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追求公司長期有效增長

1.1.1 企業(yè)作為法人,要尋求超越自然人生命約束的生存之道

全面而系統(tǒng)地建設公司是我們正在思考的問題。公司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企業(yè),它將在奮力的發(fā)展中,逐步擺脫對資金的依賴,對技術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從必然王國逐步走向自由王國。(任正非:《勝利鼓舞著我們》,1994)

我們制定《基本法》《基本法》指《華為公司基本法》。,推進公司的各種法治建設,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公司的長治久安,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只有這樣華為才有希望。(來源:總裁辦公會議紀要,1997)

企業(yè)要一直活下去,不要死掉。作為一個自然人,受自然規(guī)律制約,有其自然生命終結的時間;作為一個法人,雖然不受自然規(guī)律的約束,但受到社會邏輯的約束。一個人再沒本事也可以活60歲,但企業(yè)如果沒能力,可能連6天也活不下去。

如果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能夠順應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其生命可能達到600歲,甚至更長時間。(任正非:《活下去,是企業(yè)的硬道理》,2000)

企業(yè)能否活下去,取決于自己,而不是別人,活不下去,也不是因為別人不讓活,而是自己沒法活。活下去,不是茍且偷生,不是簡單地活下去。活下去并非容易之事,要始終健康地活下去更難。因為它每時每刻都面對外部變化莫測的環(huán)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內部的復雜的人際關系。企業(yè)必須在不斷地改進和提高的過程中才能活下去。(任正非:《活下去,是企業(yè)的硬道理》,2000)

企業(yè)的目的十分明確,是使自己具有競爭力,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在市場上能存活下來。(任正非:《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企業(yè)文化》,2008)

一個企業(yè)怎樣才能長治久安,這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問題。我們要研究推動華為前進的主要動力是什么,怎么使這些動力能長期穩(wěn)定運行,而又不斷自我優(yōu)化。大家越來越明白,促使核動力、油動力、煤動力、電動力、沼氣動力……一同努力的源,是企業(yè)的核心價值觀。這些核心價值觀要被接班人所信奉,同時接班人要有自我批判的自覺。接班人是用核心價值觀約束、塑造出來的,這樣才能使企業(yè)長治久安。(任正非:《干部要擔負起公司價值觀的傳承》,總裁辦電郵文號[2010]009號)

保證公司生存下來應該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要內心盯住有效的增長及優(yōu)質的服務。(任正非:在惠州運營商網絡BG戰(zhàn)略務虛會上的講話及主要討論發(fā)言,總裁辦電子郵件[2012]010號)

華為是不是互聯(lián)網公司并不重要,華為的精神是不是互聯(lián)網精神也不重要,這種精神能否使我們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烏龜就是堅定不移往前走,不要糾結、不要攀附,堅信自己的價值觀,堅持合理的發(fā)展,別隔山羨慕那山的花。(任正非:《用烏龜精神,追上龍飛船》——在公司2013年度干部工作會議的講話,總裁辦電郵文號[2013]255號)

華為未來商業(yè)模式是堅持已有優(yōu)勢,加強開放合作,保證持續(xù)贏利,活下去就是勝利。華為商業(yè)模式應該是保證持續(xù)贏利,不一定比別人賺得多,能活下去就是最后勝利。華為既要堅持已有優(yōu)勢不動搖,還要繼續(xù)往前進,這就是“寶馬”;積極關注“特斯拉”,學習“特斯拉”的優(yōu)勢所在,我們積極看待世界發(fā)生的變化,一旦出現(xiàn)戰(zhàn)略性機會點,千軍萬馬壓上去。(任正非:在2013運營商網絡BG戰(zhàn)略務虛會上的講話及主要發(fā)言,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16號)

成吉思汗的馬蹄聲已經遠去,現(xiàn)代的躁動也會平息,活下去才是勝利。(任正非:《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在與消費者BG管理團隊午餐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25號)

1.1.2 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

公司對利潤看得不重,我們以長遠的眼光來經營公司,以誠實面對客戶,誠實地經營,誠實地發(fā)展公司,依靠誠實換取客戶對我們的滿意、信任和忠誠。正因為我們把利潤看得不重,所以我們不去包裝、炒作和投機,而把全部精力用在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經營公司上。當然,誠實又沒有包裝,客戶有時會看低了公司,但終究會認識公司的。(任正非:《華為的機遇與挑戰(zhàn)》,2000)

要想讓客戶滿意,要有良好客戶關系,沒有別的訣竅,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優(yōu)質服務。華為只有靠優(yōu)質服務才能活下去。什么叫作優(yōu)質服務?我們收到了貨款,賺了錢,客戶還說我們很好,就叫作優(yōu)質服務。(任正非:《擴充隊伍,準備大仗》,2000)

華為公司不唯股東利益最大化、不唯員工利益最大化,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這是華為公司過去勝利、將來勝利的法寶。(來源:2002年營銷目標匯報會紀要)

只有當客戶深刻地認識和理解了我們,他才知道我們這個戰(zhàn)略伙伴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才知道我們能提供給他的是什么樣的未來,才會買我們的設備,我們才能活下來。(任正非:《面向未來,以客戶痛點為切入點,全球化展示》,總裁辦電郵文號[2012]046號)

華為的董事會明確不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也不以其利益相關者(員工、政府、供應商……)利益最大化為原則,而堅持以客戶利益為核心的價值觀,驅動員工努力奮斗。在此基礎上,構筑華為的生存。(任正非:《董事會領導下的CEO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執(zhí)行官。輪值制度辨》,2012年年報)

要提供好的服務,就是優(yōu)質資源要向優(yōu)質客戶傾斜,就是我賺了你的錢,我有一部分錢要放到你那去,怎么做的,就是提升服務水平。(來源:東南非多國管理部向任正非匯報工作紀要,總裁辦電郵文號[2013]003號)

1.1.3 企業(yè)只有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才能永葆活力

華為公司如果在兩年前就停止發(fā)展,那我們今天就是收拾殘局、準備破產的局面。我們今天若停止發(fā)展,兩年后也會是這種局面,我們的對手實力太強大,除了進步,我們已無路可走。(任正非:《勝負無定數(shù),敢搏成七分》,1996)

