。,弱;以弱去強者弱:指弱民政策,即重賞罰。,強。國為善善:指仁政。,奸必多。國富而貧治貧治:以貧窮的方式來管治,可使人民節制有度,增加財富的累積。,曰重富重(chónɡ):加倍,雙重。,重富者強。國貧而富治富治:以富裕的方式來管治,會令人民收支失據,增加開支。,曰重貧,重貧者弱。兵行敵所不敢行,兵行敵所不敢行:指士兵有勇氣,能到敵人所不敢到之處。強。事興敵所羞為,事興敵所羞為:指士兵忘記道德抉擇,能做敵人羞怯不干的事。利。主貴多變,國貴少變。國少物物:物資。,削;國多物,強。千乘之國守千物者削千乘之國守千物:指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只守有千物。。戰事兵用而國強事:治理。兵用:士兵效力。,戰亂兵息而國削。

譯文

以強民的政策(例如儒家教化)清除不服從法令的人民,國家實力會被削弱;以弱民的手段(例如賞罰)來清除不服從法令的人民,國家實力會增強。國家行仁政,奸邪的人一定會多。國家富裕而用貧窮的方式治理,叫雙重富裕,雙重富裕的國家一定強大。國家貧窮而用富裕的方式管治,叫雙重貧窮,雙重貧窮的國家一定衰弱。士兵敢到敵人不敢到的地方就強大,做敵人羞怯不干的事就有利。君主貴在多謀善變,國家貴在法制穩定。國家少物資,就衰弱;國家多物資,就強大。擁有千輛兵車卻只守住千物(平均一輛兵車只守一物),國家就會衰弱。經營戰事(指揮有方),士兵效力,國家就會強大;作戰混亂,士兵怠情,國家就衰弱。

賞析與點評

這里討論國家強弱的指標。第一,以何種策略“去強”,可以看出國家實力的強弱;第二,治理國家要用合適的方法,對癥下藥;第三,用兵的策略可以顯示國家的實力;第四,作為領袖要多謀善變,但國家要穩定少變;第五,由國家物資的多少及其與兵車的比例,可以看出國家的強弱;由戰場上士兵的調度可以看出國家的強弱。這些觀點觸及國家管治的制勝之道。

農、商、官三者,國之常官也常官:從事某種常設職業的人。。三官者,生虱官者六虱官:像虱子一樣為害的職業。:曰歲、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歲、食、美、好、志、行:歲指豐年,歲的害處指遇上豐年農民就會躲懶。食指食物,食的害處指農民會浪費食物。美指華貴的東西,美的害處指商人販賣華貴的東西。好是玩好,好的害處指商人販賣玩樂的物品。志指想法,志的害處指官吏營私舞弊的想法。行指行為,行的害處指官吏貪贓枉法的行為。。六者有樸樸:本源,來源。,必削。三官之樸三人三人:指農民、商人及官吏。,六官之樸一人一人:這里指君主。君主是造成六種職業蟲害的主因。。以治法者,強;以治政者政:政教,特別指儒家的教化。,削。常官治者遷官。治大,國??;治小,國大治大、治?。褐卫硎聞諒氖栝熁驈木⒅邸?、國大:指國家大小、強弱。。強之,重削;弱之,重強。夫以強攻強者亡,以弱攻強者王。國強而不戰,毒輸于內毒:指虱害。輸:灌輸,產生。,禮樂虱官生,必削;國遂戰,毒輸于敵,國無禮樂虱官,必強。舉勞任功曰強舉:推選。,虱官生必削。農少、商多,貴人貧、商貧、農貧,三官貧,必削。

譯文

務農、經商、任官,是三種國家常見的職業。這三種職業產生了六種職業蟲害:“歲”害、“食”害、“美”害、“好”害、“志”害、“行”害,這六種職業蟲害生了根,國家一定會衰弱。務農、經商、任官這三種職業的本源來自從事它們的三種人,六種蟲害的本源來自君主一人。用法制來治國,國家就強;靠政教來治國,國家就弱。常任官員而他能把政事處理得很好,就提升他。從疏闊著眼治理,國家就弱?。粡木⒅壑卫?,國家就強大。使人民強大不守法,國家就會越來越削弱;使人民弱小遵守法紀,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采用使民眾變得強大的政策來整治不守法的百姓,國家就要亡國;采用使民眾變得軟弱的政策來整治不守法的百姓,國家就能成就王業。國家強大而不參與戰爭,毒害會產生于國家之內,禮樂等危害出現,國家必定衰弱;國家參與戰爭,毒害會轉嫁到敵人身上,國內沒有禮樂等蟲害,國家必定強大。抬舉有才能的人,任用有功績的人,國家就會強大。出現職業蟲害,國家必定衰弱。農民少商人多,因而貴族貧窮,商人貧窮,農民貧窮,這三種人都貧窮了,國家必定衰弱。

