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史
- (美)海斯 穆恩 韋蘭
- 2276字
- 2019-01-03 20:42:40
第9章 羅馬共和國的得失

9.1 征服迦太基西部
羅馬的道路通向帝國,但是羅馬的農人—士兵似乎最初并沒有任何成為帝國創業者的意向。
貪婪和恐懼 當羅馬拔刀指向迦太基時,主要的原因是貪婪和恐懼:貪婪的是要劫掠財物和更多的土地;恐懼的是龐大的、日益成長的迦太基帝國將會把它吞并。
迦太基,布匿人的驕傲,腓尼基最大的殖民地(布匿是腓尼基人的拉丁名稱),比羅馬更古老、更富足。提爾著名的紫色被迦太基的紅色所遮蓋了。迦太基的紅色毛織品馳名遠近,但這不過是迦太基許多制成品和商品中的一種。商船和軍艦擠滿了它繁榮的海濱。從西西里島到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是迦太基的一個內湖。據說,一個迦太基的船長曾自負地說:“羅馬人不得到我們的允許就不能在海里洗手。”
第一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275年,皮洛士在敗仗中離開西西里島。他憂傷地安慰自己,預言聯合攻擊他的羅馬人和迦太基人不久就會互相殘殺。他預見到西西里島是他們之間一塊爭奪的骨頭。事情果真如此。擁有肥沃田地和富饒城市的西西里島正是布匿戰爭的第一個戰場和第一個爭奪的目標。布匿戰爭是羅馬和迦太基之間一連串你死我活的悲劇,從公元前264年開始,斷斷續續綿延了119年。
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羅馬人建立了一支艦隊,在迦太基的地盤——海面上與其作戰。同時戰斗也在西西里島上展開。公元前260年的米拉海戰是歷史的轉折點。它表明了羅馬將既是一個陸上強權,又是一個海上強權。但是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第一次布匿戰爭的24年中,古代的作家寫道,羅馬損失了700條船和20萬人。但是在公元前241年,迦太基按羅馬的條件議和了。迦太基付出了大量黃金做賠款,并放棄了在西西里島西部所占有的一切。

圖9-1 羅馬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后成為海上強國。此雕刻顯示一艘羅馬船只正準備撞擊或登上敵船
于是羅馬人獲得了一個擁有大量麥田、橄欖林和葡萄園的地方。在西西里島,羅馬采用了迦太基的稅收方案,對農作物收成和出口貨物各征收5%的稅金,這樣每年能為它的國庫增加100萬美元左右的收入。
此后的幾年中,羅馬用它的新海軍從迦太基手中奪取了科西嘉島和撒丁島,并越過亞得里亞海在伊利里亞獲得了一個據點。
第二次布匿戰爭 從公元前218年到前201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是一場巨人間的較量:迦太基一邊是哈斯德魯拔和漢尼拔,羅馬一邊是費邊和西庇阿。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的主將是哈米爾卡,別號“閃電”。當他的兒子漢尼拔(“巴爾神的恩典”)9歲時,哈米爾卡把他帶進巴爾—莫洛克的廟里,要他發誓永遠敵視羅馬。第二次布匿戰爭主要是漢尼拔和他的兄弟哈斯德魯拔發動的,漢尼拔是這次戰爭中最出色的人物。
漢尼拔無疑知道羅馬和迦太基為了爭奪對地中海西部的控制遲早會重新開戰。為了遵守他的誓言和替他父親報失敗之仇,他故意向羅馬挑戰。公元前219年,他占領了西班牙的薩貢托,羅馬的一個盟邦。羅馬要求交出漢尼拔,迦太基予以拒絕。羅馬于是兵分兩路,一路在西班牙懲罰漢尼拔,一路進攻迦太基。但是漢尼拔先發制人,把戰爭推進到了意大利本土。他率領部下的老戰士從西班牙,經過法國南部和瑞士,由北向南進入意大利。半數戰士和全部戰象都死在阿爾卑斯山脈里。當他到達波河流域時,手下只有步卒2萬,騎兵6000。羅馬卻有28萬能執干戈的公民,并能從它的意大利諸盟邦里征調也許兩倍于此數的隊伍。但是羅馬通常每次只用4萬人上陣,而其中很多人已因多年的和平而變得拙于戰斗了。不僅如此,正如漢尼拔所預料到的,阿爾卑斯山脈南面的高盧人和他聯合起來了。他們新近被羅馬所征服,所以急于得到反擊的機會。在幾個月之間,他得到了2.5萬個高大的高盧人,同他從非洲和西班牙來的老戰士們一起作戰。
漢尼拔在意大利南征北戰15年,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羅馬,從來也沒有失敗過,但是始終沒有把羅馬征服,也沒有進攻過羅馬城。他深知拿他的士兵去同石頭城墻硬拼是沒有好處的。他沒有攻占城池的器械。
漢尼拔最輝煌的勝利是公元前216年在坎尼贏得的。羅馬名將費邊善用側擊戰術來拖垮漢尼拔,他的諢名是“拖宕者”。羅馬人要求一個真正能夠作正面戰斗的將領。瓦羅于是代替了費邊在坎尼與漢尼拔作戰。據說漢尼拔從在坎尼陣亡的羅馬騎士手指上收集的金戒指就有一斗之多,有些書上說是三斗。這是羅馬黑暗的一天。但是羅馬人了不起之處就在于從來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打了敗仗。他們不獲勝利決不收兵。
年復一年,漢尼拔的日子越來越黯淡了。他得不到家鄉的接濟。他的隊伍越來越小了。他的兄弟哈斯德魯拔試圖從西班牙率領一支軍隊來援助他,但是在通過可怕的阿爾卑斯山脈時被殺了,軍隊也潰敗了。一個年輕的羅馬天才科內利烏斯·西庇阿在西班牙占領了新迦太基,然后從羅馬出航進攻非洲的老迦太基。迦太基求和,并從意大利召回了漢尼拔。
但漢尼拔依舊是一個強大的勢力。他回到迦太基不久就成立了一支新的軍隊,勸導他的人民繼續作戰。但是結局已經不遠。公元前202年,在迦太基南面的扎馬,他又和西庇阿相遇,吃到了生平第一次敗仗。西庇阿凱旋羅馬的盛況是世界上前所未見的。自從扎馬之役以后,他被稱為阿非利加的西庇阿。迦太基又被迫付出大筆黃金作為賠款;所有的戰艦除10艘外一概交出;割讓西班牙,包括它豐富的銀礦;還有一個條件,就是非經羅馬的許可,不得向任何國家再啟戰端。
第三次布匿戰爭 又過了若干年,但是迦太基和羅馬都過得不很愉快。迦太基人因慘痛的屈辱和不平而惱火;很多羅馬人又被恐懼的老幽靈所纏繞。現在他們倒不是害怕被人征服,而是害怕商業和農業的競爭。迦太基的農人和商人是不容易對付的。羅馬仇恨迦太基的人的領袖是個名叫卡托的性格冷峻的老農。他在元老院或其他地方演說時每次都用這樣的話來結束:“迦太基必須毀滅!”
