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生活中是否需要幫手?您是否想要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人牙子歡迎您!
——奴仆與雇工
您看我們現(xiàn)在有了錢,有了房子,有了交通工具,于是生活中還缺點兒什么呢?嗯,需要仆人呀。
“買賣人口那是犯法的!犯法的事情我不干!”
咳咳,這位先生真是好人??!買賣人口在現(xiàn)代的確犯法,但是在清代則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而且從生活上來講,在那個科學(xué)技術(shù)低下的時代,您要想過比較體面的生活,購買或者雇傭仆人是一項基本要求呢。
請試想看看。如果您不用仆人,您一家數(shù)口住在這幾進的大院子里,安全就是個首要問題。萬一有個打家劫舍的,憑您自己單薄之力,恐怕兇多吉少。再說生活上,我們社提供的穿越服務(wù),穿過去身份一般都是官宦人家,最差的也是小康之家。如果沒有仆人,您作為男主人,每天出門工作賺錢,回家還要負責(zé)大小的體力活,您的夫人則要燒火做飯,洗洗涮涮,縫縫補補,一天忙個沒完——這種生活您完全不用參加我們社的穿越服務(wù),跑到不發(fā)達的農(nóng)村去估計就能體驗了呀!話再說回來,現(xiàn)代有點錢的人家還雇個保姆呢不是?您就“入鄉(xiāng)隨俗”了吧……
“好吧。清代用奴仆很普遍嗎?”
怎么說呢,我國古代歷代都有蓄奴的習(xí)慣,到了清代也是一樣的。一般來講,官宦人家以及地主人家,多少都會蓄奴,而其中以北方的旗人世家和南方的民人大地主尤甚。南方不是我們的穿越范圍,姑且不提,單說北京的旗人吧。順治十四年的時候,八旗里一共有男丁391868人,其中家奴為237338人,占八旗總?cè)丝诘?0.6%。換而言之,平均一個旗人擁有1.5個家奴。當然了,家里越有錢,家奴的數(shù)量就越多。家里窮得都直掉面兒的,自然也就用不起家奴了
。
嗯?您問家奴一共有多少種?這個可就復(fù)雜了,根據(jù)分類的標準不同,分的種類也不同。我們就用清代法律上的區(qū)分方式來區(qū)分吧,首先可以分成兩大種,即“戶下人”和“雇工”,而在他們內(nèi)部,還可以各自細分成幾種。
戶下人,清代一般稱之為“家人”、“家仆”,旗人的戶下人則被稱為“包衣”或“包衣阿哈”,也簡稱為“阿哈”
。他們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家奴,沒有自己的獨立戶籍,依附在主人的戶籍之下,屬于社會上的賤民。他們由主人養(yǎng)活,聽主人的安排,包括婚配,都沒有自主權(quán),基本上一生都以侍奉主人為己任。
戶下人的來源多種多樣,有的是戰(zhàn)爭俘虜,有的是賣身還債,有的是生計無著,有的則是因為獲罪成了奴仆。不過,無論來源如何,清代區(qū)分戶下人內(nèi)部時,經(jīng)常用到三個詞,即“紅契”、“白契”和“家生”。
所謂紅契,是指清代的一部分戶下人,他們的戶籍在朝廷戶部進行了登記確認。因為登記確認之后,其戶口契約上蓋上了戶部的紅色大印,這種“白紙紅印”就是“紅契”一詞的由來。清代的紅契家奴,主要都是旗人貴族的陳家奴,多數(shù)是入關(guān)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在主人家服務(wù)的,“效力已久”,主仆關(guān)系最重,所以地位比較特殊。根據(jù)清代的規(guī)定,家奴可以被主人允許“開戶”,即允許其從戶下人的身份獨立出來作為自由民。而紅契家奴“開戶”是最為困難的,只能由主人特批,而不可“贖身”。
與紅契相對的是“白契”,顧名思義,戶口契約上沒有戶部蓋章的戶下人,就是“白契”。清代戶下人中,紅契的比例極少,絕大多數(shù)旗、民家內(nèi)的戶下人,都是白契的。白契的戶下人“開戶”就比紅契的戶下人自由一些,他們很多都定有“身價”,可以通過“贖身”來擺脫自己的戶下人身份,當然,贖身也是要主人允許的。