我們通過保持增長速度,給員工提供了發(fā)展的機會,公司利潤的增長,給員工提供了合理的報酬,這就吸引了眾多的優(yōu)秀人才加盟到我們公司來,然后才能實現(xiàn)資源的最佳配置。只有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才能永葆活力。(任正非:《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華為必須保持合理的成長速度。那么,怎樣才能使發(fā)展速度更快?只有靠管理,靠服務。沒有管理就形不成力量,沒有服務就會失去方向。(任正非:《不做曇花一現(xiàn)的英雄》,1998)

談到發(fā)展觀,我們只要核心競爭力在不斷提升就行了,就意味著市場增大,就比別人好,就是擴大;然后我們再前進,再提升,再擴大,終有一天會超越別人。(任正非:《把握機遇,腳踏實地,迎接大發(fā)展》,2000)

我們的目標方向是很清晰的,就是必須要發(fā)展,不發(fā)展就是死亡。(任正非:《人力資源工作要為業(yè)務發(fā)展服務,不能走向僵化》,2008)

1.1.4 做行業(yè)的領導者,引領行業(yè)發(fā)展

我們必須在混沌中尋找戰(zhàn)略方向。華為公司總有一天會走到懸崖邊上,什么是走到懸崖邊上?就是走到了世界同行的前列,不再有人能夠清楚地告訴我們未來會是什么,未來必須靠我們自己來開創(chuàng)。我們不走到懸崖邊上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我們不想走到懸崖邊上,也是沒有出息的。(來源:珠海石景山會議紀要,1997)

在電子信息產業(yè)中,要么成為領先者,要么被淘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來源:《華為公司基本法》,1998)

我們追求什么呢?我們依靠點點滴滴、鍥而不舍的艱苦追求,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yè),來為我們的顧客提供服務。也許大家覺得可笑,小小的華為公司竟提出這么狂的口號,特別在前幾年。但正因為這種目標導向,才使我們從昨天走到了今天。我們若不樹立一個企業(yè)發(fā)展的目標和導向,就建立不起客戶對我們的信賴,也建立不起員工的遠大奮斗目標和腳踏實地的精神。因為電子網絡產品大家擔心的是將來能否升級,將來有無新技術的發(fā)展,本次投資會不會在技術進步中被淘汰。華為公司若不想消亡,就一定要有世界領先的概念。(任正非:《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未來電信設備供應商格局是數(shù)家寡頭共分全球市場。公司的總體競爭策略,就是與強勢的競爭伙伴開展有序、有利、有節(jié)的競爭合作,堅決遏制惡意的戰(zhàn)略競爭對手,以此在未來兩年構建各細分市場(區(qū)域、產品、客戶群)的雙寡頭或三分天下的格局。(來源:《關于市場工作重點的指導意見》,EMT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經營管理團隊。是華為公司經營、客戶滿意度的最高責任機構,EMT主任即為CEO。紀要[2008]014號)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是秦王朝六百多年,歷經幾十代王朝,目標一致,利益一致的結果。管子說,利出一孔,其國無敵。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目標與責任,要堅定不移,也要適時審視。我們集合了一群各民族優(yōu)秀的子孫,但在大時代中,干了一件很費力并不很賺錢的事情。經歷二十多年的奮斗,其艱苦努力構建的平臺,會有極大的潛在價值,我們不能因為動搖和腐敗而毀了它。我們要堅守EMT宣言的誓詞,至少核心層的兩三千人要嚴格自律,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努力奮斗。(來源:EMT紀要[2012]002號)

稱霸也是三家分晉,我們也不可能獨霸。(任正非:在惠州運營商網絡BG戰(zhàn)略務虛會上的講話及主要討論發(fā)言,總裁辦電子郵件[2012]010號)

第一,一個領導者首先要能夠洞察未來,包括產業(yè)未來的走向、趨勢和變化。只是看到還不夠,還要能抓住未來,能牽引整個產業(yè)走向未來,時時刻刻扮演主導者的角色。第二,一個領導者要建立產業(yè)鏈的利益分享機制,讓整個產業(yè)鏈掙錢多一點,風險小一點,這樣大家才愿意跟著你往前走。為什么大家都愿意跟著蘋果走,因為蘋果盤子大,跟著它有市場空間和前途,而且蘋果利潤高,對供應商和合作伙伴沒那么摳,跟著它賺錢多、風險小。第三,一個領導者一定要做取舍,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且一旦做出選擇就不要動搖。為什么愛立信不做WiMax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聯(lián)接入,也叫802.16無線城域網或802.16。是一項新興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能提供面向互聯(lián)網的高速連接。,因為它一做WiMax,別人就不知道領導者到底要干啥,如果領導者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大家跟著他就沒有信心。第四,一個領導者要構筑有效的競爭環(huán)境,尤其是產業(yè)整體的贏利空間。如果領導者到處搶市場,把價格壓到底線,別人就沒法玩了,因為這個行業(yè)沒有生存空間了。(任正非:在惠州運營商網絡BG戰(zhàn)略務虛會上的講話及主要討論發(fā)言,總裁辦電子郵件[2012]010號)

針對未來業(yè)務發(fā)展,要能夠引領產業(yè)的方向,成為客戶可以問計的對象。(任正非:在2013運營商網絡BG戰(zhàn)略務虛會上的講話及主要發(fā)言,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16號)

堅持聚焦管道的針尖戰(zhàn)略,有效增長,和平崛起,成為ICT領導者。(任正非:在人力資源工作匯報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57號)

要成為行業(yè)領袖,不能采取狹隘地在高速公路上丟小石子的方式來形成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這樣只會卡住世界的脖子,不是我們要走的道路。我們要走的道路是站在行業(yè)領袖的位置上,為世界做出貢獻。什么叫領袖?領袖就是為了世界強盛,對建立世界信息網絡大構架做出貢獻,舍得給周邊人分享利益。我們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公司,怎么會去阻撓信息流的前進呢?即使你阻撓信息流前進,別人不走你這條路也終究會走到目的地,而你就必然會被歷史邊緣化了。(任正非:在與法務部、董秘及無線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5]015號)