結果,他如愿以償了。公元前149年,迦太基出兵懲罰一個搗亂的鄰居——努米迪亞的國王。這件事給羅馬軍團以開入迦太基的借口。在羅馬的要求下,迦太基人被嚇倒了,交出了武器。他們也交出了三百多個貴族作為人質。隨后一個羅馬執政官冷冰冰地通知他們說,他們的城市必須毀滅。在憤慨和決死的心情下,迦太基人的抗戰準備非常激烈,把每一塊可以找到的廢鐵都用來鑄造武器。婦女們剪下她們美麗的長發擰成弓弦。他們緊閉城門,嚴守城墻。堅持了兩年,他們的城池終于淪陷和被毀了。沒有被殺的人被賣為奴隸。羅馬人在廢墟上用犁翻了土,表示這個城永遠不得重建。
這個腓尼基人最大的殖民地荒廢了。羅馬得到了“阿非利加”——迦太基所占有的那一部分北非。最后一次布匿戰爭就這樣結束了。
布匿戰爭的結果(1)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文化是通過歐洲而不是通過非洲傳給我們的。(2)羅馬作為一個海陸強權出現了。(3)它統治了西西里島、科西嘉島和撒丁島、西班牙和非洲西北部,在地中海西部成為霸主。(4)崇尚希臘精神——許多羅馬人對希臘文化的愛好。(5)羅馬內部的階級沖突——窮人反對富人,小農反對大農場主,下層群眾反對政府。
9.2 征服希臘化的東方
當羅馬征服西方時,它也注視著東方。它與埃及有著相當友好的關系——在羅馬因漢尼拔入侵而發生饑荒時,埃及送來了谷物。對希臘文化的愛好和對希臘精神的崇尚正在增長。此外,羅馬害怕馬其頓。馬其頓的國王曾經協助過漢尼拔,并有當第二個亞歷山大的雄心。
崇尚希臘精神 自從第一次布匿戰爭時起,對希臘精神的崇尚在羅馬已增強了。羅馬軍團在西西里島看到了點綴著希臘化城市的大理石廟宇和雕像、繪畫、劇場。不久希臘戲劇譯成拉丁文,在羅馬上演。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敘拉古、卡普亞和塔蘭托都因協助漢尼拔而受到懲罰和劫掠,羅馬從這些城市運走了許多財物和希臘的藝術品。對希臘藝術和文學以及奢侈品的狂熱,在羅馬上層階級中風靡一時,盡管卡托和其他一些人曾嚴厲地予以斥責。最后,卡托自己也學習希臘文了!
