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國際節日(2)

  • 中外節日故事
  • 王欣(@反褲衩陣地)
  • 3205字
  • 2017-12-06 14:10:10

據說,安娜·查爾維斯的母親——安娜·里系·查爾維斯夫人,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以后,曾在當時的西弗吉尼亞州嘉鞭頓城美以美教會擔任主日學校的總監。她在禮拜教堂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時,述說過許多在戰役中捐軀的英雄故事。安娜為這些故事感慨萬分,并由此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她認為,應該設立一個紀念日,給喪失兒子的母親們一種慰藉。同時,她積極建議創立一個母親節,以資贊揚全世界的母親。

1905年,安娜·查爾維斯41歲時,她的母親與世長辭,她十分悲痛。為了紀念母親,提倡孝道,她立志要實現母親的遺愿——創立母親節。她首先向費城市長提出自己的設想,同時致函各州州長、國會議員、教會人士、工商界領袖、婦女團體、慈善機構以及社會名流,她大造輿論,疾聲呼吁。結果,獲得了各方面的良好反應和熱烈支持。

第一個母親節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馨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并以此流傳下來。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國際父親節的由來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和母親節一樣,父親節也起源于美國。1909年,一位名叫多伍德的女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傳播母親節。在此期間,她想到了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離開了人世,父親不得不艱難地獨自擔負起撫養孩子的家庭重擔。過去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在她的腦海里浮現。多伍德女士深深地感到設立父親節的必要。她向社會呼吁,引起了人們的積極響應,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被選為“父親節”。在1910年6月,美國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還健在的人都在胸前佩戴一朵紅玫瑰花,以表達對父親的敬意;而父親已故去的人,則佩戴一朵白玫瑰花,以此表達對父親的無限懷念和哀思。

1927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辦公室對這一節日表示了贊同。從此,父親節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并流傳下來。

國際盲人節的由來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開的世界盲人聯盟成立大會上,確定每年的10月15日為國際盲人節,這使盲人在國際上第一次有了統一的組織和自己的節日。在這以前,盲人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歐洲國家的盲人們經常在秋天舉行文藝活動,并把這項活動的紀念日稱為“白手杖節”。

1989年9月18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國際盲人節時,由省(市)盲人協會出面,業務部門協助,結合當地情況,舉行適當的慶祝活動,以活躍盲人的生活,體現國家和社會對盲人的關懷。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有盲人4000萬~4500萬,低視力者是盲人的3倍,約1.4億人,其中75%即1億多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及屈光矯正得以恢復或提高視力,尚有25%的低視力患者需要低視力保健,如需配戴助視器及視覺康復儀等。

世界盲人聯盟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國際盲人聯合會和世界盲人福利會。該會的宗旨是使全世界的盲人以平等的機會和權利參與社會生活。世界盲人聯盟總部設在巴黎。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是該組織的創始組織之一。世界盲人聯盟在聯合國各有關組織中具有咨詢地位,自成立以來在防盲、促進各國制定保障盲人合法權益的法律和政策,加強盲人自立精神、開發盲人潛力和促進國際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國際聾人節的由來

1957年,世界聾人聯合會根據歐洲各國聾人組織的倡議,決定1958年9月28日為第一個國際聾人節,并規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日為國際聾人節。聾人節的意義在于對社會進行宣傳,引起社會對聾人工作的重視,提高聾人的社會地位。我國會在聾人節舉辦各種活動,以推動聾人平等參與社會,并喚起社會對聾人的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

1958年8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教育部、衛生部、文化部、國家體委、團中央、全國婦聯、全國總工會和中國聾啞人福利會9個單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慶祝這一節日。每年此日,中國各地都為當地聾人組織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如聾人文藝演出、書畫展覽,以及球類、棋類、田徑等體育比賽等。

據統計,我國有2000多萬聽力語言障礙者,耳聾已成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疾病。目前我國1~14歲的聾兒達117萬,每年新生聾兒2萬~3萬。

國際老人節的由來

1991年,根據第45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的第106號決議,每年的10月1日為國際老人節。國際老人節如今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官方的老人節。

美國的祖父母節:197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項法案,將每年的9月美國勞動節后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美國的祖父祖母節。這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的敬老節日。

加拿大笑節:加拿大的老齡日名為“笑節”,在每年的6月21日。這天書店里特為老人擺出各種幽默書刊專柜,供老人選購;喜劇明星在老人院舉行義演;年輕人陪老年人參加游覽;電視臺專門推出一檔為老人助笑的節目。到了晚間,子女們放下個人的私事,與父母們聚集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日本的敬老節:每年的9月15日是日本傳統的敬老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為老人舉辦各種慶祝活動,老人們身著節日盛裝,接受兒孫及親友的祝賀,并參加各種節日活動。

韓國的敬老節:韓國自1973年起,將原來每年5月8目的母親節改為敬老節。對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終身優待證。在敬老節期間,還舉行各種敬老愛老活動。

智利的老人節、老人周:智利政府規定,每年的10月15日為全國的老人節,并以15日所在的一個星期為老人周,舉辦各種敬老活動。

希臘的老人節:每年金秋,希臘克里特島都要選擇吉日舉行老人節。此日必是風和日麗,公眾要拿出好節目,向老人致意、祝福。最有趣的還數組織老人自己進行的活動,除文藝節目外,老人賽跑等體育節目是最受人歡迎的,賽跑老人分成70歲年齡組、80歲年齡組、90歲年齡組及90歲以上年齡組,不論速度多慢,比賽從無一人中途退出,觀眾歡聲雷動,節日氣氛濃烈。

世界學生節的由來

世界學生節也被稱為“國際學生日”,是全世界學生的節日。第一次世界學生節是1942年11月17日。這個日期起源于1939年11月17日,德國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大學等多家大學的學生和教師在布拉格游行示威。德國軍隊鎮壓學生游行,并殺害了布拉格大學的2位教授和9名學生。1942年11月17日,世界各國學生代表在華盛頓集會哀悼,并宣布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學生節。

現在每年的11月17日,世界各地的學生都會組織集會,呼吁和平、民主,反對戰爭。

世界讀書節的由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是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據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在每年的4月23日,各國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慶。

國際奧林匹克日的由來

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正式成立國際奧委會,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子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國際奧委會于1948年起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國際奧林匹克日。當年6月23日舉行了首次奧林匹克日活動,參加的國家有葡萄牙、希臘、奧地利、加拿大、瑞士、英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和比利時。

此后,在每年的6月17~24日,各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都要組織各種慶祝活動。現在世界上參加此項活動的國家、地區已由首屆的9個增至100多個,參加者十分踴躍,表達了人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經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贊同,把這一日稱為“奧林匹克日”或“運動日”。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意識形態、語言文化,全世界人民相聚在五環旗下,以團結、和平與友誼為宗旨進行公平競技,具有國際性的特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贡嘎县| 泰顺县| 晋州市| 阿拉善左旗| 察雅县| 泰兴市| 五华县| 临漳县| 宣武区| 乌海市| 新巴尔虎左旗| 南丹县| 自贡市| 剑阁县| 布拖县| 五指山市| 红原县| 麻栗坡县| 甘孜县| 沂水县| 姜堰市| 军事| 乃东县| 宜章县| 阳信县| 无为县| 体育| 买车| 文登市| 河北省| 枣阳市| 普洱| 邛崃市| 浑源县| 浦县| 张家口市| 大新县| 册亨县| 宜川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