賞析與點評

從三種職業引申出來的人性墮落說起,強調要以法治國,否定儒家禮樂。國家要強大,就要任用賢能之人,除“蟲害”,參與戰爭,增加農民的數量。

國有禮、有樂、有《詩》、有《書》、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辯修:賢德。弟:同“悌”,敬愛兄長。辯:辯論。。國有十者,上無使戰,必削至亡;國無十者,上有使戰,必興至王。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強。國用《詩》、《書》、禮、樂、孝、弟、善、修治者,敵至,必削國;不至,必貧。國不用八者治,敵不敢至,雖至必卻。興兵而伐,必取,取必能有之;按兵而不攻,必富。國好力,曰以難攻難攻:指運用農戰的策略攻打別國。;國好言,曰以易攻易攻:指依靠儒家思想的論辯策略。。國以難攻者,起一得十;國以易攻者,出十亡百。

譯文

國家有禮、樂、《詩》、《書》、善良、賢德、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廉潔、善辯。國家有這十種東西,君主就算不用人民作戰,國家也必定衰弱以致滅亡;國家如果沒有這十種東西,君主使人民作戰,國家必定興盛以至稱王天下。國家依賴良善的人來管治奸邪的人,就一定會發生動亂直至衰弱;國家用奸邪的人管治善良的人,就一定能治理好以至強大。國家采用《詩》、《書》、禮、樂、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善良、賢德等儒家思想來治理,敵人到來,會令國家衰弱;敵人不來,國家也必定會窮困。國家不用這八種儒家思想治理,敵人不敢入侵,即使來了也會退卻。如果出兵討伐別國,一定可以奪取土地,奪取之后還能夠擁有它;如果按兵不動不去攻打,一定會富足。國家重視農戰實力,(過程艱難)叫作“難攻”。國家喜歡空談,(做起來容易)叫“易攻”。國家通過“難攻”積累實力來攻打別國,用一分的力量可以得到十倍的收獲;國家企圖以“易攻”的方式攻打別國,出十分的力會喪失百倍的利益。

賞析與點評

進一步否定儒家思想,認為仁義道德、詩書禮樂令國家衰弱,甚至步向滅亡。如此舍易取難,商鞅所走的改革道路并不平坦。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興國行罰,民利且畏利:受益。;行賞,民利且愛。國無力而行知巧者知巧:智謀巧詐。,必亡。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賞,則死。怯民勇,勇民死,國無敵者,強。強,必王。貧者使以刑,則富;富者使以賞,則貧。治國能令貧者富,富者貧,則國多力,多力者王。王者刑九賞一,強國刑七賞三,削國刑五賞五。

譯文

刑罰加重,賞賜減輕,君主愛護人民,人民就會為君主拼死效力;賞賜加重,刑罰減輕,君主不愛護人民,人民便不會為君主拼命效力。振興國家實行刑罰,人民受益并畏懼;實行賞賜,人民受益又喜愛。國家沒有實力而看重智慧巧詐,必定國亡。用刑罰令膽小的人作戰,他們必定有勇氣;用賞賜激勵勇敢的人,他們就會拼死效力。膽小的人勇敢,勇敢的人不怕死,國家就所向無敵,就強大。國家強大,必定能稱王。利用刑罰,讓他們參與農戰,窮人就會變富裕;施加獎賞,若不參加農戰,富人就會變貧窮。治理國家(,通過賞罰鼓勵耕戰,)能令貧窮的變富裕,富裕的變貧窮,國家力量就大,國家力量大君主就可稱王。王者用刑罰占九分,賞賜占一分;強國用刑罰占七分,賞賜占三分;衰弱的國家刑罰占五分,賞賜也占五分。