在東方的希臘化諸邦 我們記得,亞歷山大的帝國在他死后分裂成了三個王國:托勒密治下的埃及,安提戈努斯治下的馬其頓,及塞琉古治下的敘利亞(西亞)。這三個王國在整個公元前3世紀直到公元2世紀期間,是東地中海世界的強國。上述三個君主都是希臘藝術和學術的贊護者。希臘商人和希臘教師到處可見。
除埃及、馬其頓、敘利亞以外,還有一大批小邦——較小的希臘諸邦。雅典已經喪失了實力和商業的領導地位,但依然被譽為哲學的故鄉和藝術的圣地。羅得這個希臘海島已經成為商業、文化和外交上極為重要的中心;在小亞細亞西部的帕加馬迅速地成了希臘藝術的故鄉,及一個相當強大的王國的首都。愛琴海的若干希臘城市已經從屬于埃及。愛好地方獨立自治的希臘舊傳統還是很強,雖然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大多數希臘城邦已聯合成為亞該亞同盟,同時希臘北部和中部的城邦形成了埃托利亞同盟。
科林斯的歡樂日 公元前196年在地峽運動會上,羅馬執政官站立在一大群來自許多希臘城邦的運動員和觀眾面前,宣布科林斯和其他以往受馬其頓支配的希臘城邦現在都可獲得自由。全場歡聲雷動。不久之前,馬其頓的國王也許夢想成為亞歷山大,率領他的方陣,以遂征服之愿。這震驚了埃及、羅得、帕加馬、雅典和埃托利亞同盟,他們都乞援于羅馬。在羅馬,愛好希臘文化的人們對所有的希臘圣地都是熱切關心的。羅馬的政治家認為馬其頓的國王應當予以制止。因此,冠以金鷹的軍旗高舉起來了;軍團也開動了。在庫諾斯克法萊山(“狗頭山”),羅馬軍團擊破了馬其頓的方陣。
羅馬勝利了,但是羅馬卻是寬大的。它可以像4年前對迦太基那樣,奪取領土和要求黃金賠款。但是這次它什么也不要,反而給希臘諸城邦以更多的自由。它扮演了大姊的角色。這一天,羅馬在科林斯成了希臘人的擁護者和保護人。
安條克 當敘利亞的國王安條克侵入希臘時,羅馬用了同樣的精神來對付他。羅馬軍團在著名的溫泉關戰場上把他擊敗;第二年(公元前190年)又在阿非利加的西庇阿的率領下,把他追到小亞細亞,在馬格尼夏摧毀了他的實力。安條克的雄心受到漢尼拔的鼓勵,這時漢尼拔雖已被放逐,但依舊是羅馬的敵人。更糟的是埃托利亞同盟曾許下幫助安條克抑制其他希臘諸邦的諾言。曾經常在希臘引起糾紛的這類希臘人之間相互敵視的事情,勢必再度發生。
還有一件有意義的事實應當注意。羅馬雖則在擊敗安條克之后沒有并吞他的領土,但是羅馬軍隊帶回了大量戰利品。這表明如果他們還要一次一次地出去打仗,可以預料他們還會這樣干。卡托和其他許多羅馬人念念不忘的是有利可圖。他們感覺到,若是羅馬人為了在東方打仗而繳了稅,他們應當從而獲得領土。面向這個目標,在公元前168年,當馬其頓的另一個懷有雄心的國王被征服時,羅馬采取了一個決定性的步驟,將馬其頓分裂成4個共和國,它們每年都得向羅馬納貢。透過絲絨手套,仍可感覺到羅馬的鐵掌。
科林斯的傷心日 公元前146年,羅馬軍團洗劫了科林斯并把它焚毀了。這正是50年前歡樂景象的傷心對比。如今,寬大的擁護者已變成了殘酷的征服者。
雙方都有不是。在聲稱給希臘諸邦以自由、自治的同時,羅馬希望希臘諸邦尊重自己的權利。它要求他們必須服從它的愿望。不僅如此,它的影響常是袒護希臘城市里的貴族。這自然會使民主派聯合起來和羅馬對立。當然,希臘的民主派和貴族是互相對峙的,希臘城市之間又是互相嫉視的。當羅馬忙于第三次布匿戰爭時,希臘人之間的爭吵也鬧得很兇。科林斯和亞該亞同盟的其他成員抓住這個機會進攻斯巴達。這是他們致命的錯誤。羅馬擊敗了這個同盟。科林斯在公元前146年被毀滅了,成為對希臘人和其他所有人的一個具體的鑒戒:羅馬的權威是必須尊敬的。

地圖9.1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訖公元前44年
科林斯和迦太基是在同一年被毀滅的。經濟動機可能對其都有一些影響,因為兩個城市都是羅馬在商業上的競爭者。
只早一兩年,馬其頓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受羅馬總督的統治,因為這個地方的另一個雄心勃勃的國王曾公然反抗羅馬。
米特拉達特 東方那些雄心勃勃的國王,在把羅馬從保護者變成征服者這件事上所起的作用,并不在爭吵不休的民主派之下。我們已見到敘利亞的安條克和馬其頓的國王們是怎樣搞的。另一個對這樣的下場起過重要作用的人是蓬土斯的米特拉達特,盡管他是無意的和不情愿的。蓬土斯是黑海靠近南岸的一個小王國。公元前89年,當羅馬在意大利和它的盟邦交戰的時候,米特拉達特進攻了小亞細亞的一些羅馬的“友邦”。意大利的糾紛一經解決,米特拉達特就受到了懲罰。同他站在一起的雅典和其他希臘城市也受到了懲罰,被迫罰款、納貢并割地。幾年之內,米特拉達特王國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在攻擊米特拉達特的戰爭中,最為杰出的兩員羅馬名將是蘇拉和龐培。
