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病防痛防流感:中醫教你增強免疫力
- 郭美
- 2799字
- 2019-01-03 16:09:30
第一章 提高免疫力與扶正固本
免疫力與疾病的發生
免疫在我國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最早是指免除疫病,也就是預防感染。現代醫學對免疫力有了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現代醫學認為,免疫力是機體免疫系統識別并清除外來抗原性異物以及自身衰老、殘損、突變的細胞、組織,用以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的能力。可分為:免疫防御、免疫穩定、免疫監視三方面的作用。

了解了免疫系統的功能,再來認識一下它的物質基礎。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皮膚相關淋巴組織等),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共同組成的。免疫過程極其復雜,很神奇,很微妙,這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免疫功能的正常發揮需要免疫系統的各成員健康,需要全身各系統健康、協調合作。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機體的免疫防御、免疫穩定、免疫監視功能都正常,機體盡管處于各種生物的包圍之中,但不受侵害;新陳代謝正常,更新的細胞組織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淘汰下來的細胞也及時清除掉;穩定的機體內環境中盡管也會有突變的細胞來“表現”一下,免疫系統也及時發現并清除了。那我們的身體將是多么的健康,擁有這樣的機體我們將感到多么的輕松與幸福。
然而,想象的狀態,只是我們所期望的狀態。來自于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家庭環境的各種因素,還是會對我們的身心有著或重或輕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周圍存在著成千上萬種細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它們時刻在尋找著侵入的時機;工業化的發展在帶給我們更多物質享受的同時,粉塵微粒等有毒物質也在不斷增加,空氣質量也下降了不少;數碼影像網絡的發展使我們足不出戶便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但同時也使我們躲不開電離輻射;琳瑯滿目的食物帶給我們更多食欲,與此同時,色素、香精、防腐劑等也會趁機溜進我們的身體。而來自于社會、生活、學習、工作的壓力不斷加大,精神層面的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如果再有吸煙、嗜酒、暴飲暴食、無規律的作息,免疫力能不下降,疾病能不找上門嗎?
免疫力下降最明顯的表現是容易生病,一般也有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精神欠佳、容易疲勞、四肢無力、食欲下降、睡眠質量差等癥狀,恢復需要較長時間。
就拿最熟悉的吸煙來說一說免疫力下降,疾病發生的過程吧。正常的呼吸道黏膜壁上布滿纖毛,黏膜下分布著腺體,呼吸過程中,纖毛不斷運動,過濾凈化著吸入的氣體,如果粉塵微粒較多還會刺激腺體分泌,黏住粉塵微粒,并通過咳嗽將其驅除出來。而吸煙時,煙草散發的煙霧一方面燙燒著黏膜的纖毛使其變短、受損,降低了其過濾清潔氣體的作用;同時刺激黏膜下腺體增生、肥大、分泌物增多,引起咳嗽,甚至支氣管堵塞。煙霧中同時含有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多種有毒物質,而焦油可引起細胞突變,增加腫瘤的發生幾率;尼古丁是煙癮的主要物質;一氧化碳則與血紅蛋白結合占領了氧分子的位置,可導致缺氧。
總結一下,纖毛的凈化作用降低、黏膜下腺體的增生、分泌物的增多、氧氣交換量的下降,都增加了感染的幾率。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也會被免疫系統視為“異物”,免疫系統會努力將其驅逐出體外。
不管是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還是有毒物質的進入,結果都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全力以赴地進入工作狀態。另外,焦油等物質還會有細胞毒性,增加了細胞突變的機會,也使免疫監視時刻處于更警覺的狀態。反復長時間的工作,免疫系統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也會有疲勞的時候,疲勞了也就是免疫力下降了,盡管時刻都在工作,但防御機能下降,感染就發生了,免疫系統又要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機體能量消耗更多,免疫系統更加疲勞,免疫力繼續下降,就出現了反復的感染,使免疫系統陷入惡性循環。而且炎癥的多次浸潤,同樣會導致細胞的突變,免疫力下降了,監視機能下降了,突變細胞沒能及時被發現,腫瘤就發生了。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吸煙者呼吸道會反復發生疾病,其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出許多倍了。
時下,美女都希望自己有個苗條的身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本無可厚非。也經常聽到有人說,我要減肥,也有很多人已經付諸行動。肥胖對健康也是一個不利因素。腰圍越大,壽命越短,向心性肥胖者心腦血管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出了許多。然而,我們還看到許多體形不胖、體重不超的人為了追求更苗條的身材而加入減肥者行列。怎么減肥呢?
現在許多中老年朋友做得比較好,每天鍛煉身體,吃個八成飽,堅持下來,體重、身材保持得很好,精氣神也挺好。而好多追求苗條的女性朋友,不喜歡運動,更喜歡“宅”著,不吃主食,盡量少吃飯,實在忍不住時就大吃一頓算是放任自己一次,而后接著節食。先不說自己是不是真的苗條了,健康倒是真的受到了影響。
糖、蛋白質、脂肪是人體必需的三大物質,鈣、磷、鈉、鉀、鋅、硒等微量元素也是人體新陳代謝不可或缺的物質。這些物質必須通過飲食獲得,并需要從多種食物中得來。不吃主食,只吃水果,能給我們身體提供這些營養嗎?這樣一天兩天的話,人體還可以先用儲備的營養,當儲備營養不足時,機體就會發出警示,這時候就出現癥狀了,比如全身乏力、沒有食欲、面色黃白等。如果不合理的節食導致脾胃功能異常,脾失健運,還可能不瘦反胖,因為脾主運化水液,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則會表現為食少反胖。
免疫功能的發揮同樣有它的物質基礎,也是由實實在在的細胞、組織、器官構成,也需要營養物質的供應,也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新陳代謝,更新著自己。沒有足夠的營養供應,免疫力就會下降,不管是防御機能下降、穩定技能下降還是監視技能下降,結果都是導致機體更容易生病了。其他系統的功能也可能出現紊亂或不適宜發揮,也會引起相應系統的相關疾病。
所以,追求苗條、追求美可以,但要在保證健康的基礎上,要保證營養物質的供應,并通過適量運動增加消耗,才可達到健美的效果。這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健康之美。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免疫功能降低,防御、平衡、監視作用減弱,會導致多種疾病,而免疫過程過于敏感,防御、平衡、監視作用異常發揮,機體也會出現相應的問題。比如我們熟悉的過敏性哮喘、濕疹、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都是和免疫系統對體內、體外抗原性物質過度敏感有關。免疫系統的過于敏感并不是免疫系統功能強,而是免疫力低或者免疫系統功能紊亂的一種表現。我們把容易發生過敏性疾病的體質,稱作過敏體質。對過敏體質的人群進行監測,發現他們的抵抗力不是強,而是相對較弱。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對免疫力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免疫力與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免疫力正常與否決定著身體健康與否。
中醫強調人體是一個協調合作的整體,與天地相應,可以說所有影響健康的因素都影響著免疫力。病原微生物、飲食失宜、過勞過逸、不良情緒、外傷、藥物性損傷、遺傳因素等都能引起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異常,而免疫力下降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所以,為了健康,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吃、睡、想,而要了解健康知識,為保護和提高正常的免疫力付出努力,躲避對健康有損害的因素。我們對身體負責了,身體也會讓我們有充足的精氣神。