1.2 公司長期有效增長的內涵

1.2.1 追求有利潤的收入,有現(xiàn)金流的利潤,不重資產化

沒有規(guī)模效益,企業(yè)的發(fā)展會越來越困難

我們的企業(yè)生存在信息社會里,由于信息的廣泛傳播,人們的智力得到更大的開發(fā)和更大的解放,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新產品和新技術來服務于這個世界。由于信息網絡的加速龐大,使得所有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不能緊緊抓住機會窗短短開啟的時間,獲得規(guī)模效益,那么企業(yè)的發(fā)展會越來越困難。沒有全球范圍的巨大服務網絡,沒有推動和支撐這種網絡的規(guī)模化的管理體系,就不能獲得足夠利潤來支撐它的存在和快速發(fā)展。因此失去機會窗的原因對華為來說,主要是服務和管理,這是華為的戰(zhàn)略轉折點。(任正非:《不做曇花一現(xiàn)的英雄》,1998)

由于信息產業(yè)的進步與多變,必須規(guī)模化,才能縮短新產品的投入時間。規(guī)模是優(yōu)勢,規(guī)模優(yōu)勢的基礎是管理。企業(yè)縮小規(guī)模就會失去競爭力,擴大規(guī)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臨死亡。管理是內部因素,是可以努力的。規(guī)模小,面對的都是外部因素,是客觀規(guī)律,是難以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必然抗不住風暴。因此,我們只有加強管理與服務,在這條不歸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礎。這就是華為要走規(guī)模化、搞活內部動力機制、加強管理與服務的戰(zhàn)略出發(fā)點。(任正非:《我們向美國人民學習什么》,《管理優(yōu)化》第63期,1998)

如果在我們領先的幾年中,有可能占據了非常大的市場,從而將成本攤薄,并持續(xù)把成本控制住,這個市場就可能繼續(xù)是我們的。我說的這個成本并非單指產品技術成本。如果我們控制不住市場規(guī)模,技術突破別人也是可以很快追上來的。誰能像薇甘菊薇甘菊,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適生地攀緣纏繞于喬灌木植物,重壓于其冠層頂部,阻礙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繼而導致附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植物之一,素有“植物殺手”之稱,入選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編者注一樣,鎖住這個空間,誰就鎖住了這個世界。(任正非:在地區(qū)部向EMT進行2008年年中述職會議上的講話,EMT紀要[2008]028號)

經營結果要以利潤為中心,但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

多年來,華為公司的增長是以銷售額為導向的增長。在泡沫經濟時期,這種增長方式無疑是可以理解的,正如房地產價格非常高的時候,誰圈地越多,賺錢也就越多。華為公司剛成立的時候,純利達到了23%,在那個時候,我們只要搶到合同,肯定就能贏利,這就形成了以銷售額為導向的文化。它沒有與時俱進,而持續(xù)到現(xiàn)在,是必須改變的時候了。在這個歷史時期,已經不再是賣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提高經營效率及項目管理能力了。所以,考核方式應該轉變?yōu)槿齻€要素:銷售收入、貢獻毛利和現(xiàn)金流,才能構成持久的平衡。(任正非:《改變對干部的考核機制,以適應行業(yè)轉型的困難發(fā)展時期》,總裁辦電郵文號[2006]036號)

我們公司在前面20年是以規(guī)模為中心,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規(guī)模很大,利潤還比較豐厚,只要搶到規(guī)模就一定會有利潤。但是現(xiàn)在我們正在發(fā)生改變。我們強調每個代表處,每個地區(qū)部,每條產品線,必須以正的現(xiàn)金流、正的利潤和正的人的效益增長為中心做進一步考核,我想三年內會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如果繼續(xù)以規(guī)模為中心,公司會陷入瘋狂。(任正非:與PMSPMS,工程生產管理系統(tǒng)。高端項目經理的座談紀要,總裁辦電郵文號[2009]007號)

企業(yè)生產最主要的目標是服務客戶獲取利潤,不是別的。我們走了20年,我們終于可以喊出這句話:我們經營結果以利潤為中心了!但這個利潤有近期的,有中長期的,有遠期的。利潤不是說今年收回來叫利潤,再過10年收回來不叫利潤,以利潤為中心是我們公司管理改革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組織、責任者等所有東西都可能由這個東西的改變而使公司整個組織改變。為什么我有信心呢?我認為這個改變最終的結果是,華為公司在這個生存時期會比昨天生存得好一點,其實就好一點點,我們就活過來了。生與死之間可能相差就一秒鐘兩秒鐘。(任正非:在后備干部總隊例會上的講話,2009)

我們公司經營目標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我們所有薪酬、經營的指導方針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實際上就是榨干未來,傷害了戰(zhàn)略地位。(任正非:在EMT辦公例會上的講話,2010)

在華為公司還是小公司的時候,雖然說要做大,但還是每年都看利潤的,如果沒有錢分,公司早就散了。你們人人都想做思科,做蘋果,人人都財大氣粗。本來就在優(yōu)勢這塊,聚集突破就行了,就想做一個世界大公司,所有業(yè)務展開,最后關鍵點并沒有做起來。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東西,我們不能再鋪攤子,要以創(chuàng)造價值為中心。(任正非:在EMT辦公例會上的講話,2012)

現(xiàn)金流是企業(yè)生存的命脈

我曾經帶高級干部去看客家大屋——土圍子,這個土圍子為什么能守住?為什么大屋能活下來?關鍵是每個大屋都有個很好的水井,這就是現(xiàn)金流。我們公司高層干部要清醒地認識到現(xiàn)金流的重要性,我們公司到現(xiàn)在沒有出現(xiàn)過崩潰的兆頭,就是我們一直關注現(xiàn)金流不能中斷。糧食等物資可以儲存起來,但沒有水就不能生存下來。土圍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水井。國外的城堡都要解決吃水的問題,解決了吃水的問題就解決了戰(zhàn)爭和生活問題。這眼水井就是我們財務管理的現(xiàn)金流。(任正非:在2004年三季度國內營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未來最危險的問題就是現(xiàn)金流,一定要高度重視。我們將來如果出現(xiàn)大問題,就是現(xiàn)金流枯竭。因為這是企業(yè)生存的瓶頸,業(yè)界很多公司死就死在這個上面。德隆有什么問題?它就是現(xiàn)金流中斷了,項目不能軟著陸,所有銀行同時逼它還款,這樣經營的鏈條就斷掉了。所以這就叫作現(xiàn)金為王。因此我認為如果死,我們就死在現(xiàn)金流上。我們不會死在利潤上,沒有利潤我們賣房子、賣土地,還能扛個幾年,沒有現(xiàn)金流我們很快就破產了。(任正非:《加強貨款回收,改善現(xiàn)金流》,總裁辦電郵文號[2006]007號)