不久之后,敘利亞被征服了,成為羅馬最重要的行省之一。小亞細亞的許多其他地區也被納入羅馬的統治,或是作為行省,或是作為納貢的屬國。
9.3 經濟和社會的變遷
階級沖突 我們已經提及,布匿戰爭最壞的結果之一是羅馬階級沖突的發展。戰爭時期,元老院管理外交和軍事,范圍之廣使得群眾性的大會和平民的保民官完全變得黯然無色。在經濟生活上,與貴族政治的復活并行的是有錢人的財富迅速增長。戰爭常常給狡猾的承包商以積累財富的機會。布匿戰爭不但使商人更富,而且也使農民更弱了。當農人們為羅馬而戰的時候,很多人喪失了他們的農田,而主要的勝利果實卻歸他人所有。
元老階級 羅馬的東征西伐,大大增加了少數貴族家族的財富。這些家族的成員占有了元老院大多數席位和大多數政治和軍事要職。他們喜歡將新得的財富投入到大規模農業中。
第二次布匿戰爭之后,羅馬在征服的行省里得到了很多土地。在意大利也還有許多沒有利用的土地,其中有些劃分成1.2到2.4平方千米,一塊一塊地出租給農人。但是大部分卻大片大片地被富裕的大牧場主所占有,他們既沒有取得土地的法律根據,又不必繳納地租。這些牧場由奴隸們照管,主人們卻在羅馬過著奢侈的生活。有時候主人們也會到牧場去,在他們稱為別墅的鄉間豪華公館里住上一個季度。這些別墅有許多房間、鑲嵌的地板、大理石的柱子、美麗的花園、浴室、游泳池和噴水池。
希臘哲學和希臘奢侈品正在被吸收和采用。舊羅馬那種嚴峻的正義感,以及對舊有神靈和舊有習俗的尊敬都在衰退。離婚在增多,道德在敗壞。伴隨希臘文化的精華一起到來的,是敗壞羅馬共和國基礎的各種力量;而這些邪惡的力量主要影響著元老這個控制政府的階級。
有產者 這些戰爭也增強了羅馬的有產者,即富裕的城市商人,有別于元老階級的貴族地主。有產者,即羅馬資本家,被稱為騎士(equites)。他們是暴發戶,還沒有被接納到元老貴族中去。他們并不都是羅馬本地人。很多是諸行省的商人,還有一些是希臘或敘利亞籍自由民(以前的奴隸)。他們中有許多是包稅人,就是政府批準的各項公共工程或一定地區稅收的承包人。大將龐培對于包稅人是很擁護的。口若懸河的雄辯家西塞羅也是如此。
農民 當元老們和騎士們在增加財富和影響的時候,意大利的農民卻在衰落。農民,即在自己小農場上耕種的農人,一度是軍團和邦國的骨干。他們不僅是糧食的供應者和戰士,而且又是擁護民主的公民。但是戰爭中的大量傷亡減少了他們的人數,拆散了他們的農場,使他們閑散地聚集在羅馬城里,其中許多人還困于債務。當然,留下來的農人還是為數很多的,有些是自耕農,有些是大地產的佃農;但是頭等重要的事實是意大利正在變成一個擁有更多大地產和大理石別墅、更多離地領主和非意大利籍奴隸的地方,而不再是一個主要是小農場和強壯的農人—公民的地方了。

圖9-2 羅馬人在迦太基戰爭后獲得了大量奴隸,他們成為農業活動的主要勞動者,此圖中奴隸們正在揚谷。奴隸們的勞動,對于原本的羅馬自耕農和平民造成了巨大沖擊
奴隸 所有從戰爭里得來的俘虜都成了奴隸。有好幾千人被海盜所擄劫,在德羅斯島的奴隸市場上出賣,德羅斯島是奴隸買賣的中心。大多數的奴隸被帶到意大利,在農場、橄欖園、葡萄園、牧場或工廠里勞作。有些,特別是有教養的希臘人,被用來抄書、教育兒童或擔當羅馬紳士們的顧問和清客。像龐培那樣的百萬富翁可以把他的奴隸和佃農組成一支軍隊。正如他所說的,他只要在地面上跺一跺腳,就可以召來成千上萬的士卒。
兵士 軍隊正在變為職業化。它不再是由大部分時間種地、只是有時在短暫的戰役的農人組成。當人們必須常年遠離家鄉在亞洲或高盧打仗時,戰爭便成為他們的職業。這對于士兵和將軍都是一輩子的事,他們必須從中覓取榮譽和報酬。
無產者 在羅馬,沒有財產的階級,包括奴隸在內,都稱作無產者。他們無疑大多是依靠某種體力勞動或零售商業謀生。但是他們中間很多人并沒有經常的工作或行業;一旦失業,他們就到處奔走,只要有個生路,遇到什么就做什么。在羅馬城里,許多貧民租住在骯臟擁擠的房屋里,面對著狹隘的街道和彎曲的胡同。這些貧民窟正在成為羅馬的一個問題。
無產者在羅馬政治中頗為重要。一個候選人如果許下土地隨便占、面包不要錢、借債不用還之類的漂亮諾言,說不定就可以在無產者中得到支持他的力量。
9.4 煽動家和獨裁者
羅馬有這樣一個容易被賄賂或用土地、谷物、權力的諾言所爭取的無產者階級;有這樣一個急于在政府里受到更多重視的富裕的騎士階級;有這樣一個決心保持它古老特權的元老貴族階級;有這樣一些屢建功勛還醉心于新的勝利的將軍們;于是,要有一個公正和安定的政府是越來越不容易了。那些雄心勃勃有才干的人物卻越來越容易成為煽動家和獨裁者了。
格拉古兄弟 并不是所有富于雄心的羅馬政客都是壞人。其中大多數,雖然也有不智的舉動,但常能以一些好的事情為目標。這一類的典型人物是提比略·格拉古和他的弟弟蓋約·格拉古。他們是貴族,是阿非利加的西庇阿的孫子,但是他們卻站出來作為無產者的支持者。
