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會計科目及其分類

(一)會計科目

1.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及原則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經濟業務,會引起各項會計要素發生增減變化。由于企業的經營業務錯綜復雜,即使涉及同一種會計要素,也往往具有不同性質和內容。為了實現會計的基本職能,要從數量上反映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不但需要取得各項會計要素增減變化及其結果的總括數字,而且要取得一系列更加具體的分類和數量指標。這種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稱為會計科目。設置會計科目在會計核算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如圖1-12所示。

圖1-12 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及原則

2.會計科目的分類

會計科目由于分類標準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1)從會計要素的角度分類:從會計要素出發,可以將會計科目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利潤五大類。

①資產類科目。

流動資產類的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資產的變現周期在一年以內或不超過一個營業周期,例如“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原材料”等科目。

非流動資產類的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變現周期超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例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

②負債類科目。

流動負債類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負債的償還期在一年以內,例如“短期借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賬款”等科目。

非流動負債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負債的償還期限超過一年以上,例如“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科目。

③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投入資本類科目。例如“實收資本”科目。

非經營因素形成的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例如“資本公積”。

經營因素形成的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例如“盈余公積”等科目。

④成本類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所發生的費用要記入產品成本。

直接記入產品成本類科目。例如“生產成本”科目。

分配記入產品成本類科目。例如“制造費用”科目。

⑤利潤類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其項目均是形成利潤的要素。

反映收益類科目。例如“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

反映費用類科目。例如“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

根據現行《企業會計制度》,會計科目的六種分類見表1-6。

表1-6 會計科目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2)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詳細程度分類:可分為總分類會計科目和明細分類會計科目兩大類。

①總分類會計科目。也稱為總賬科目、一級科目,它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提供總括信息的會計科目。例如“原材料”“應付賬款”等科目,一般由會計制度統一規定。

②明細分類會計科目。也稱為明細科目、細目,是對總分類科目作進一步的分類,提供更詳細、更具體會計信息的科目。例如“原材料”科目按原材料的種類、規格、品種等設明細科目,反映各種原材料的具體構成情況;“應付賬款”按債權人名稱或姓名設明細科目,反映應付賬款的具體對象。明細分類科目的設置,除了要符合會計制度的統一規定外,一般根據需要由各單位自行規定,對于明細科目較多的科目,可以在總分類科目和明細科目設置二級或多級科目。

下面以“原材料”和“應付賬款”為例說明總分類科目和明細科目的設置,見表1-7、表1-8。

表1-7 “原材料”總分類和明細分類科目

表1-8 “應付賬款”總分類和明細分類科目

3.會計科目運用舉例(見表1-9)

表1-9 會計科目運用舉例

(二)賬戶

1.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系

設置賬戶是會計的又一核算方法。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是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

雖然會計科目已經對會計要素進行了進一步的分類,但是還不能進行具體的會計核算,因為會計科目只是分類的名稱,而沒有一定的格式,所以為了全面、序時、連續、系統地反映和監督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還必須設置賬戶。賬戶能使原始數據轉換為初始會計信息,通過賬戶可以對大量復雜的經濟業務進行分類核算,在設置上要服從于會計報表反映會計信息的要求。會計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系,如圖1-13所示。

圖1-13 會計賬戶與會計科目的區別

2.賬戶的分類

由于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因此賬戶的分類也有兩種,如圖1-14所示。

圖1-14 賬戶的分類

3.賬戶的結構

賬戶是用來記錄經濟業務的,必須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由于經濟業務所引起的各項會計要素的變動,從數量上看不外是增加和減少兩種情況,因此,賬戶的結構也相應地分為兩個基本部分,用以分別記錄各會計要素的增加和減少額。賬戶的基本結構通常劃分為左、右兩方,一方登記增加額,另一方登記減少額。每方再根據實際需要分為若干欄,用于登記有關數據資料。賬戶的一般設計格式應包括下列內容,如圖1-15所示。

圖1-15 賬戶的內容

賬戶的基本格式,見表1-10。

表1-10 賬戶的基本格式

上列賬戶借方、貸方兩方的金額欄,一個記錄增加額,另一個記錄減少額。增減相抵后的差額,叫做賬戶余額。余額按其表現的時間不同分為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因此,通過賬戶記錄的金額可產生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本期增加額和本期減少額四個金額要素。

本期增加額是指一定時期內賬戶所登記的增加金額的合計,也稱為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額是指一定時期內賬戶所登記的減少金額的合計,也稱為本期減少發生額。本期發生額屬于動態指標,它反映有關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情況。在沒有期初余額的情況下,本期增加額與本期減少額相減后的差額就是期末余額。本期的期末余額轉入下期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額。余額屬于靜態指標,它反映有關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的增減變動結果。上述賬戶四個金額要素的關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為了簡化起見,賬戶的格式通常用“T”字賬戶表示,見表1-11。

表1-11 “T”字賬戶

賬戶的左右兩方是按相反方向來記錄增加額和減少額的,如果規定在左方記錄增加額,則在右方記錄減少額;反之如果規定在右方記錄增加額,則在左方記錄減少額。至于哪方記增加,哪方記減少則取決于該賬戶的性質。

4.賬戶運用舉例

【例】 從銀行提取現金300元。該項業務會計科目設置,見表1-12、表1-13。

表1-12 庫存現金

表1-13 銀行存款

【例】 購買材料7000元,料款尚未支付。該項業務會計科目設置,見表1-14、表1-15。

表1-14 原材料

表1-15 應付賬款

【例】 某投資者投入設備1臺,價值300000元。該項業務會計科目設置,見表1-16、表1-17。

表1-16 固定資產

表1-17 實收資本

【例】 某企業銷售一批產品價值4000元,貨款尚未收到。該項業務會計科目設置,見表1-18、表1-19。

表1-18 應收賬款

表1-19 主營業務收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万源市| 辽中县| 特克斯县| 彭州市| 若羌县| 湘阴县| 当阳市| 叶城县| 新民市| 永年县| 潮安县| 德庆县| 阜阳市| 老河口市| 固安县| 东乡| 彩票| 文山县| 保定市| 突泉县| 仁化县| 石嘴山市| 疏附县| 工布江达县| 泊头市| 邢台县| 大邑县| 南溪县| 武平县| 保定市| 衢州市| 漯河市| 筠连县| 湘乡市| 什邡市| 左贡县| 普兰店市| 会理县| 隆安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