經營結果必須穩(wěn)健、均衡,才能支撐起公司的長期生存和發(fā)展

僅僅考核任何單項指標都不代表公司能取得可持續(xù)發(fā)展。如果單純考核銷售額,有些地區(qū)部、辦事處,有些產品線就拼死命向公司要戰(zhàn)略補貼、拼死命要求公司把價格降下來,這是典型的銷售無能、干部無能,因為他只能賣到最低價。這樣的銷售額越大,我們死亡就越快。(任正非:在2006年市場年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文號[2006]036號)

我們要繼續(xù)堅持以有效增長、利潤、現(xiàn)金流、提高人的效益為起點的考核(條件成熟的地方,可以以薪酬總額為計算基礎),凡不能達到公司人的效益提升改進平均線以上的體系團隊負責人,片區(qū)、產品線、部門、地區(qū)部、代表處等各級一把手,要進行問責。在人的效益超越平均線以上的部門,要對正利潤、正現(xiàn)金流、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進行排序,堅決對高級管理干部進行末位淘汰,改變過去刑不上大夫的做法,調整有一線成功實踐經驗的人補充到機關。(任正非:《誰來呼喚炮火,如何及時提供炮火支援》——在銷服體系奮斗頒獎大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文號[2009]001號)

銷售的目的不僅僅是簽訂訂貨合同,不論多么激動人心的機會都須形成收入,不論多大的收入最終都須轉換成利潤和現(xiàn)金流,反之,就是飲鴆止渴,將導致公司滅亡。(來源:《關于2012年經營環(huán)境分析與關鍵經營策略的指導意見》,司發(fā)[2012]081號)

我們是一個輕資產公司,并不具備資產經營的能力和經驗。如果我們擁有較重的資產,我們的流動性就會變得越來越差,到那個時候,我們面臨的問題就不是有效增長,而是生死存亡。(任正非:與銷售融資專家座談紀要,總裁辦電郵文號[2012]025號)

“以生存為底線,實現(xiàn)有利潤的增長、有現(xiàn)金流的利潤,不重資產化”的經營目標是確定的,要堅持圍繞這個目標開展未來2~3年的經營管理工作。(來源:財經委員會2016年度工作情況匯報紀要,董事會紀要[2017]006號)

1.2.2 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加大前瞻性、戰(zhàn)略性投入,構筑公司面向未來的技術優(yōu)勢,引領行業(yè)發(fā)展

公司不為短期的利益所動,緊緊地圍繞著企業(yè)核心競爭力進行經營管理,一些不利于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事華為堅決不做,在一些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不相關的利益前,華為是經得住誘惑的。可以說,為了核心競爭力華為失去了很多機會與利益,但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我們將永久地失去發(fā)展的機會。對于華為來講,我們現(xiàn)在可選擇的機會確實很多,但只有無所為,才能有所為,我們所為的標準只有一條,這就是不斷地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有了核心競爭力,我們還可以干許許多多的事情,失去了核心競爭力,我們將一事無成。所以,我們一直在減少自己的多余動作。(任正非:《華為的機會與挑戰(zhàn)》,2000)

我們對戰(zhàn)略性目標的投入要看得更重一些。我們今天的投入要兩年后才產生效果,我們今天削減投入就會在春天到來的時候沒有種子,沒有化肥。(任正非:在總裁辦公會議上的講話,2001)

加大前瞻性、戰(zhàn)略性投入,構筑公司面向未來的技術優(yōu)勢,引領行業(yè)發(fā)展。要加大以技術為中心的戰(zhàn)略性投入,以領先時代。我們以客戶為中心講多了以后,可能會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會忽略以技術為中心的超前戰(zhàn)略。將來我們以技術為中心和以客戶為中心兩者是擰麻花的:一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做產品;一個以技術為中心,來做未來架構性的平臺。(來源:《關于2012年經營環(huán)境分析與關鍵經營策略的指導意見》,司發(fā)[2012]081號)

以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變革雙輪驅動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持續(xù)提升

近期的管理進步,必須有一個長遠的目標方向,這就是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公司長遠的發(fā)展方向是網絡設備供應商,這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xiàn)。有了這個導向,我們抓近期的管理就不會迷失方向。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我們的短期發(fā)展和長期發(fā)展就不會發(fā)生矛盾,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會得到提升,我們也就有了生存的理由和生存的價值。(任正非:《活下去,是企業(yè)的硬道理》,2000)

華為自始至終以實現(xiàn)客戶的價值為經營管理的理念,圍繞這個中心,為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進行不懈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管理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不冒風險才是企業(yè)最大的風險。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才能持續(xù)提高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技術日新月異、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去。(任正非:《創(chuàng)新是華為發(fā)展的不竭動力》,2000)

冬天真的要來了,誰能取勝?無非是質量與成本取勝,誰的質量與成本是最優(yōu)秀的,誰的響應最快,誰就能度過這個冬天。所以研發(fā)一、二把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抓質量、抓成本,之后才能再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向上探索。支撐技術創(chuàng)新的基礎支柱是:質量、成本、時間。如果離開質量、成本、時間,就沒有技術創(chuàng)新的價值了,絕不能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科研的膽大與謹慎要并存,在花錢上要膽大,在質量與技術認證上要謹慎。(任正非:在華為技術與安圣電氣研發(fā)體系干部座談會上的講話,2001)

怎樣才能在全球化中取得成功,并保持優(yōu)勢呢?其實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已經說明了我們的目標、策略以及執(zhí)行的方法。我們曾經是靠艱苦奮斗、技術創(chuàng)新而生存下來的公司,難道技術創(chuàng)新就沒有止境?摩爾定律就永遠正確?靠一招鮮就能吃遍天?我認為當有線、無線的寬帶接入,達到一定帶寬,并覆蓋到一定程度后,網絡技術創(chuàng)新這套馬車,就會慢下來。這個時候,有很大的市場覆蓋,有優(yōu)良的管理,能夠提供低成本優(yōu)質服務的公司才能生存下來。華為就是要趕在死亡之前,達到這樣的規(guī)模水平,并在這近10年中,努力變革自己,謙虛地向西方公司學習管理,提高效率,并制定優(yōu)異的人力資源機制,促使全體員工不斷奮斗,才有可能活下來。只要我們不自滿、不懈怠,我們就一定會是長久的贏家。(任正非:《市場經濟是最好的競爭方式,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總裁辦電郵文號[2009]005號)