提比略·格拉古是哥哥,他在公元前133年因提出土地改革的政綱而被選為保民官。他建議凡是富人占用公有土地作為牧場的,面積每塊不得超過1000尤格拉(2.7平方千米)。余下的公地應劃成小農場分給沒有土地的公民,政府應貸款購買農具和牲畜。
擁有土地的富裕元老們利用了另一保民官否決了這個建議,把它擊敗了。但是提比略敦促平民大會罷免了那個保民官,并通過了他有關土改的法案。他無視元老院和憲法,還要參加保民官的重選爭取連任。一個元老及其黨羽帶著他們的武裝奴隸襲擊了他,把他殺死。
十年之后,他的弟弟蓋約·格拉古當選為保民官。他慫恿平民大會重新制定他哥哥的土地法。他又成功地通過了其他有利于無產者的措施。運送農產品進入羅馬的道路得以改進。他計劃遣送無地的羅馬人到迦太基、卡普亞、塔蘭托去建立殖民地。他采取了十分激進的步驟,以市價的一半出售谷物給羅馬貧民。
為了取得這些改革所需的經費,蓋約建議通過一條法律來增加亞洲行省的稅收。這取得了有產者的好感,因為亞洲的稅收將由包稅人,即資本家承包者去收取。他又建議把羅馬公民權擴大到拉丁和意大利諸盟邦,就是說,包括所有意大利的人民。這個建議并沒有實行,但是增加了蓋約·格拉古不少的聲譽。
他曾一時成為無產者的偶像——他是羅馬政治的“頭子”。他再度當選為保民官。但是他無疑有他的敵人,特別是在元老院里。當他離開羅馬去迦太基建立一個殖民地的時候,他的對手在他競選第三任保民官時用暴亂把他擊敗了。他一回來,正值群眾鬧事,在混亂中他被元老們和他們的奴隸所殺(公元前121年)。幾年之后,格拉古土地法修改了,小農場的分配也停止了,而元老們的牧場和種植園卻絲毫未動。
馬略和軍隊 格拉古兄弟未能保持權力是由于他們只有無產者的選票支持。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羅馬獨裁者還必須有一支軍隊。凱尤斯·馬略就是個證明。他不是貴族,只是個騎士,以承包工程致富。他在政治和軍事上步步上升,在公元前107年被選為執政官。作為一個執政官,他屢建戰功而煊赫一時。他擊潰了努米迪亞國王朱古達,挫敗了從北部入侵意大利的兇猛的日耳曼部落——辛布里人和條頓人。馬略當了6年執政官,而蓋約·格拉古卻只能掌2年的權。有沒有一支軍隊是個重大的區別。當馬略從政治上退休時,他還有許多朋友和追隨者。
社會戰爭 馬略放棄當獨裁者之后,意大利陷入了一場通常被稱為社會戰爭的沖突之中。我認為,把它稱為一場意大利內戰也許較好些。這是一場意大利人爭取公民權利的斗爭。它從公元前90年一直鬧到公元前88年,由于羅馬拒絕把公民權擴大到意大利其他地區而引起。經過3年戰斗之后,羅馬把已經建立起來的敵對共和國都彈壓了下去,但這是以和平外交而不是以武力取勝達到的。它用給予所有投降者以公民權利的方法贏得了勝利。從此所有的意大利人都是羅馬人了;意大利就是羅馬。
蘇拉和他的公敵宣言 科爾奈利烏斯·蘇拉是一個貴族,跟馬略學習軍事。后來,他在意大利內戰里統率軍隊,贏得的聲譽使馬略也為之減色。當羅馬必須出兵東征米特拉達特時,他和馬略兩人都熱切希望統率這支軍隊;但是蘇拉的軍團剛同意大利人打仗回來,把馬略及其支持者趕走,在元老院的祝愿下引兵東征。

圖9-3 羅馬廣場,與希臘的廣場相似,集中了市場、神廟,也是公眾聚會的場所,鼓動家往往在此演說。它在以后的年代中還將繼續擴大
經過了在希臘和小亞細亞4個勝利的年頭(公元前87—前83年),蘇拉回到羅馬,他發現自己被他的政敵,即馬略的朋友們,剝奪了公權,沒收了財產,他的支持者們也被殺害。他的報復是駭人的。他在羅馬廣場上一天接一天地披露一批又一批的名單。被披露名字的那些人“被宣告為公敵”;就是說,他們的公權被剝奪了,他們可以被殺戮,財產可以被沒收。他的敵人中有幾千人就是這樣被搞掉的;由于其中有許多是富裕的騎士,蘇拉因而能用土地和別墅來酬報他的兵士和其他支持者。
以軍隊和貴族為后盾,蘇拉在公元前82年至前79年間成為獨裁者。他很可以被稱為國王或皇帝,但是他具有不少卡托式的舊式淳樸作風。他的目的是恢復元老院的貴族統治,略加修改以便使它適應世界帝國的需要。他推行了那些自認為可以持久的改革之后,退休到他美麗的別墅里,第二年就死去了。無疑地,他認為他已為羅馬的政府留下了一個穩固的基礎。但是人們不久就忘記了他的法律。可是,他們記住了他的榜樣,因為還有別人熱切希望著做煽動家和獨裁者。
克拉蘇和龐培 李奇尼烏斯·克拉蘇和格奈尤斯·龐培是在蘇拉部下服過役的兩名將軍,但在政治上都有超過他們老師的雄心。他們兩人雖然都和蘇拉一樣反對過馬略和民主派,現在卻在相互之間和跟無產者之間做成了交易。在無產者、騎士們和他們自己勝利的軍隊的支持下,他們威嚇元老院,當選了公元前70年的執政官。龐培在任滿后,又因在地中海東部殲滅海盜、再度擊敗米特拉達特和并吞敘利亞而獲得了名將的聲望。克拉蘇在販賣奴隸、銀礦和羅馬地產上繼續進行投機而富上加富。他們兩人都在熱烈地爭取獲得更多政治上的榮譽。
