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佛陀是個好榜樣 從最平凡處入手
釋迦佛的一舉一動,無論吃、穿、住、行、出、入、坐、臥,一切都能自然威儀,這是眾比丘乃至所有學佛眾生便于效仿的好榜樣。在這樣的日常吃穿中,能安住真心,降伏虛妄,才是真功夫。
釋迦佛還沒有開口,已經在講《金剛經》了,不是通過言語宣講,而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怎樣來修行。到了該吃飯的時候,佛就穿起袈裟禮服,端上飯缽,進到舍衛大城乞食。從頭到尾,都是很有威儀而且自然流暢地實踐佛法,托缽,化緣,返回,吃飯,整理,清潔,打坐,沒有一處執著表象。不執著于感官表象上,也就不會生起虛妄,這就是安住真心的捷徑,比用言語教你具體的方法、訣竅要可靠得多,因為言語說教很可能讓人陷入語言的表象。所以在后面的言語說法中,釋迦牟尼佛說完一個方法,又自己“否認”,并不是方法不對,而是怕眾人對方法執著。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段日常生活中向眾人示范了修行佛法的正道,本意是教眾比丘們依佛法實踐,只有在實踐中獲得驗證,才是真正得到了佛法。
佛陀的示范是讓大家能夠找到一個效仿的榜樣,所以一開始就是穿衣、吃飯這兩樣最平凡的日常事務。但越是平凡往往越容易讓人放松警惕,吃飯、穿衣其實是最污染人心的事情了。飯菜對口味,就容易引發食欲,多吃一些;反過來,飯菜沒有滋味,難以下咽,心里就會很不痛快,甚至怨恨做飯的人。穿衣服也一樣,體面、氣派的衣服,會讓穿它的人不由自主地生出虛榮心來,反之就會自慚形穢,像濟公那樣破鞋爛帽還優哉游哉的實屬難得。佛就從這些地方入手,教眾人吃飯、穿衣要心無掛礙。最隆重的禮服,是雜色碎布條縫起來的“福田衣”;飯食要次第乞討,根本不想什么滋味,能糊口就行。佛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一絲不茍,但卻沒有去考慮衣服是否光鮮,食物是否可口,這樣自然就消除了虛妄之心。所以,對出家人來說,吃飯穿衣也是修行大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想降伏虛妄,安住真心,就照著佛的樣子去做。穿衣服不執著衣服是否養眼,吃飯不執著飯菜是否美味,乃至于出入、往返、清潔、打坐,一切都從容自然,這些才是修行的真功夫。進一步說,這樣實踐下去,無上般若大智慧也會很快被啟發出來。
佛的真心示范
佛在穿衣吃飯等日常行為中,任運自然,并不以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知覺為誘惑,安住了直通本質的真心;眾比丘、弟子若能從佛的行為中,體悟到色、聲、香、味、觸一切皆是虛相,就能夠不執著這些感官誘惑,從而降伏虛妄,安住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