賞析與點評

刑罰與賞賜是《商君書》中重要的概念。主張重刑是要讓人民有勇氣,其間的關系在這里并沒有展開論述,而賞賜可令國家滅亡,也欠解釋。后面所說由貧變富、由富變貧,也一樣沒有解釋。如果扣緊農戰的概念,可理解為,國家立法要求人民參與農戰,人民下田工作,參與戰事,則勇氣一定會有所增強。由貧變富的最大原因是在農戰中有好的表現,則可以加官晉爵;反之,只會由富變貧。

國作壹一歲作壹:即專一于農戰。,十歲強;作壹十歲,百歲強;作壹百歲,千歲強;千歲強者,王。威,以一取十,以聲取實,故能為威者王。能生不能殺生:培養實力。殺:消耗實力。,曰自攻之國,必削;能生能殺,曰攻敵之國,必強。故攻害、攻力、攻敵攻害:攻擊上文提及的職業所帶來的虱害。攻力:攻擊他國的力量,特別指由農耕而來的戰斗力。攻敵:攻擊敵國。,國用其二舍其一,必強;令用三者,威,必王。

譯文

國家專心農戰一年,就能強大十年;國家專心農戰十年,就能強大一百年;國家專心農戰一百年,就能強大一千年;強大一千年,君主便可以稱王。有威勢,就能以一取十,以聲勢取得實效,所以能夠有威勢的國家就可以稱王天下。能培養實力卻不能使用實力的國家,叫作自己攻打自己的國家,必定衰弱;能培養實力也能使用實力的國家,叫作攻打敵國的國家,必定強大。所以消滅虱害、有戰斗力、攻擊敵國,國家使用其中兩項,只舍棄一項,必定強大;能用三項,必定稱王。

賞析與點評

這里引述《農戰》的文字,然后加以進一步的解說,提出威勢、殺、攻害、攻力及攻敵的概念,綜合來看,這些都是戰場上兩國交鋒的用語??傊珖仙舷孪聦R挥谵r戰,國家就能強大。另外,本篇提出,若國家只“農”不“戰”,矛盾就會積攢于內部,自行消耗實力,須得農與戰結合。

十里斷者國弱里: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里。古代居家的行政單位,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斷:決斷。;五里斷者國強。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強,以宿治者削。

譯文

在十個里之內才能做出決斷,國家就弱;在五個里之內能做出決斷的,國家就強大。當天便能解決政務的國家就能稱王天下,當晚能解決政務的國家就強大,要第二天才能解決政務的國家就衰弱。

賞析與點評

哪些國家最優秀?哪些國家強?哪些國家弱?辦事效率是明確的標準。

舉民眾口數,生者著著:著錄于戶籍之上。,死者削削:刪去。。民不逃粟逃粟:逃避賦稅。,野無荒草,則國富,國富者強。

譯文

統計所有民眾的人數,在世的記錄在戶籍本上,死去的就從戶籍本上刪去。人民不能逃避賦稅,田野上沒有荒草,國家就能富裕,國家富裕也就強大了。

賞析與點評

做好戶籍登記,以防逃稅,可見在此之前逃稅是個重大的社會問題。逃稅與農耕大有關系,人力的多少,直接影響農戰的力量。

以刑去刑以刑去刑:指用嚴刑令民眾不敢犯法,就是以刑罰杜絕了犯法。,國治;以刑致刑以刑致刑:指用輕刑而令民眾不怕犯罪,就是以刑罰導致了犯法。,國亂。故曰:行刑重輕重輕:輕罪重罰。,刑去事成,國強;重重而輕輕重重:重罪重罰。輕輕:輕罪輕罰。,刑至事生,國削。刑生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惠。惠生于力。舉力以成勇戰,戰以成知謀。

譯文

用嚴刑杜絕犯法,國家就能治理;刑罰太輕易招致犯法,國家就會混亂。所以說:用重刑治輕罪,刑罰就是不用,事情也能完成,國家就強大;重罪重罰而輕罪輕罰,即使用了刑罰,犯法的事情仍然發生,國家就衰弱。刑罰生出實力,實力產生強大,強大產生威勢,威勢產生仁惠。仁惠從實力中產生,所有實力能用來成就勇敢作戰,作戰才能產生出智慧和計謀。

賞析與點評

解說“以刑去刑”所引申的意思。嚴刑能生出實力,實力生出強大,強大生出威勢,威勢生出仁惠,仁惠生于實力,實力又可成就勇戰,勇戰就會知道智謀。環環相扣,一切都從嚴刑開始。