9.5 尤利烏斯·愷撒的獨裁統治
龐培通過同克拉蘇攜手而成功了。無疑地,他理解到三個人在一起總會比兩個人更有成就。無論如何,我們不久就見到克拉蘇和他又同第三人尤利烏斯·愷撒結合起來了。龐培和克拉蘇誰也沒有料想到,這個年輕的愷撒會在歷史上占有這樣偉大的地位。等到龐培了解的時候,會使他大為傷心。
第一次三頭政治 龐培、克拉蘇和愷撒的政治合伙被稱為三頭政治,即三個人的團體。龐培是個軍事上的英雄,克拉蘇是個富有的資本家,愷撒是個機敏的政客和有才能的演說家。蘇拉自稱為“幸運者”;他授予龐培的稱號是“偉大的”。人們把克拉蘇說成是“富翁”。當時,也許別人還沒有給愷撒提什么稱號,但是不久他自己締造了他的稱號。如果龐培有名,克拉蘇有錢,那么愷撒有的是智——也有雄心。他這時年約40,是一個相當有影響的政客,一個有成就的演說家和法律家,及一個有經驗的軍官。他出身于名門貴族——尤利氏族,雖然他在政治上站在民主派一邊。他的姑母曾是馬略的妻子;他自己的妻子是一個杰出的民主派領袖的女兒;他的女兒尤莉婭是龐培的妻子。
愷撒在高盧 同伙們設法使愷撒當選為公元前59年的兩個執政官之一。任職期間,愷撒成功地操縱了一些法案的通過,如給龐培的老戰士們公共土地,批準龐培在亞洲的活動,及減少同克拉蘇友好的包稅人的亞洲收稅特權費,準許他們少向國庫繳納三分之一等。
于是這三個人進而瓜分羅馬世界。愷撒分得西部,克拉蘇分得東部,龐培分得中部和南部。愷撒當了5年的高盧總督和其他地區的總督;克拉蘇出征波斯;同時龐培待在羅馬,統率意大利的軍隊和地中海的艦隊。
愷撒在高盧的功勛卓著。他“安撫”了一個又一個部落;建筑了一座橫跨萊茵河的橋梁,擋住了日耳曼人;兩次渡過海峽出征不列顛;并用流利的拉丁文寫下了他驚人的事跡,這是至今仍為中學生愛讀的一本書。他在高盧的5年任期延長到10年,他的軍團也擴充了。他把羅馬的邊界向北推至萊茵河,向西推至大西洋,從而為羅馬贏得了一個巨大的行省,名叫阿爾卑斯北高盧。作為羅馬政治家,他第一個承認高盧人不僅在羅馬軍團里是優秀的兵士,而且也可以成為良好的羅馬公民。
在愷撒和其他人的手上,羅馬支配著地中海世界;但是帝國的軍國主義即將支配羅馬。馬略和蘇拉的榜樣是抹煞不了的。愷撒不久又將給有雄心的戰士們一次更為出色的實際課程。
跨過盧比孔河 龐培和愷撒逐漸疏離了。龐培現在是唯一的執政官,他企圖剝奪愷撒在高盧的兵權;于是爭雄變成了敵對。愷撒向羅馬折回——帶著他的軍團!形勢相當緊張。當他到達盧比孔這條小河,舊日的羅馬北方邊界時,他躊躇起來。他知道帶著他的軍團渡過盧比孔河向羅馬進軍,就會被認為是宣戰。龐培和元老院這時正聯合在一起反對他。克拉蘇在哪里呢?克拉蘇已經死了。他在波斯打了敗仗,被俘了。波斯人聽說他愛金如命,就用熔化的金汁灌進他的喉嚨來發泄殘酷的幽默。現在不是三個人,而是兩個人了,羅馬的世界和羅馬的統治正處在他們兩人之間。這兩個人就是龐培和愷撒。

圖9-4 羅馬士兵的勇敢和堅韌使得羅馬帝國的創建成為可能。這具青銅雕像表現了公元2世紀羅馬全盛時期的羅馬戰士。他的胸甲由金屬帶重疊而成
愷撒當機立斷。他常是這樣的。他大呼:“骰子已經擲下去了!”于是跨上戰馬,躍入盧比孔河,向羅馬前進。當然,他的軍團緊緊跟著他。
這是公元前49年1月7日。愷撒迅速自立為羅馬的主人。龐培從意大利出亡。元老院不敢抵抗這些曾經有效“安撫”過高盧人和日耳曼人的可怕軍團。第二年,愷撒率領一支軍隊向東進入色雷斯,在法爾薩拉一役中擊敗了龐培。龐培逃往埃及,在那里被暗殺。其后的3年里,愷撒鎮壓了他在埃及和小亞細亞的敵人。在法薩盧斯之役的前一年,他對龐培在西班牙的同黨進行了一次迅速而有效的征伐。他們中許多人從此就跟隨了愷撒。
愷撒的權力和稱號 在羅馬,愷撒把一切實權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設法保存共和國的形式和名稱。元老院繼續開會,但受他控制。執政官依然是兩個,但愷撒是其中之一。這就是說,凡是執政官權力所及的,他的話就是法律。保民官也依然存在,但是他們主要的權力卻已授予愷撒了。財務官和助理執政官的人數增加了一倍,但他們都是愷撒的親信。他有權宣戰、媾和、統率軍隊、支配國庫和任命官員。他成了終身獨裁者,被授予了除國王之外的所有其他稱號。有人認為,他也曾想得到國王這個稱號。他最引以自豪的似乎是“國父”這個稱號。
愷撒的改革 愷撒的雄心無疑有一部分是出于自私,但他也是慷慨和有遠見的。他通過軍事上的勝利取得了政治上的權力,但是他用武力強加的和平卻使商旅安穩,貿易興隆。他的種種市政法律使全意大利的城市政府統一了規格。在亞洲的行省里,他制定了正規的賦稅以代替包稅人無限制的勒索。他接受非意大利人參加軍團,并對更多的階級和地方擴大了政治權利,把公民權作為遵守法律的獎賞。他在意大利和諸行省里建立了殖民地,著名的是在迦太基和科林斯等故址。他以減少發放救濟糧的辦法來抑制羅馬的游手好閑之徒。他所做的事業中流傳得最久的是制定了一個新的歷法,至今為了紀念他,還稱其為愷撒歷法。