在我們公司的創(chuàng)新問題上,第一,一定要強調價值理論,不是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一定是為了創(chuàng)造價值。第二,在創(chuàng)新問題上,我們要更多地寬容失敗。(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總裁辦電郵文號[2012]035號)

工程師執(zhí)政有什么害處呢?就是把產品做到客戶不需要,重視技術創(chuàng)新,不重視管理。不能老是以技術為導向,公司要貫徹從技術導向走向商業(yè)導向,我們要重視管理。項目CEO是商業(yè)領袖,不是技術專家。(任正非:在EMT辦公例會上的講話,2012)

1.2.3 構建健康友好的商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

建設商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有戰(zhàn)略思維

華為的發(fā)展壯大,不可能只有喜歡我們的人,還有恨我們的人,因為我們可能導致很多小公司沒飯吃。我們要改變這個現(xiàn)狀,要開放、合作、實現(xiàn)共贏,不要一將功成萬骨枯。前20年我們把很多朋友變成了敵人,后20年我們要把敵人變成朋友。當我們在這個產業(yè)鏈上拉著一大群朋友時,我們就只有勝利一條路了。(任正非:《以客戶為中心,加大平臺投入,開放合作,實現(xiàn)共贏》,2010)

我們要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要有戰(zhàn)略性的思維,認真思考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什么,我們怎么去改善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通過什么手段去建立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任正非:《對“三個勝利原則”的簡單解釋》,2010)

任何強者都是在均衡中產生的。我們可以強大到不能再強大,但是如果一個朋友都沒有,我們能維持下去嗎?顯然不能。我們?yōu)槭裁匆虻箘e人,獨自來稱霸世界呢?想把別人消滅、獨霸世界的成吉思汗和希特勒,最后都滅亡了。華為如果想獨霸世界,最終也是要滅亡的。我們?yōu)槭裁床话汛蠹覉F結起來,和強者合作呢?我們不要有狹隘的觀點,想著去消滅誰。我們和強者,要有競爭也要有合作,只要有益于我們就行了。(任正非:《以客戶為中心,加大平臺投入,開放合作,實現(xiàn)共贏》,2010)

隨著公司的發(fā)展和變化,我們的商業(yè)環(huán)境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我們也要有很多化解商業(yè)困難的措施。我們雖然已經強大,但內部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們要學會“恃強示弱,內剛外柔”。別得意便張狂,學會處理好內部關系與外部關系。表面的強大,不是強大。(任正非:《成功不是未來前進的可靠向導》,總裁辦電郵文號[2011]004號)

未來華為的成功取決于兩點:一是組織的能力與活力,二是商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的組織有沒有能力擔負起千億美元產值的公司運作,有沒有活力去應對挑戰(zhàn)?商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對我們的容忍度,容不容許我們做大做強?我們有什么辦法去改善商業(y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任正非:《不要盲目擴張,不要自以為已經強大》,總裁辦電郵文號[2012]006號)

在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一定要敢于領導世界,但是取得優(yōu)勢以后,不能處處與人為敵,要跟別人合作。有人問我:“你們的商道是什么?”我說:“我們沒有商道,就是為客戶服務。”(任正非:在戰(zhàn)略務虛會上的講話,2015)

以土地換和平

什么叫領導?什么叫政客?這次以色列的選舉,讓我們看到了猶太人的短視。拉賓拉賓,指伊扎克·拉賓(Yitzhak Rabin),以色列政治家、軍事家,他是首位出生于以色列本土的總理,在任職期間對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做出了積極努力,于1995年被猶太激進分子刺殺。——編者注意識到以色列是一個小國,處在幾億阿拉伯人的包圍中,盡管幾次中東戰(zhàn)爭以色列都戰(zhàn)勝了,但不能說50年、100年以后阿拉伯人不會發(fā)展起來。今天不以土地換和平、劃定邊界,與周邊和平相處,那么一旦阿拉伯人強大起來,猶太人又會流離失所。而大多數(shù)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我終于看到一次猶太人也像我們一樣短視。我們的領導都不要迎合群眾,但實現(xiàn)推進組織目的,要注意工作方法。一時犧牲的是眼前的利益,但換來的是長遠的發(fā)展。(任正非:《華為的冬天》,2001)

我曾經在與一個世界著名公司,也是我司全方位的競爭對手合作時講過,我是拉賓的學生,我們一定要互補、互助,共同生存。我只是就崇敬拉賓,來比喻與競爭對手的長期戰(zhàn)略關系。(任正非:《華為的冬天》,2001)

幾年前我們提出以土地換和平,加大與友商的合作步伐,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共同為客戶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經過了七八年,我們終于讓相當多的人認識了我們,很多友商開始視我們?yōu)榕笥选T跒榭蛻籼峁﹥?yōu)質服務中展開競爭,在降低開發(fā)成本上進行合作……這些管理格局的變化,已經明顯反映到我們的發(fā)展態(tài)勢中來了,未來公司的發(fā)展將發(fā)生很大的歷史性變化。(任正非:《認清形勢,加快組織建設和后備干部培養(yǎng),迎接公司新發(fā)展》,2005)

1.2.4 追求公司長期價值

價值表現(xiàn)為公司現(xiàn)實的獲利能力和未來潛在獲利機會的貨幣化

任何一個產品都可能經歷不贏利到贏利的過程,我們要用產品長期的贏利戰(zhàn)略支持短期的不贏利戰(zhàn)略,關鍵是要設置一個邊際成本點,超過了這個規(guī)模量的點之后就能夠贏利。(任正非:在IPIP,internet protocol,網絡之間互連的協(xié)議。微波業(yè)務發(fā)展專題匯報上的講話紀要,2009)