粟生而金死粟生而金死:粟,即米粟,糧食;金,即錢財,后文的“金一兩”的“金”則指黃金。生,出現、生長。下一句的“生”可以理解為“賺取”。死,消失、失去作用。,金死而粟生。本物賤本物:指米粟。,事者眾,買者少,農困而奸勸勸:受到鼓勵。,其兵弱,國必削至亡。金一兩生于竟內竟:通“境”。,粟十二石死于竟外石:古代計量單位,一石十斗。;粟十二石生于竟內,金一兩死于竟外。國好生金于竟內,則金粟兩死,倉府兩虛倉:糧倉。府:庫。,國弱;國好生粟于竟內,則金粟兩生,倉府兩實,國強。

譯文

米粟“生”而金錢“死”,金錢“死”而米粟“生”。米粟價格便宜,從事農耕的人多,買米粟的人就少,農民就會貧困,奸詐的商人就得到鼓勵。如果這樣,國家兵力就會削弱,國家一定會衰弱,直至滅亡。國內賺取一兩黃金,就會有十二石的米粟在國外被賣掉;國內購入十二石米粟,就有一兩黃金在國外被花掉。如果國人喜歡在境內賺取金錢,那么金錢和米粟都會損失掉,糧倉和金庫都會空虛,國家就弱;國人喜歡在境內積蓄米粟,那么米粟和金錢都能獲得,糧倉、金庫都會充實,國家就強大。

賞析與點評

從貿易的角度出發,把十二石米粟運到國境外,賺取一兩黃金,則國內就會減少十二石米粟,這十二石米粟就等同死了。如果國內的十二石米粟不運輸出去賣掉,則只是國境外的一兩黃金沒有賺到罷了。如果商人們都喜歡到境外貿易,則國內的糧倉和金庫都會空虛,因為糧食運到了國外,而貨幣沒有統一,所賺的錢財未必可以用于國內。只有在國境內囤積米粟,在國內進行貿易,糧倉和金庫都可以充實,國家才會富強。

強國知十三數:竟內倉口之數,壯男壯女之數,老弱之數,官士之數官:官吏。士:知識分子。,以言說取食者之數,利民之數利民:農民。,馬、牛、芻藳之數芻藳:指柴草。芻,打草。藳,植物的莖桿。。欲強國,不知國十三數,地雖利,民雖眾,國愈弱至削。

譯文

強大的國家知道十三種事物的數目:境內糧倉、人口的數目,壯年男子、女子的數目,老人、小孩的數目,官吏、士人的數目,靠游說吃飯的人的數目,農民的數目,馬、牛、柴草的數目。想要使國家強大,不知道國家這十三種事物的數目,地理即使優越,人口雖然眾多,國家也難免會越來越衰弱。

賞析與點評

這十三種強國的項目,包括了糧食儲備、人口、階層、牲畜、物資等,是國家規劃的重要因素。不過,項目只列出了十三個,顯然簡單了點。

國無怨民曰強國。興兵而伐,則武爵武任武爵武任:按戰功多少,賞賜官爵。,必勝。按兵而農,粟爵粟任粟爵粟任:按提供的糧食和布帛多少,賞賜官爵。,則國富。兵起而勝敵、按兵而國富者王。

譯文

國家沒有人民埋怨就叫強國。如果發兵攻打別國,按戰功的多少授予他們官職和爵位,就一定能取勝。如果囤兵從事農耕,按生產繳納糧食和布帛的多少授予官職和爵位,國家就富裕。出兵而能戰勝敵人、囤兵而國家富足,可稱王天下。

賞析與點評

這里提出兩種用兵和賞賜的策略:出兵與囤兵。出兵有功,可賜官爵;囤兵有功,也可賜官爵。這樣對外對內,根據不同的崗位行賞;人民只要參與農戰,就有機會獲得犒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罗平县| 家居| 星座| 湘潭市| 永登县| 佛教| 大田县| 岑溪市| 康马县| 宁强县| 九寨沟县| 宕昌县| 乐都县| 天柱县| 沂南县| 崇义县| 青岛市| 柳林县| 共和县| 靖西县| 阳山县| 郧西县| 西宁市| 青浦区| 军事| 鹰潭市| 沙湾县| 通州市| 西平县| 旬邑县| 南康市| 邵阳县| 九龙城区| 勃利县| 罗定市| 达州市| 五原县| 马公市| 沧州市|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