愷撒之死 但是愷撒的偉大,不僅觸怒了他的敵人,也使他的朋友震驚,他們害怕他的雄心和他的權力。公元前44年3月,在元老院的會堂里,元老院討論允許他在意大利以外的地方可以享受國王尊號的法案,馬可·布魯圖、愷尤斯·卡西約以及其他被認為是他朋友的人把他刺死,為了公眾的福利“犧牲”了他。莎士比亞在劇本里讓他們說道,他們并不是不愛愷撒,但是他們更愛羅馬。23刀的創口流著鮮血,自己的披風蓋著他的臉,愷撒就這么倒在龐培塑像的腳下。
9.6 奧古斯都的帝國君主政體
同龐培一樣,愷撒是羅馬的無冕之主。比龐培更甚的是,他推動了真正君主政體的建立。刺客們雖然斷送了愷撒的性命,但是不久就發現并沒有斷送掉他的聲望。他們也沒有改變產生愷撒的局勢。不論是卡西約和布魯圖的利劍,還是西塞羅的雄辯,都改變不了這個局勢。
第二次三頭政治 在最高權力的追逐者之中,起初最有名的是馬可·安東尼。他在高盧時曾是愷撒的部下,并在愷撒的獨裁時當過執政官。安東尼使民眾憶念起愷撒的偉業,發動愷撒部下的老戰士們起來反對那些刺客,公布了愷撒的遺囑——愷撒在遺囑中將他自己美麗的花園贈予羅馬作為公園,并允諾給每個羅馬公民一筆贈款。安東尼用十分巧妙的方法企圖來接任死者的位置。
但是有一個和他競選的對手,就是屋大維。愷撒在他的遺囑里點名屋大維作為他的養子和他大部分巨大財產的繼承人。屋大維是愷撒姊姊的孫子。但是因為屋大維只有18歲,沒有掌握軍隊,政治上也沒有追隨者,安東尼沒有把他放在心上。
但是屋大維又是個愷撒。他毅然接過遺產權,來到羅馬,采用了愷尤斯·尤利烏斯·愷撒·屋大維這個名字。由于他站在元老院里共和黨的一邊反對安東尼,他被任命為將軍,因而獲得了一支軍隊。西塞羅和其他反對安東尼的人認為他們可先利用這個青年,以后再拋棄。但是屋大維卻模仿了愷撒的手法,率領他的軍隊開進羅馬,強迫元老院和平民大會任命他做執政官。

圖9-5 奧古斯都
還是遵循愷撒的榜樣,公元前43年屋大維同他的對手安東尼以及雷必達結成了三頭政治,一個三人的獨裁統治。這三人都將擔任為期5年的執政官。
決定性的戰役 在這個三人團體里,這個愷撒(屋大維)又是最不知名的;但又一次證明了天才比財富或名望更有影響。不過,屋大維還擁有愷撒的財富。他參加這第二次三頭政治是為了得到安東尼的協助,來推翻元老院里的共和黨,擊敗布魯圖和卡西約率領的共和黨軍隊。
包括西塞羅在內,約300個元老被殺死了。這些人及其他被害者的地產分給了三巨頭和他們的兵士。至于布魯圖和卡西約的共和黨軍隊,公元前42年在馬其頓有名的菲利皮戰役是有決定性的。共和黨聯合的兵力有8萬人,被這三巨頭打敗了。布魯圖和卡西約自殺。三個勝利者于是瓜分了帝國。安東尼得到最大的一份(高盧和東部諸行省),雷必達得到阿非利加,屋大維得到西班牙和意大利。沒過幾年,雷必達辭職。屋大維接收了阿非利加和高盧,成了整個西方的主人。最大的份兒由此轉到了屋大維手中。
安東尼在東方企圖征服波斯,他曾一度表現得很有力量;但是才智和美色毀滅了他。才智是屋大維的,美色是克里奧帕特拉的。克里奧帕特拉是迷人的埃及年輕女王。正如他的老上司尤利烏斯·愷撒一樣,安東尼陷入了“尼羅河巫女”的情網,但又不像愷撒那樣容易自拔。他迷失了心智,做出不明智的舉動。他的妻子屋大維婭是屋大維之妹。他命令她待在意大利。因此,他不僅跟她和屋大維破裂了,也跟羅馬破裂了。
安東尼陷入了東方的豪奢,夢想做另一個亞歷山大。為了出征波斯,他向羅馬要求軍隊。當屋大維拒絕他時,他和克里奧帕特拉率領龐大的軍隊和眾多戰艦直指西北。公元前31年,在希臘西海岸阿克提翁一次重大海戰中,問題解決了。屋大維成了整個帝國的主人。安東尼自殺。克里奧帕特拉又想魅惑屋大維,但是沒有成功,她也自殺了。
兩年后,公元前29年,當33歲的屋大維在羅馬慶祝他的勝利時,他是——正如他所說的——“一切事物的主宰”。在名字上和事實上,他都是第二個愷撒。
偽裝的專制政體 屋大維的統治有43年之久(從公元前29年到公元14年),而不是4年;他在高齡平安地壽終正寢,而不是被人謀害;這大部分是由于他懂得他的君主政體必須加以偽裝。屋大維比偉大的愷撒高明之處在于,他成功地給專制政體披上了共和政體形式的面紗。同愷撒一樣,他是執政官和大祭司;他行使保民官的權威,享有Imperator(將軍)和Pater Patriae(國父)的尊號;但是他明智地拒絕把執政官的任期延長到終身,或接受獨裁者的頭銜。他確是接受了奧古斯都(Augustus,威嚴)的稱號。他也允許把元首(Princeps)一詞應用到他身上。這個名詞是英文“prince”(王子)一詞的來源,但應用在屋大維身上時,它的意思只是“羅馬的首席公民”。摒除了浮華和禮儀,他的生活像一個元老式貴族,而不像一個東方暴君。