至于“家生”,其實是衡量一個戶下人在主人家里服役時間的標準。舉例說,一家最早買來一個男仆,那時候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奴仆。后來經(jīng)過一些時間后,家主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娶妻成婚,生了一兒一女。這一兒一女,父母都是這家戶下人的身份,故而他們就被稱為“家生”的,或者叫“家生子”。同理,他們的后代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也都屬于“家生”。一般來講,家生的奴仆比新晉的奴仆在家內(nèi)得到的信任更多,像是管家之類的職務(wù),以家生奴仆充任為多,日常也更加照顧家生奴仆。而新晉的奴仆,還有點“外人”的意思,有時候顯得生分一些,但是個別情況下,正是因為“生分”,所以管理上沒有家生的那么嚴格,而且福利會比家生的好一些。
說完了戶下人,咱們再說雇工。戶下人基本上是“賣身”的,而且是“絕賣”,即一次出賣后,人身所有權(quán)永遠轉(zhuǎn)移。與之相對的,雇工雖然也屬于某種形式的“賣身”,但是一般約定有服務(wù)期限,并非“絕賣”。前面的章節(jié)我們有所提及,清代雇工因為和雇主多少有一些“主仆之分”,故而其身份經(jīng)常介于奴仆和普通人之間。而由于清代的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上出現(xiàn)了許多“自由雇工”,這也讓雇工群體分成了“長工”和“短工”兩種人。
所謂長工,一般指簽約一年以上的雇工,而實際上包括了長期雇傭的仆役,以及車夫、廚子、火夫、轎夫等。他們的標準為“平日起居不敢與共,飲食不敢與同,并不敢‘爾’、‘我’相稱,素有主仆名分”。換句話說,長工雖然是雇傭來的,但是地位明顯低于主人,雖無法律上的主仆之名,但是有了主仆之實。這種長工,在法律上被稱為“雇工人”,身份一般介于戶下人和良人之間。
而短工,即是“自由雇工”,類似于我們今天的“打工仔”。他們的標準為“平日共坐共食,彼此平等相稱,不為使喚服役,素?zé)o主仆名分”。也就是純粹的雇傭關(guān)系,而并非主仆。順便一提,一般來講清代地方上的佃農(nóng)經(jīng)常也屬于短工呢。
以上就是清代奴仆和雇工的種類,您大概心里有譜了不?簡單說,您穿越到清朝,除非是成了那種世家大戶,家里才會有好多紅契奴仆,一般的官宦人家都只有白契的奴仆。而如果您想要創(chuàng)立一份新家業(yè)的話,就需要去買新的奴仆,或者雇一些長短工來。嗯?您說您心地善良,只愿意雇工而不愿意買奴仆?其實也可以的,清代很多外地人到北京來當官,都是雇幾個長工的,畢竟他們并不在北京扎根。而如果您想在北京立住腳,以后就在北京發(fā)展的,還是買一些奴仆比較好,說到底,雇來的終究不如家里的親近好用,您說呢?
“那奴仆一般去哪里買?多少錢呀?買賣人口,那很貴的吧。”
如果您想要買奴仆或者雇工人的話,在北京一般都要去找專門的“職業(yè)窩點”,即所謂的“人牙子”。這個詞匯現(xiàn)在多跟拐賣人口牽扯上,當然了,在古代也有拐賣人口的,不過所謂“牙兒”、“牙子”,其含義類似于我們今日的“中介”,“人牙子”,自然就是“人才中介”的意思咯。不過話說回來,您要是個做官為宦的,親自去辦這種事兒也是挺失身份的……您可以問問同僚們有沒有推薦的雇工,清代做官為宦的人家這種雇工很多,而且時常有人員流動,互相引薦也是常有的事情。您從同僚那里找來一兩個雇工,再讓他們負責(zé)去找人牙子,這樣比較合適。
您買奴仆或者雇工人的時候,要簽一個字據(jù),也就是所謂的契,也是三方簽署,即買方、賣方以及中介,這中介就是牙子啦。至于格式嘛,一般是這樣:
