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層線
- (美)拉古拉邁·拉詹
- 1888字
- 2019-01-03 17:21:34
媒體與專家推薦
一本令人深思的新作……拉詹的聲音值得傾聽。
——馬丁·沃爾夫 《金融時報》副主編
在一大堆關于金融危機的書中,拉詹的書卻格外引人注目:作者才智非凡,他的學術世界和真實世界都包含在金融和宏觀經濟問題之中,他全球化的視野,他在美國不斷擴大的經濟不平等中尋找金融危機的根源,當然還有他的堅持。在2005年,拉詹就預見到了即將到來的金融崩潰——而在當時,他卻因此而備受批評。
——理查德·波斯納 法律經濟學運動的重要人物
昨夜,我利用一段時間如饑似渴地讀了拉詹的《斷層線》。這本力作篇幅不長,鞭辟入里,特別引人入勝。我強烈推薦讀者將其列入關于金融危機的閱讀書目中。
——馬修·伊格萊西亞斯 美國著名作家
拉詹認為,世界經濟體系的裂痕與地質斷層線相似,但其隱蔽性與廣泛性絕對超出常人所想,而且其危害性可能比貪婪的銀行家、庸碌的管理者以及不負責任的債務人等顯性的角色更加突出。拉詹先生……指出這些角色(以及其他角色)正活躍在更為廣闊的世界舞臺上,他們過去,而且目前依然服從政治經濟的需要……這是一本嚴肅而深刻的力作。
——《紐約時報》
在《斷層線》這本新作中,拉詹指出金融體系崩潰的初始原因是薪酬水平停滯不前和社會不公加劇。由于許多中產家庭生活費用增加而購買力不足,信貸便應運而生。在政府的鼓勵下,金融業開始提供房屋凈值貸款、次級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無節制的信貸可能引發毀滅性的結果,卻很少有經濟學家考慮到這一點。
——《紐約客》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經過激烈的競爭,最終擊敗其他五本候選圖書,成為2010年度最引人注目、最有趣的商業類圖書。七位評審經過激烈的爭論,最后將焦點集中到了《斷層線》上。《斷層線》這本書指出了削弱世界金融體系的缺陷,給出了潛在的解決方案,同時警告說,除非決策者進行痛苦的改革,否則世界也許會重新陷入混亂。
——《金融時報》
左派指出這次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是華爾街貪婪的銀行家,尤其是高盛集團。右派也指出,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政府的錯誤,尤其是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錯誤。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拉古拉邁·拉詹說,原因更加復雜。世界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斷層,促使大的政府和大的金融機構不斷邁向金融地震。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希臘式的悲劇,投機商和銀行家,議員和債務人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將全球經濟推向了無法逆轉的痛苦深淵。但是,如果你把他視為芝加哥自由市場派的代表,他卻出人意料地指出貧富差距是這場金融災難的重大根源。
——《華爾街日報》
太好了……當前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將一切問題歸咎于“全球化”等口號式詞匯,而《斷層線》卻是獨樹一幟的,非常值得一讀。
——《經濟學人》
很有說服力。
——《紐約時報雜志》
拉詹的著作清晰易懂,直截了當。
——彭博新聞社
《斷層線》是必讀之作。
——福布斯網
《斷層線》對金融危機的起源及后果進行了入木三分且深入淺出的剖析,榮獲金融時報–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大獎。只有少數人就這次危機提出預警,而拉詹便是其中之一。這本書的觀點令人驚奇,發人深省。
——《金融時報》
只有少數人能夠預見到這次經濟蕭條,而拉古拉邁·拉詹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斷層線》很有價值,主要在于它清楚地闡述了動機良好的政府干預所帶來的意外的經濟后果。
——《華盛頓時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拉古拉邁·拉詹在其新書《斷層線》中,概括并解釋了導致金融危機的種種弊端,即他所說的在過去幾年中所暴露出來的“斷層線”。之后,拉詹就如何避免危機重現提出了廣泛的政策建議。拉詹的著作高屋建瓴地審視了使我們陷入危機的各種因素,并為避免重蹈覆轍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政策路徑。
——《金融與發展》
拉詹在《斷層線》中提出的全球性改革包羅萬象。除了華爾街的薪酬體系,他還就在全球信貸體系內建立資本緩沖,以及消除對大公司以及金融巨無霸的政府救助提出了創新性的建議。
——《巴倫金融周刊》
2007年,時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的拉古拉邁·拉詹就曾向世界頂級的銀行家們發出預警,指出金融市場正在步入崩潰的深淵,而他們卻不以為意,一笑了之。金融危機之后,拉詹推出新作《斷層線》,警告說世界金融體系注定要重蹈覆轍。拉詹同許多力挺市場經濟的人一樣,要人們別把銀行家妖魔化。但其注重不公平現象的金融保守主義使其脫穎而出。他指出,薪酬差距不斷擴大是金融動蕩的隱形推手,迫使政治家們不斷進行短期性的調整。
——《多倫多星報》
《斷層線》是2010年的最佳經濟學著作。拉詹接受金融時報–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大獎證明了這本書是多么受歡迎。不難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鐘情于這本書,因為它毫無夸大之詞,清晰而全面地闡述了這場危機的根源。
——《基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