權力 在表面上,羅馬共和國仍然保持著共和的形式;但在事實上,奧古斯都擁有幾乎絕對的權力。在外交、宣戰媾和以及供應城市谷物這些無比重要的事務上,他行使了最高的支配權。他最重要的權力(特別是軍團的統率和諸行省的管轄)是每隔5年或10年授予一次的,但總是繼續授予,終其一生沒有發生過問題。他的尊嚴和權力并不是來自某一單獨的職位或稱號;它是由他所有職位綜合構成的,是牢固地建立在他的聲望、他的機敏、他對軍隊的控制和他個人的財富上的。他用私人的錢修建廟宇、公共建筑、高架渠、街道和公路,從而增加了他的聲望。
和平 奧古斯都給羅馬帶來了和平。人民厭倦戰爭,特別是內戰。當雅努斯的廟門在公元前29年關閉的時候,群眾歡聲雷動。這是兩個世紀以來第一次關閉了這座戰時要打開的廟門。在閱兵的馬提烏斯廣場上,樹立了一座雕刻精美的圣壇,作為“奧古斯都的和平”的紀念。除了幾次劇烈和不幸的間斷外,這個和平維持了200年——在羅馬。雖然軍隊不斷地在為帝國開疆拓土,但戰爭是在遙遠的地方進行。
奧古斯都通過征伐增加了若干新的行省,主要是為了把帝國推進到容易防御的邊界,如海洋和大河。他去世時,帝國邊界北至多瑙河和萊茵河,東至黑海、幼發拉底河和阿拉伯沙漠,南至撒哈拉,西至大西洋。
繁榮 在少數軍團不時從事邊疆戰爭的同時,環繞地中海的這一圈文明地帶卻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和平。和平意味著繁榮和文化。這個秩序維持得很好的地中海現在是羅馬的內湖,湖上成千上萬的風帆往來如梭,運載著麥子、酒、橄欖油、亞麻布、毛織品、碗碟和金屬器皿,商業欣欣向榮。如龐培和許多其他古代城市的遺址所顯示的,這是一個富庶的時代。奧古斯都曾夸口說,他見到羅馬時,羅馬是一座磚砌的城市;而離開時,羅馬卻是一座大理石壘成的城市了。這當然是言過其實,沒有考慮到群眾居住的貧民窟;但是僅就興建廟宇和公共建筑而言,他的說法可能是近乎事實的。

圖9-6 和平祭壇用于紀念奧古斯都保持了和平的果實。這是祭壇中的一部分,大地女神與她的孩子們在一起,地下的牛和羊代表和平帶來的繁榮
文學 在文學上,這是羅馬的“黃金時代”。維吉爾正在寫他的偉大史詩《埃涅阿斯紀》,敘述埃涅阿斯在特洛伊淪陷后的流浪生活,很像荷馬在《奧德賽》里對奧德賽的驚險遭遇的描述。維吉爾的作品在形式上是荷馬希臘史詩的拉丁摹本;在內容上,它進一步發揮了將羅馬與愛琴海世界聯結起來的希臘神話。它也是一篇對羅馬和它的統治者的頌歌,這個統治者的家族自稱是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的后裔。
奧古斯都時代的另一個有名的詩人是賀拉斯,以他的抒情詩《頌歌》而著名。奧維德在不以他自己的愛情故事做題材時,就根據希臘和拉丁神話,把眾神的愛情和其他事跡寫成優美的詩句。散文作家李維以連載體發表他文辭凝練的長篇羅馬史。
其他著作家們正在著撰關于斯多噶派和伊壁鳩魯派的哲學、修辭學、建筑學、其他十多種學科的書籍。奧古斯都所聘請的家庭教師編纂了一部百科全書。梅切納斯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和文學評論家,也以慷慨贊助詩人們而著名,同時他還是皇帝身邊有影響力的朋友。
不僅在羅馬,而且在其他各處,特別是在希臘化的東方,藝術家和著作家都在為奧古斯都文明增加光彩。這時代最偉大的地理學家是小亞細亞人斯特拉波,曾在亞歷山大鉆研多年。雅典依然吸引著羅馬的學生。在詩歌、散文、繪畫和雕刻各方面,這個時代和這個皇帝都受到頌揚。
宗教 羅馬的神在這時已和希臘神話里的神融合了起來。同時,民眾對他們的信仰卻削弱了:忘記了他們的拉里和朋納,也忘記了他們的朱庇特和馬爾斯。很多羅馬人,特別是上層階級,不是轉向希臘化哲學,就是沉醉于肉體方面的享樂。輕薄和淫佚在羅馬社會里蔓延。奧古斯都極力要恢復道德和保持強固的舊羅馬式家庭。他通過法律給結婚成家的男子以專有的權利。他放逐了詩人奧維德,因為他寫了淫詞艷語。甚至他自己的女兒也因為她不光彩的戀愛而被放逐。但是他的努力效果不大。舊有的神靈和古老的美德都日趨消亡。
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期,耶穌誕生于伯利恒。但是關于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發展,我們將留在以后的章節里加以敘述。
黑暗的陰影 公元9年,奧古斯都死前5年,一支羅馬軍隊在日耳曼的森林里被打得潰不成軍。這是一個悲劇性的警告:羅馬還是需要美德和英勇。馬略把日耳曼人阻截在阿爾卑斯山脈,愷撒把他們阻截在萊茵河;但是一到時候,他們就將渡過萊茵河和多瑙河,越過阿爾卑斯山脈來分裂這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