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愛的“有罪推定”

在法律中,有一個詞叫“有罪推定”。在現代司法價值理念中,有罪推定是被否定的,但在以前,有罪推定就是刑訊逼供最有力的理由,那時人們認定的信條是“寧可錯殺不可錯放”。雖然現代司法已經不再進行有罪推定,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依然有很多戀人、夫妻還在沿用這個準則,他們認定對方是什么樣的人,就堅定地認為對方改變不了,永遠都是這樣的人;他們認為對方做錯了事,那對方就一定是個罪人。我的咨詢客戶曉剛就是這樣。

在第一次咨詢結束的兩天后,他發短信跟我說:“小鵬老師,現在我還是對老婆和她前男友聊天的一些細節無法釋懷。說難聽點,我還是沒那么大度,雖然我老婆發了他們聊天的三段截圖給我,一直是說我做得挺好,他們的對話也是在肯定我,但我還是在想這會不會是她在想辦法圓這件事,她還是出軌了?! ”

這條短信讓我想起了第一次見到曉剛的情景,那時我就有種仿佛剛剛看到的藍天白云瞬間陰霾密布,見不到絲毫陽光的感覺。在咨詢室,曉剛一邊哭,一邊訴說自己的焦慮。

曉剛結婚兩年半,孩子現在兩歲,曉剛說他的妻子倩倩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家里所有事的主導權都在倩倩手上,而他則小心翼翼地,生怕說錯話做錯事惹倩倩生氣發火。曉剛越哭越難過,他說最近覺得倩倩變了,因為她總在說他倆三觀不合,不知道怎么走到一起的。比如看電視劇,曉剛說這部劇里某某演得太垃圾,倩倩就覺得他這么評價不合適;看電影,倩倩想看愛情片,曉剛則認為這是小姑娘看的,不屑一顧,倩倩就說他沒情趣。曉剛說,每次倩倩一不高興,他就覺得自己會失去倩倩,但也不知道怎么哄她開心才好,所以只能什么都不說。

當初追求倩倩的時候,曉剛花了很多心思和工夫,那段時間曉剛幾乎就是在隨時被打擊中度過的。那會兒倩倩一直說曉剛不是自己的菜,但曉剛一直沒放棄,可能倩倩年齡大了,也想結婚了,所以最后還是答應了做曉剛的女朋友,并在不久后跟他結了婚。曉剛說,他從追求倩倩到兩人結婚就用了10個月,但這10個月他過得并不開心,始終處于患得患失之中,所以曉剛心里一直覺得自己并不是倩倩最滿意的結婚人選。

曉剛說,最近這種感覺被證實了。他發現倩倩和前男友聯系上了,雖然曉剛口中的這個倩倩前男友跟倩倩并沒有談過戀愛,但曉剛曾經把他當作自己的勁敵。曉剛偷看了倩倩的微信聊天記錄,看到那個男生說“我昨晚夢到你了”,就這一句話,讓曉剛聯想到之前倩倩出差時的事。那幾天,曉剛和她視頻,第一天,倩倩接視頻慢了些,第二天倩倩又說正在外面跟同學吃飯,也不讓同學出鏡。曉剛眉頭緊鎖,像偵探一般仔細揣摩著這兩個細節,他一邊揣摩一邊自言自語:“那天肯定就是他們倆在外地見面,不然倩倩不會支支吾吾不讓同學出鏡?!睍詣傉J為他倆肯定有了不正當的關系。

整個咨詢的過程中,我不停地問曉剛三個問題:你覺得倩倩是這樣的人嗎?你有確鑿的證據嗎?倩倩承認了嗎?

不管我問多少次,曉剛都回答說,“倩倩不是這樣的人”“我沒有證據”“她一直否認我的猜測”。但即便這樣,曉剛還是認定倩倩出軌了。在第一次咨詢結束后,他還不停地尋找能證明倩倩出軌的蛛絲馬跡。

曉剛的這些行為,就是典型的有罪推定,從心理學角度看,為什么曉剛這樣的人要堅定地給對方“定罪”呢,這都是源自他們自己過往的失敗經驗和對失去的恐懼。因為從心理學角度看,我們認定的事實,都是我們大腦加工的結果,這一系列的加工,就是為了讓我們避免受傷。