我們這次組織整改還是強調市場機會第一,然后才是人均效益。如果片面強調人均效益第一,那么按照華為公司今年的效益,只要不招人,人均效益就提高了,但我們的增長不夠。因此,人均效益提高的基礎還是有效增長,還是要形成以有效增長為中心、以自我協(xié)調為中心的機制。我們的眼睛不能只盯著人均效益,否則我們一定會失敗。沒有戰(zhàn)略思維是不行的,所以要盯在我們的增長上,盯在我們創(chuàng)造的總效益上,然后再考核人均效益。(任正非:2009年3月25日在后備干部總隊例會上的講話)

我們必須要在一個主航道上,是以價值為中心,不是以技術為中心。(任正非:在網絡能源產品線匯報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文號[2012]043號)

華為的商業(yè)模式是:長期保持饑餓狀態(tài),不謀求賺大錢

面臨這個時代,不是我們要不要引領市場需求,我認為能不能適應這種變化才是最主要的。我們現(xiàn)在很多資產實際上是話音時代的資產,過去20年的成功并不能證明我們未來會怎么樣。在這個新時代,我們就是要丟掉包袱前進。首先,我認為技術不是門檻,任何技術別人都能趕上來;客戶也不一定有忠誠度,因為你自己就不可能永遠這么好地對待你曾經的客戶,這些都是不可靠的。我認為真真實實的是商業(yè)模式,為什么我一貫主張賺小錢不賺大錢?這就是商業(yè)模式。因為電信網絡太不掙錢了,有些設備供應商減少了有些方面的投資,才讓我們趕上來了。如果當我們在這個行業(yè)稱霸時,我們繼續(xù)賺小錢,誰想進這個行業(yè)賺大錢都是不可能的,他要賺小錢,他能不能耐得住這個寂寞?耐不住寂寞他就不干了,還是我們占著這個位置。如果我們長期保持饑餓狀態(tài),不謀求賺大錢,最終我們能持久賺錢。賺小錢,如果分配不是很差,還過得去,大家不散掉就行了。如果我們想壘起短期利益,想賺大錢,就是自己在埋葬自己。保證公司生存下來應該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內心要盯住有效的增長及優(yōu)質的服務。(任正非:在2013運營商網絡BG戰(zhàn)略務虛會上的講話及主要討論發(fā)言,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16號)

華為公司也曾多次動搖過。人生還是要咬定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持續(xù)去做。有人說我們做芯片不掙錢,人家做半導體的掙大錢,但是掙大錢的死得快,因為大家眼紅,拼命進入。我們掙小錢怎么死呢?我們這么努力,比不上一個房地產公司,上帝先讓我們死,就有點不公平。我和歐盟副主席聊天,他問我:全世界的經濟都這么困難,你怎么敢大發(fā)展?我說第一點,我們的消費是小額消費,經濟危機和小額消費沒關系,比如你欠我的錢,我還是要打電話找你要錢,打電話就是小額消費。第二點,我們贏利能力還不如餐館的毛利率高,也不如房地產公司高,還能讓我們垮到哪兒去,我們垮不了。所以當全世界都在搖擺,都人心惶惶的時候,華為公司除了下面的人瞎惶惶以外,我們沒有慌,我們還在改革。至少這些年你們還在漲工資,而且有的人可能漲得很厲害。我們?yōu)槭裁茨芊€(wěn)定?就是我們長期掙小錢。(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2012)

1.2.5 資本與勞動分享利益

人與人之間的所有合作實際上還是利益分配問題。如果我們當初只想個人富裕的話,那么我們的朋友就會更少一些,我們的戰(zhàn)斗力就更小一些,我們的利潤也就更低一點。我們可分配的百分比很大,但基數(shù)很小,其相乘結果是很小的。因此我們的目的是把蛋糕做大,百分比調小,從而符合“利益均沾”的原則。(任正非:談公司未來組織目標和體制藍圖紀要,1994)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yè)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chuàng)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來源:《華為公司基本法》,1998)

建立起員工個人收入與公司整體效益聯(lián)系浮動的價值分配制度。在效益好時要敢于擴張,共同負責;在受到挫折時,要共同忍受。通過這種張弛,把壓力傳遞到流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與每一個員工。(任正非:1999年管理工作要點)

企業(yè)的發(fā)展要強調客戶、資本、勞動者多贏。因此,我們要強調要真正去努力實現(xiàn)客戶的需求,要培養(yǎng)對客戶需求有激情、有干勁,并孜孜不倦去實現(xiàn)的員工。以長期奉獻能力與實現(xiàn)貢獻定薪酬,以短期貢獻定獎勵。我們一定要強調每個人對資本的貢獻價值,在這個價值下,每增加一個人,要增加一部分增值價值。辦企業(yè)一定要使客戶滿意,這是生存基礎;也要使股東滿意,這是投資的目的;同時,也要使貢獻者滿意,我們絕不讓雷鋒吃虧,這是持續(xù)發(fā)展的推動力。(任正非:“關于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的指導意見”,2005)

華為公司到底是肯定英勇作戰(zhàn)的奮斗者,還是肯定股東?外界有一種說法,華為股票之所以值錢,是因為華為員工的奮斗,如果大家都不努力工作,華為股票就會是廢紙。是你們在拯救公司,確保財務投資者的利益。作為財務投資者應該獲得合理回報,但要讓“諾曼底登陸”的人和“挖巴拿馬運河”的人拿更多回報,讓奮斗者和勞動者有更多利益,這才是合理的。(任正非:在后備干部項目管理與經營短訓項目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54號)

有員工在公司心聲社區(qū)貼了一篇外面評論家的文章,主要說若華為不能持續(xù)贏利,虛擬受限股就是泡沫,終會破滅。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真理。因此,華為要加強改進自己,聚焦戰(zhàn)略,簡化管理,去除冗員,淘汰落后,才能不斷地激活自己。不過上市公司不贏利,也要垮掉的,不上市的公司不贏利也不能發(fā)展的。我們沒有不同于別人的命運,唯有多努力。(任正非:在企業(yè)業(yè)務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06號)

我們虛擬受限股的實行是經政府批準的,有紅頭文件的,是合法的。歷屆中央首長都在關懷過問這件事情,看其能否促進產業(yè)發(fā)展,稱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種嘗試。我們也經常去北京匯報執(zhí)行情況,我們是遵紀守法的。但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我們是把風險捆在員工奮斗上的,員工對自己的奮斗有信心,就自愿購買,也可以不買。如果你擔心,現(xiàn)在公司處在平靜的發(fā)展時期,任何人都可以自愿全部退出虛擬受限股計劃,但退出后就不能再逆向購買回去。若再想購買,仍然是按基于貢獻的飽和配股計劃執(zhí)行。(任正非:在企業(yè)業(yè)務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06號)