立賣身文約人某某,系某某縣某某莊民人,今立賣身文契(以上是主要內(nèi)容)。緣因本身衣食無措,難以度日(以上是大致賣身理由),情愿浼中人說合,將本身某某,年某某歲,妻某氏,年某某歲……(以上是家庭成員),共某口,出賣于某某宅名下為仆。面議身價紋銀某某兩整,其銀當日收用。自賣之后,聽憑銀主更名使喚,并無投充、來歷不明等弊。(有的買奴仆時還加上一句“他日償還,銀到贖身”。如果是雇工類的,則寫明服役時間等。)倘有不測,各由天命。如有逃亡、走失等情,俱系某某(近親保人)同中保人一面承管。二邊情愿,各無反悔,恐后無憑,立此賣身全俱文契存照。
某某年某月。
近親保人 某某
立賣身文約人 某某
中保人 某某
至于價錢嘛,您還真不用擔(dān)心。給您引份資料: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內(nèi)……用身價銀二十五兩,白契買得大興縣民人鄭榮同妻劉氏、婿高受兒、女二妞四口為奴。
您看,這一家四口,才值二十五兩銀子。可見在那萬惡的舊社會,人其實真的不怎么值錢……不過話說回來,這種二十五兩銀子就能買四口的家奴,也就是所謂的“一般成色”的了,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您要是想要買一些特別的奴仆,比如說會唱曲兒的戲子呀,比如說長相漂亮并且從小調(diào)教的丫鬟啊,那價格就貴了去了,成百上千兩銀子都是有可能的呢。
至于雇工嘛,根據(jù)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一年時當京官的賬簿可知,其家雇傭的男仆每月工錢500文,仆婦每月工錢750文,轎夫每月工錢1000文。當然家境不同,待遇也有所不同。晚清有的富貴人家,其家的管家一個月就要五兩銀子呢。什么,您問仆婦為什么工資比男仆多?其實雇傭來的男仆一般都是未成家的,沒什么贍養(yǎng)家小的義務(wù),而仆婦都是成了家的,另外,仆婦一般會的技術(shù)比較多,什么縫紉、廚藝之類的,而且要進內(nèi)宅服務(wù),待遇肯定要高得多呀。
“挑都挑花眼了,買或者雇多少人才夠呀,再說該讓他們都做什么呀?”
這個嘛,則要分開來說了。一般來講,宅邸里用的仆人或者雇工有三大類,即男仆、仆婦和丫鬟。
男仆可以從事的工作比較復(fù)雜,可以分為生活類、從屬類、生產(chǎn)類。
生活類的男仆,比如說宅邸里的大管家啊,賬房啊,庫房啊,以及待人接物的回事人啊,日常出門的隨從啊,日常幫家里跑腿的啊,甚至專門干雜活的啊,各方面需要的人肯定是不少的。不過一般來講,管家和男主人的重要隨從之類的高等工作,世仆比較容易當上,“新不如舊”嘛。
從屬類的男仆,主要是墳地上的。清代墳地一般都在郊外,需要有人看守,可以派一兩個家奴在墳地周圍定居,世代看守墳地,成為所謂的“看墳人”。另外,您家如果有很多土地,有的土地雖然租出去給佃戶耕種了,您也可以派一兩個家奴在某片土地周圍定居,世代幫忙照看土地,成為所謂的“莊頭”。
生產(chǎn)類的男仆,顧名思義,就是要從事生產(chǎn)的。比較低級的,您可以讓一些奴仆去種地,成為“農(nóng)奴”,以獲得收入。而高級一些的,您可以給奴仆一批本錢,讓其去從事商業(yè)經(jīng)營,以獲得收入。清代有不少商鋪,都是官宦人家的家奴開設(shè)的,自然都很賺錢啦。
仆婦,即是已婚的婦人。清代但凡講究一點的人家,都嚴格限定男仆不能進入內(nèi)宅,所以男仆主要負責(zé)外面的事情,而內(nèi)宅的事情以仆婦為主。一般來講,仆婦大致分成兩種:高級仆婦和低級仆婦。
高級仆婦,一般指的是“三媽”,即看媽、奶媽、跟媽??磱專烊思矣纸芯鎷寢專c男仆里的管家相對,是負責(zé)內(nèi)宅大小事務(wù)的。奶媽,旗人家又叫嬤嬤,負責(zé)哺育小主人。清代人視奶媽為“乳母”,就算斷奶之后,也要一直尊敬、奉養(yǎng)。跟媽,顧名思義,即是跟著主人出門的,一般都能說會道。這“三媽”,家里只要有條件,都可以使用,根據(jù)自己家的情況,有不同的配置。不過無論如何,這“三媽”都屬于“有頭有臉”的,是主人親近的仆人。
低級仆婦,北京一般統(tǒng)稱為“水媽”,實際上即是做雜事的仆婦。內(nèi)宅的洗洗涮涮、灑掃整理,都由她們負責(zé)。對于主人而言,他們或許知道自己名下有多少個水媽,但是經(jīng)常只聞其名,不見其人。換而言之,低級仆婦基本不在主人跟前伺候,自然關(guān)系生疏。