果然,在后來的咨詢中,曉剛說,他曾經被初戀女友傷害過,他們分手的原因就是女孩劈腿,她在和曉剛分手之前就和一個比曉剛優秀的男生在一起了。而且曉剛在他和初戀女友租的房子里撞見了他倆裸露的畫面,這個場景在曉剛腦中一直不能散去。

當然,曉剛的這個問題,不是一兩次咨詢能夠解決的,從心理咨詢的角度看,他對倩倩的不信任,除了因為初戀女友曾帶給他創傷,最重要的還是他自己無法跨越這些障礙,而且他對自己也不夠了解,總活在消極的自我評價里。倩倩說,她和曉剛一起生活的這幾年,就沒怎么見曉剛笑過,她覺得曉剛活得很緊張,很焦慮。

你也可以看看你的周圍,是不是也有很多像曉剛一樣的人,他們總抱怨自己不幸福,抱怨他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一直生活在抱怨中。

這些人不停抱怨的內容,其實就像這堂課最開始講的TAT測試一樣,測試所呈現的,就是他們自己內心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認為別人是什么樣的人;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看到什么樣的世界”。比如,你覺得你的伴侶對你失去了熱情,可能是因為你早已對他失去了熱情;你相親失敗,抱怨對方在相親中沒有一個笑臉,可能是因為你也一樣沒有笑臉;你覺得周圍的人都不喜歡你,可能是因為你自己都不喜歡自己,這樣怎么可能讓別人喜歡你呢?

一個品德不好的人,就會懷疑別人品德不好;一個對別人不誠實的人,就會懷疑別人對他不誠實;一個經常出軌的人,就會認為別人也會出軌;同樣,一個討厭自己的人,就會覺得所有人都討厭自己。

更可怕的是,有的人會因此陷入墨菲定律,即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生。雖然很多事件是概率事件,但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也不是無章可循的。比如我之前所講的曉瑾,如果她一直懷疑丈夫,久而久之,她的丈夫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和信任,兩人之間的感情最終也一定會被這樣那樣的爭吵和矛盾完全吞噬。

曉剛呢,他要是一直懷疑倩倩,就可能隨時查崗詢問,會讓倩倩覺得生活在“白色恐怖”中,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是倩倩直接跟他提離婚,然后曉剛就會認定倩倩不愛自己,當初跟他結婚只是無奈地妥協。

當然,除了直接離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倩倩和曉瑾的丈夫都去外面尋找“關愛”,然后分別被曉剛和曉瑾發現。這樣,事情的結果就恰恰驗證了墨菲定律——你不想什么事情發生,這件事就偏偏發生了。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夫妻之間出現第三者的其中一個原因。

就像有一句話說的那樣,“當你與自己為敵的時候,你就會認為全世界都與你為敵”。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沒有人能夠在開始的時候立刻給出答案,而我們的想法也不是別人能輕易改變的,所以關鍵還是在于我們自己把問題想通。

回到我們本書的主題,你想要擁有幸福,最重要的是能夠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曾經的經歷,了解自己內心的需要,了解自己擔心害怕的事情,當然,還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而且,你首先要從你所看見的開始了解自己。

現在,讓我來總結一下你總是看不到真相的原因:

1.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

2.你看到的,是你過去的經歷,不一定是真相;

3.你看到的,是你自己的擔心和害怕,不一定是已經發生的事。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想問我,小鵬老師,那我現在應該怎么做才能看清真相,找到幸福呢?

之前我已經提到過,擁有幸福的能力需要先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這兩面都擁有無限的潛能,而你需要認識和接納這些潛能,只有這樣,你才能認清真實的自己。那些可以包容和接納自己的人,自然就能包容和接納別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安市| 什邡市| 玉树县| 定兴县| 贵州省| 四会市| 东平县| 霍山县| 隆回县| 成安县| 白玉县| 宣汉县| 高青县| 炉霍县| 南汇区| 通河县| 华宁县| 两当县| 岱山县| 三原县| 太白县| 子长县| 徐州市| 甘孜| 工布江达县| 嘉定区| 育儿| 广安市| 隆昌县| 平遥县| 太湖县| 会泽县| 鄯善县| 朝阳区| 霍邱县| 长垣县| 金门县| 广汉市| 清镇市| 滨州市|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