華為這20多年的成功,在于解決了資本和勞動的價值分享機制,這個分享機制要延伸到與供應商、客戶進行分享,最終結果就是共同分享這個世界。(任正非:在戰(zhàn)略預備隊誓師典禮暨優(yōu)秀隊員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5]083號)

楊林:您剛才講到華為的機制,關于華為的機制和企業(yè)文化,我看國內有很多文章進行探討,您能不能告訴我您的看法?任正非:其實我們的文化就只有那么一點,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是客戶,我們就要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我們想從客戶口袋里賺到錢,就要對客戶好,讓客戶心甘情愿把口袋的錢拿給我們,這樣我們和客戶就建立起了良好的關系。怎么去服務好客戶呢?

那就得多吃點苦啊。要合理地激勵奮斗的員工,資本與勞動的分配也應有一個合理比例。(來源:《與任正非的一次花園談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5]098號)

楊林:華為取得這么大的成功,尤其在歐洲,如何蠶食了您的競爭對手,包括諾基亞、愛立信等大公司的市場份額?華為從不知名的中國小公司,如何成為今天歐洲市場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玩家?任正非:你講錯了,你應該講,我們怎么與這些公司合作為這個世界做貢獻的。這個信息社會長大的速度,比我們的能力長大得快,不然我們也可以打打高爾夫、喝喝咖啡。我們的國際同行在這段時期也變大了,蘋果大得皮都不知如何削了。是共同合作發(fā)展,滿足社會需要。我們的分享制,從20多年來對資本與勞動的分享實踐,逐步擴展到對客戶、供應商分享成功。同時,與領導這個世界的先進公司合作共同制定標準、路標,一起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我們沒有狹隘到如何消滅別人。不斷燒錢的目的,是燒到對手燒不動了,就壟斷了。我們不謀求市場壟斷。我們并沒有蠶食它們,也從來不想蠶食它們。而是千方百計希望它們強大。它們強大,像諾基亞和阿朗的合并,我們都非常高興。諾基亞的奮斗精神,我認為比別的公司要強,所以諾基亞能重新回到世界舞臺上。我們加強和它們的合作,共同為這個社會提供服務。(來源:《與任正非的一次花園談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5]098號)

我們公司只有一個價值觀——多勞多得。和我們一起奮斗的員工,無論什么樣的崗位,都能享受到公司的分享制,用利益來驅動組織前行。以前簽證部門待遇低,關心不夠,后面我們要加強,吸引優(yōu)秀人才加入,快點把炮彈打出去。所以貫徹市場化的原則,有利于提高大家的積極性。(任正非:在員工關系年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6]058號)

我認為的價值觀,是每個要素都要分享到合理的利益和回報。“自由、平等、博愛”很好,但沒有定義誰來做蛋糕,沒有蛋糕,怎么能做到“自由、平等、博愛”?社會上說將來網絡設備白牌化,很便宜,但是“免費的午餐”誰來做,誰來維護?白牌化的網絡設備質量能做到非常好嗎?維護非常好嗎?一個要素分配不到價值時,這個要素就會塌陷。免費的午餐不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在這里不賺錢,就在那里撈點錢,這種創(chuàng)新叫“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而美國是“技術創(chuàng)新”。(任正非:與FellowFellow,代表華為公司專業(yè)技術人員重大成就的最高稱號。在產品、技術、工程等領域做出創(chuàng)造性成就和重大貢獻、具備足夠業(yè)界影響力的華為員工,可被推薦參與華為的Fellow的評選。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6]069號)

資本為創(chuàng)造世界出了一臂之力,但最重要的還是靠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我們得益于二十幾年去讀這些標準,融入公司所有人的腦袋中了。對每個腦袋稱稱重量,然后把股票合理分配,就形成了我們的新機制。雖然走了兩個人,但標準體系還存在,讀標準的人還是很厲害的。如果公司有一天散了,再重新聚回來,原有的所有體系都不再有了,因為標準要有生命才能延續(xù)。管理是無生命體系,標準體系是無生命體系,如果沒有有生命的人去支撐,我們這個體系就付諸東流了。所以,華為公司不能垮,否則幾十年來花費了百億美元積累起來的管理體系就沒有用了,形成對技術標準的理解也沒有用了。(任正非:與Fellow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6]069號)

28年“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厚積薄發(fā),資本與勞動的分享機制,集體奮斗的精神是有獨特競爭力的。(任正非:《前進的路上不會鋪滿了鮮花》——在2016年市場年中會議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6]079號)

網上傳有員工34歲要退休,不知誰來給他們支付退休金?我們公司沒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職的員工買了社保、醫(yī)保、意外傷害保險等。你的退休得合乎國家政策。你即使離職了,也得自己去繳費,否則就中斷了,國家不承認,你以后就沒有養(yǎng)老金了。當然你們也可以問西藏、玻利維亞、戰(zhàn)亂、瘟疫……地區(qū)英勇奮斗的員工,征集他們愿不愿意為你們提供養(yǎng)老金,因為這些地區(qū)的獎金高。他們爬冰臥雪、含辛茹苦,可否分點給你。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斗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斗者支付什么。30多歲年輕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shù)錢,可能嗎?(任正非:任正非在泰國與地區(qū)部負責人、在尼泊爾與員工座談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7]026號)

我們要循序漸進,要不斷提升我們的效率,人員費用增長要慢于銷售收入和利潤的增長。我們提倡“三個人干五個人的活,拿四個人的收入”。加強獲取分享制,形成不同血脈,但有共同信仰、共同利益的群體。(任正非:《華為的勝利也是人力資源政策的勝利》——在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部分員工晚餐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7]037號)

1.2.6 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于激活狀態(tài)

