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知道的美國那些事兒
- 一嫻
- 1448字
- 2019-01-03 20:31:48
過去你投票了嗎
美國中期選舉落幕,華人在這次選舉中的表現,可圈可點。據媒體報道,雖然投票率仍然不理想,但這次華人參選人數是有史以來最多,選舉結果也頗令人鼓舞。以美國華人聚集最多的加州為例,南加州10名華人候選人,有8名成功連任或者順利當選。其中劉云平成功當選美國國會眾議員,成為第3名美國華裔國會眾議員,為華人史上第二名當選國會眾議員的男性,也是下屆國會唯一的男性華人眾議員。
劉云平的當選,不出很多人意料之外,但劉云平參選過程的種種爭議,卻值得華人群體思考。
劉云平三歲隨家人從中國臺灣省移民美國,屬第一代移民。在華人歷史上,第一代移民能夠當選國會眾議員,劉云平是第一個。劉云平畢業于斯坦福喬治城大學,曾經從軍,歷任加州眾議員和加州參議員,這樣一個履歷較為豐富的華人政治人物,一向為華人社會所看好。但是在今年的SCA5提案風波中,卻遭到了許多華人的嚴厲批評和質疑。
2014年初,劉云平在參議院和其他兩名華人參議員加州第5號憲法修正案(SCA5提案)中投了贊成票。SCA5提案,因為試圖在公立大學招生中加入種族平權方面的內容(即在招生中考慮種族膚色,目的是限制華人在入學中的優勢),在華人社會引發了軒然大波,劉云平也遭到批評和質疑,一些反對SCA5提案的華人們表示要抵制劉云平及其他另外兩名華人參議員。
在這種情況下,劉云平和其他華人議員致信州眾議會議長,表明自己改變立場,要求擱置SCA5提案,最終SCA5提案被擱置。SCA5提案風波是華人群體尤其是新移民群體覺醒的標志性事件,但是在劉云平改弦易轍后,一些華人仍然表示不原諒劉云平等,因為:他們不能代表華人的意愿。
其實這個說法對劉云平等華人議員有一定的不公平,劉云平等人確實對華人尤其是新移民群體的需求不夠了解,但是,所有反對劉云平等人的華人們應該問一下自己:過去你投票了嗎?
在美國選舉政治中,政客尤其是議員包括國會議員和州議員的行動準則,是爭取當選或者連任。換句話說,只有選票才能左右政客的行動,這就是選票的力量所在。盡管選舉背后有種種原因例如金錢因素,但對民眾來說,手中的選票,是維護自身利益最好的利器。
美國是多族裔的國家,目前選區的劃分,常常是各族裔混居。華人是少數族裔,占全美人口只有1%多,即使在加州這樣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沒有一個選區是清一色的華人。現實是,一個選區,即使華人再多,如果很少華人投票,華人政客只能去尋求其他族裔的選票,進而代表其他族裔的利益。
有些華人從來不投票,直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才驚覺起來,理所當然地認為華人政客必須要代表自己的利益,責怪華人議員不為自己代言,這種想法是違背美國選舉政治的原則的。對一些過去從來不關心政治,不關心選舉的華人來說,應該反思的是:盡管你手中有選票,但是如果你從不投票,便沒有人知道你在想什么,自然無法代表你發言。如果你從來沒有投票,那么在出現沒人為你代言的時候,最應該檢討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
SCA5提案風波的深遠的影響之一,對華人來說應該是喚醒了華人尤其是新移民群體的參政意識,認識到手中選票的力量;對華人政客來說,應該更多地關注華人社區尤其是新移民群體的想法和需求,不能只是自我限制在老移民群體中,要認識到新移民群體包括出身大陸背景老留學生及新移民群體的潛力。
SCA5風波期間以及之后,北加州灣區硅谷,南加州橙縣,都出現了一些新移民華人組織,自發籌款,為選民提供投票參考,動員民眾投票,等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在SCA5提案風波中和6月的初選、11月的中期選舉中,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可喜可嘉,也令人對華人參政的遠景,有了更多的期待。
(2014-07-24刊于美國《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