另外還有丫鬟,清代也有人將丫鬟歸入仆婦一類,統(tǒng)稱為“婦差”。畢竟丫鬟以后是要長大成人的,許多仆婦就是以前的丫鬟。
丫鬟跟仆婦一樣,可以分成低級和高級兩種。低級的丫鬟也就是所謂的小丫鬟,都負責(zé)一些基礎(chǔ)的灑掃、針線工作,不一定在主人身邊伺候。而高級的丫鬟,即所謂的大丫鬟,則主要是伺候主人貼身的事情,如果主人在內(nèi)宅的話,基本上都要都跟主人在一起。
不過話說回來,清代對于丫鬟的使用,還是因家庭而異的。一般來講,南方貴族家中用丫鬟更多一些,北方相對少一些。另外,因為丫鬟都是未婚的女子,經(jīng)常會有和主人發(fā)生關(guān)系的情況,有些人家,特別是一些家風(fēng)比較嚴格的人家,干脆立下家規(guī),不允許在內(nèi)宅使用丫鬟,以防止“閨中混亂”。
至于人數(shù)嘛,這要看您的財力如何了。官宦人家,比如說雍正年間內(nèi)務(wù)府員外郎曹頫被抄家時,就有“家人男女共一百四十口”,這還是格局比較小的;到了晚清,個別官宦家庭里光仆婦、丫頭,就有一百多口呢。所以您根據(jù)自家的財力以及需要,看情況置辦就是。
“這些奴仆是隨便怎么用都行的嗎?”
是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一旦賣身成為奴仆,您就對他擁有了所有權(quán),雖然未必如某些人所形容的“跟牲口無異”,但是您作為主人,基本上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作為奴仆,最基本的即是不能違背主人的命令。根據(jù)清代的律法,奴仆違背主人教令,如果告到衙門,則“照子孫違犯教令律,鞭一百”。而什么樣的情況算“違背教令”呢?這個解釋權(quán)其實在主人口中,換而言之,主人說奴仆違背,奴仆就是違背了,就要受罰。至于奴仆罵主人,乃至于打主人,更是重罪,當時的法律規(guī)定:奴仆辱罵主人,按律絞刑;奴仆毆打主人,“無論有傷無傷,不分首從,皆斬”;奴仆殺死主人,“無論故殺、毆殺,不分首從,皆凌遲”。另外,奴仆甚至連婚配問題,都必須遵從主人的安排。清代規(guī)定,奴仆“凡不問主子,將女兒私聘與人,鞭一百。不論久暫,曾否生子,斷其離異”。
與之相對的,主人如果打死奴仆,面臨的懲罰則極其微薄。清代規(guī)定,如奴婢有罪,主人不告衙門而毆殺者,“杖一百”;無罪而殺者,“杖六十,徒一年”,奴仆之夫、婦、子、女“悉放從良”。但是,“若違犯教令而依法絕罰邂逅致死及過失殺者,各勿論”。簡單說,如果是因為奴仆不聽話而責(zé)打致死的,則不追究主人的責(zé)任。更重要的您別忘記,奴仆是否違反了主人教令,話語決定權(quán)在主人身上。
當然,清代記錄中也不乏有比較變態(tài)的主人。如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即有這樣的記錄:
某侍郎夫人,御下酷嚴,凡買女奴成券入門后,必引使長跪,先告試數(shù)百語,謂之教導(dǎo)。教導(dǎo)之后,即被衣反手,撻百鞭,謂之試刑。或轉(zhuǎn)側(cè),或呼號,撻彌甚,撻至不言不動,格格然如擊木石,始謂之知畏,然后驅(qū)使。
這些血淋林的事實讀之讓人后怕啊??梢哉f,主人決定了奴仆的人生,所以奴仆要竭盡全力為主人服務(wù),既是當時他們?nèi)后w里所謂的“本分”,也是他們的求生之道呀。您作為現(xiàn)代人穿越到清代,雖然免不了買奴仆、雇工人,但是還請您慈悲為懷呀……
“嘿嘿嘿……”
咳咳,這位旅客,您是不是在想什么不大好的事情……雖然我們是穿越服務(wù),但是也請您盡可能地克制自己某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不要太出格哦,否則小心歷史風(fēng)化總局將您緝拿歸案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