核心價值觀要轉化為一種利益驅動機制才能確保其傳承

價值分配系統(tǒng)必須合理,價值分配系統(tǒng)要合理的前提條件是價值評價系統(tǒng)必須合理,而價值評價系統(tǒng)要合理,價值評價的原則以及企業(yè)的價值觀系統(tǒng)、文化系統(tǒng)必須是要積極的、蓬勃向上的,這樣才可能使那些優(yōu)秀人才,那些真正為企業(yè)做出貢獻的人才得到合理的回報。(任正非:《抓住機遇,調整機制,迎接挑戰(zhàn)》,1997)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就是一種利益驅動機制。以奮斗者為本的文化可以傳承的基礎就是不讓雷鋒吃虧,對那些有使命感、自覺主動貢獻的人,組織不要忘了他們。這也許就是華為文化,要使這個文化血脈相傳。這個文化不是在大喊大叫中建立起來和傳承下去的,它要落實到若干考核細節(jié)中去。要春雨潤物細無聲般地將文化溶解在血液中。(任正非:《從“哲學”到實踐》——在2011年干部大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文號[2011]016號)

別的公司是“以人為本”,我們是“以奮斗者為本”。我們不通過壟斷,擴大市場是靠戰(zhàn)斗搶回來的,所以我們分給的是奮斗者。我們的政策是開放的,只有團結越來越多的人,才會做越來越大的餅。只要你努力,分到的餅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不會因為別人進來兩個月,就把你的餅搶走了。我們如果是這樣的開放心態(tài),還會做強!(任正非:在2013年7月23日重裝旅集訓營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文號[2013]174號)

要按價值貢獻,拉升人才之間的差距,給火車頭加滿油,讓列車跑得更快些及做功更多。踐行價值觀一定要有一群帶頭人。人才不是按管轄面來評價待遇體系,一定要按貢獻和責任結果,以及他們在此基礎上的奮斗精神。(任正非:《用烏龜精神,追上龍飛船》——在公司2013年度干部工作會議的講話,總裁辦電郵文號[2013]255號)

華為確保奮斗者利益,若你奮斗不動了,想申請退休,也要確保退休者有利益。不能說過去的奮斗者就沒有利益了,否則以后誰上戰(zhàn)場呢?但是若讓退休者分得多一點,奮斗者分得少一點,傻帽兒才會去奮斗呢?因為將來我也是要退休的,如果確保退休者更多利益,那我應該支持這項政策,讓你們多干活,我多分錢,但你們也不是傻帽兒。因此價值觀不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傳這種話的人都是落后分子。(任正非:在后備干部項目管理與經營短訓項目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54號)

考核機制以責任結果為導向,對英雄及時激勵;敢于破格提拔優(yōu)秀人員,拉開分配差距。第一,對英雄的激勵要及時,就是根據目標達成情況,不要按干部選拔標準去評價。沖上山頭的就是英雄,就該發(fā)山頭激勵獎。至于沖上山頭的人能不能當干部,我們可以再把干部選拔標準拿出來比一比。當前有一種現(xiàn)象,不管評什么,都把各項指標拿出來比。沖上山頭和一些小毛病有什么關系呢?攻上山頭、炸了碉堡,就是英雄嘛,就獎勵炸碉堡這件事情,與其他毛病無關。毛病會影響他升職升級。第二,我們要敢于拉開分配差距,破格提拔貢獻者,優(yōu)秀員工要多拿錢、快速提拔。不拉開差距,優(yōu)秀苗子就起不來,被壓得嗷嗷叫,升不了官,團隊士氣就低落。鐵軍都是打出來的,打贏了就快速提拔,士氣高漲,戰(zhàn)斗力就強。選出幾個優(yōu)秀人員來樹立標桿,大家看到了榜樣,就會開始爭著上戰(zhàn)場沖鋒,去超越標桿,這樣隊伍的士氣才能起來。后進、落后、不出績效者,慢慢地末位淘汰。(任正非:在中亞地區(qū)部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總裁辦電郵講話[2016]063號)

將市場競爭壓力層層傳遞到每一道流程、每一個人,激活組織

華為公司發(fā)展到目前的規(guī)模,面臨的挑戰(zhàn)只會更大。要么停滯不前,逐漸消沉,要么勵精圖治,更上一層樓,在世界一流企業(yè)之林占一席之地。正所謂不進則退,我們需要將危機意識更廣、更深地傳播到每一個華為人身上。(任正非:《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1997)

破釜沉舟,把危機意識和壓力傳遞到每一個員工。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于激活狀態(tài)。(任正非:《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在國外我們經常碰到參與電信私營化這樣的機會,我們均沒有參加。當然我們不參加,以后賣設備會比現(xiàn)在還困難得多,這迫使企業(yè)必須把產品的性能做到最好,質量最高,成本最低,服務最優(yōu),否則就很難銷售。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好,都會受到其他環(huán)節(jié)的批評,通過這種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我們內部機制永遠處于激活狀態(tài)。這是欲生先置于死地,也許會把我們逼成一流的設備供應商。(任正非:《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中基層干部就要有危機感,什么是危機感?就是每年有10%的行政干部下崗。你已經走向行政管理崗位了,我們給了你信任和機會,但是你放棄了,那我就沒辦法,因此我們對行政管理干部要強化末位淘汰。干部一定要末位淘汰的,才有排隊和甄別,才能有壓力和活力,這支隊伍才能保持戰(zhàn)斗力。(任正非:在2010年度市場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0)

公司未來的價值評價體系要以商業(yè)成功為導向。各個口長期虧損的行政干部一定要實行末位淘汰制,一定要降職降薪,給大家一個威懾。即使是優(yōu)秀苗子,落下去一下有啥不可以,進入戰(zhàn)略預備隊當普通員工,有貢獻你還可以上來。先降職降薪降下來,你還可以沖鋒,干好了還可以再上來。所以,效益做不上去的干部就要換掉,“將熊熊一窩”,不能產生戰(zhàn)略貢獻的干部不能提拔。(任正非:《三年,從士兵到將軍!》,總裁辦電郵講話[2014]03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险| 泸水县| 平远县| 姚安县| 松江区| 融水| 白银市| 太谷县| 上林县| 柳江县| 鹤庆县| 聊城市| 平度市| 拜泉县| 城市| 梅州市| 钟山县| 淮阳县| 镇远县| 麻城市| 兴化市| 蓬溪县| 镇沅| 兴安县| 普宁市| 盐亭县| 莫力| 响水县| 仙居县| 通城县| 龙川县| 光山县| 漯河市| 深圳市| 吴川市| 济阳县| 靖宇县| 克什克腾旗| 民县| 孝义市|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